EN
https://www.gov.cn/

職校裏如何走出大國工匠

2017-02-25 07:14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製造業人才培養與實際需求脫節問題突出
職校裏如何走出大國工匠

“來成都上學前,我的夢想是去鄉里當公務員。”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縣的藏族學生龍宇説。2014年,他考上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高職,雖然選了汽車維修專業,但龍宇對汽車沒啥概念。來成都後才發現,自己來到了一片廣闊天地。

教育部等三部委近日聯合印發《製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提出目標:至2020年,培養和造就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充滿活力的製造業人才隊伍,基本確立建設製造強國的人才優勢。

製造業人才如何培養才能符合時代需求?日前,記者前往成都採訪調研。

不再是“黑板上修車”,實訓基地和車間一樣

第一次到學校的實訓基地上課,龍宇震驚了。55輛教學用車,這完全是一個車間。實訓課上,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工位,還配備了防護設備,連汽車下的粉塵系統都跟車間完全一樣。

“不再是在‘黑板上修車’。”汽車工程學院院長姜雪茹回憶,曾經,維修專業課程以理論為主,偶爾實踐,用的也都是些報廢的發動機、總成。現在,實訓基地的設備、技術與企業同步,教學以實踐為導向。

相比這種模擬企業工作環境的訂單式培養,目前還有一種新的嘗試,“一園一院”,將學院直接開到企業園區裏。“學生不再按一門門課程上課,而是項目制。”在成都中德小企業園,成都工職院裝備製造分院老師彭博介紹,比如,學生們要生産一個篩選設備,過程中會用到熱處理、數控等多門課程知識,用到什麼就學什麼。

“製造業人才培養與實際需求脫節仍是突出問題。”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巡視員王繼平認為,當下的課本和課程體系更多圍繞著培養一個科學家設計;而職業教育應明確,培養人才面向的是職業、社會分工和産業,是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

校企項目制對接,實習生不是廉價勞動力

“一園一院”式培養,彭博也遇到了不大不小的尷尬:學生的分數怎麼給?目前的學科體系規定,要拿到文憑,學生們每門課都得有分數。而項目制培養中各門課程綜合在一起,怎麼單獨給分呢?

最終,學校折中處理,將這部分算作實踐課程,每到期末,老師仍會按照每門課的要求,輔導學生,幫大家通過考試。

對彭博而言,教學壓力和工作量自然是成倍增長。剛提出“一園一院”計劃時,老師們抵觸情緒不小。以前,一本教案能用很久,現在老師們要學新技術、去企業調研,還得了解前沿信息,隨時調整課程方案。

“老師們很累,不過,好處是和教學無關的煩惱少了。”姜雪茹説,以前校企合作都是一頭熱,企業不情願參與,老師們要靠自己的人脈去拉關係;現在企業主動合作的意願明顯增強。

“以前,學生來企業大多是頂崗實習,學生成了廉價勞動力,後期流失率很高。”廣匯汽車四川區域人力資源經理何琴説,現在,學校以項目制與企業對接,雙方資源得以整合,有了統一負責人,企業從學生入學起就介入其培養、考評、企業文化傳遞,“我們並非不願與學校合作,正相反,我們渴望學校輸送更多合適人才。但從用工成本來看,企業不會因為對方是學生就給予更多寬容和培養精力,這就需要學校改進管理、改變培養方式,和企業形成合力。”

王繼平表示,接下來,教育部要繼續積極推進招生與招工一體化,深化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加強專兼結合師資隊伍建設,創新教學管理與運行機制。“評價引領培養,供給多樣化要求我們尊重不同需求,建立多元的評價體系。未來,我們要在學歷、文憑的基礎上建立中國自己的資歷框架。同時,進一步改革職業教育的管理體系。”

職業教育認同感仍較低,就業觀念需轉變

“張師傅十個手指都磨得沒指紋了!”張永光的敬業讓學生印象深刻。鉗工工藝複雜,很多精細處,要用手指研磨。張師傅是國內鉗工領域的大師,成都工職院和成都航利集團合作開辦了張永光技能大師工作室,選拔部分學生以學徒方式學習。

在跟德國合作辦學中,“工匠精神”也讓老師感觸極深。對於教學設備,德國專家絕不追求排場,不追求數量和牌子,每台設備使用率要達到80%,而對最基本的量具,則要求極高,必須用最好的。

“實現‘中國製造2025’目標,我們需要創新,需要先進科技,但最缺的還是大量優秀的基礎性製造技術人才。”王繼平認為,社會上很多人輕視職業教育,加上技術技能人才社會地位和待遇仍然較低,限制了人們對職業教育的認同。當前,産業轉型升級,人們就業觀念已有所改變,開始崇尚工匠精神,尊重手藝,但轉變之路依然漫長。這不僅需要職業教育改革,也需要整個教育體系和社會的共同努力,讓孩子們擁有健康的擇業觀。(記者 趙婀娜 劉 暢)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