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為不同人群營養問題開出“處方”

2017-07-20 08:20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發佈,全方位佈局國家營養發展未來
——為不同人群營養問題開出“處方”

營養是健康的重要物質基礎,國民營養事關全民健康、國民素質的提高、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全方位佈局國家營養發展未來。

7月1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佈會,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金小桃及相關專家在會議上對《計劃》相關內容進行了解讀。

六大專項行動覆蓋全部人群

《計劃》針對六類人群的營養健康突出問題提出了六大專項行動,包括生命早期1000天營養健康行動、學生營養改善行動、老年人群營養改善行動、臨床營養行動、貧困地區營養干預行動、吃動平衡行動。

“其目的不僅僅局限于六大行動,最終是要全面覆蓋中國全人群、生命全週期。”金小桃表示,國家衛計委明確了推動計劃“三步走”的戰略定位和具體路徑:

——第一階段,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加強營養健康與食品安全標準化建設為抓手,解決突出問題,普及應知應會,初步實現營養健康科學化、標準化。

——第二階段,國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滿足營養健康多元化需求。借助雲計算、大數據和互聯網,推動發展健康産業和營養産業,提供現代精準科學便捷的營養健康,實現營養健康精準化和現代化。

——第三階段,面向未來的國民營養健康發展,推進營養健康與科技革命、新生物學革命、人工智慧、全息數字人、學習及計算機深度學習的融合創新發展,實現國民營養健康智慧化和個性化。

“各項措施綜合施策,目的是使我國營養工作體系更加完善,居民營養健康狀況顯著改善。”國家衛計委副主任金小桃説,我國已設定營養健康發展的具體目標,到2030年,全國5歲以下兒童和孕婦貧血率控制在10%以下,0至6個月嬰兒純母乳喂養率在2020年基礎上提高10%,居民超重、肥胖的增長速度明顯放緩,等等。

開展傳統養生食材監測評價

食療養生是我國一種傳統飲食養生習慣,有著悠久的歷史,其以簡便、適口、廉價等特點,為不同人群提供了個性化的食養指導,發揮了營養健康的積極功效。但是,近年來一些所謂的“食療養生”信息受到全社會關注,甚至有假冒“養生專家”出現誤導消費者。杜絕虛假養生信息,重要一環是要加強規範,強化各部門綜合監管。為此,《計劃》提出,要開展傳統養生食材監測評價,完善相關評價制度。

“相關部門將深入調研,篩選出一批具有一定歷史和實證依據的傳統食材,對其養生作用進行實證研究,真正做到去偽存真。”金小桃説,我國還將開展食材中功效成分、污染物的監測及安全性評價,進一步完善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品名單。

此外,培育公眾科學的營養知識素養也不可或缺。《計劃》提出,採用多種傳播方式和渠道,定向、精准將科普信息傳播到目標人群。發揮媒體作用,堅決反對偽科學,避免營養信息誤導。

培育營養專業人才隊伍

講究膳食營養平衡是一門科學,需要營養師等專業人才服務,我國一些高等院校雖然也開設了營養課,一些醫院也設立了營養科,但相較我國13億多人口龐大的營養需求,營養師、健康管理師等相關專業人才短缺,發展不規範等問題仍然突出。

為解決這一問題,《計劃》提出,加快推動營養師、營養配餐員等人才培養工作,推動有條件的學校、幼兒園、養老機構等場所配備或聘請營養師,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開展營養教育培訓。

“相關營養師在臨床領域的配備還有了明確的指標要求,即在臨床營養科室,要使臨床營養師和床位比例達到1:150,組建營養支持團隊,開展營養治療。”國家衛計委相關負責人説。

此外,營養專業技術人員應該與實際營養需求結合起來,應培養各種營養健康人才,不僅要培養高精尖的科研人才,更多的是急需培養基礎型的科普人才。人社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相關負責人陶莉莉介紹,過去,食品檢驗工、公共營養師、健康指導師等職業都設置了執業資格,但近期國務院取消了以上資格。目前在建設執業資格目錄清單的時候,人社部門將對營養相關從業人員資格認證充分考慮。(記者 吳佳佳)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