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今年江蘇將推動“互聯網+政務”向基層延伸

2018-02-07 10:50 來源: 人民網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群眾辦什麼事煩、難,就把什麼事列入政務服務改革範圍。2月6日召開的全省政務服務系統年度總結大會,總結經驗、表彰先進“店小二”,也明確了今年政務服務改革的目標,提出諸多創新舉措。

“互聯網+政務”向基層延伸

作為國家“互聯網+政務服務”試點省份,我省通過全省統一的業務規範、身份認證系統、電子證照批文管理系統等,高標準建設江蘇政務服務網。2017年1月上線的江蘇政務服務網,匯集省市縣權力事項68萬項,便民服務事項10萬項,提供各類辦事指南71萬多個。一年來,該網創下5個“全國第一”,收穫2.6億訪問量。

江蘇政務服務網的移動客戶端,聚合省市縣322個高頻應用,方便群眾在手機上辦理公積金、社保等生活事項。通過這個客戶端開具網上電子購房證明,實現1分鐘申請、2分鐘出件。

至去年底,省市縣三級行政機關共公佈不見面審批(服務)業務11.1萬項,線上辦件量佔比不斷上升。去年,省政務服務中心受理的21.3萬件審批服務中,網上申報的為54.2%。群眾辦事便利,營商環境優化。

省政務辦明確,今年將大力推動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梳理整合群眾、企業需要的熱門服務和民生信息,在江蘇政務服務網客戶端“應上盡上”;推進政務數據歸集共享和應用,如推廣使用統一的電子證照庫和法人庫,升級省、市、縣三級業務辦理系統和網上統一受理平臺,減少群眾和企業辦事需要提交的申請材料;推動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依託江蘇政務服務網,建設鄉鎮(街道)政務服務統一門戶和村(社區)網上服務站點,公開鄉鎮(街道)、村(社區)政務服務和便民服務事項的辦理指南,實現“互聯網+政務服務”五級全覆蓋。政務服務網向基層延伸的工作,將納入政府績效考核體系。

推動公共資源交易“網上辦”

去年,全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聯起來”的目標基本實現,原本分散設立的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出讓、國有産權交易、政府採購、公立醫院藥品、耗材和疫苗採購等納入統一平臺體系。通過整合,全省交易平臺數量減少69%,實現了公共資源交易由分散向集中的轉變。在此基礎上,公共資源交易基本實現全流程電子化,建立全省統一的專家庫,並在全國率先實現評標評審專家的互聯共享。去年,全省實施公共資源交易項目42.6萬宗,交易額15801.7億元,同比增長24.0%。省級政府集中採購項目740個,採購金額922.3億元,採購規模全國第一。

今年,我省將推動公共資源交易向信息化、智慧化轉型。建立全省主體庫註冊共享機制,推動市場主體註冊信息全省範圍內互認共享,避免各類主體重復登記、備案和驗證,消除公共資源交易地域限制,為市場主體提供便利。以公共資源交易全程在線為目標,逐步消除電子與紙質介質並存的“雙軌制”現象,推動公共資源交易“網上辦、不見面”。同時,還將健全公共資源交易制度規則體系,推動公共資源交易進場項目統一註冊登記、信息發佈、場地預約、保證金繳退,並按照“管辦分離”要求,厘清權力邊界。

提升“12345”的服務能力

去年,江蘇12345在線平臺受理服務訴求9.2萬件,按時辦結率98.6%,總體服務滿意率92.3%。設區市和區縣的12345,直連省級平臺。淮安市行政審批局陳照新副局長介紹,淮安市能納入“12345”熱線的部門服務熱線已儘量納入,國家部委設置、全國統一的服務熱線,則通過呼叫轉移的方式,轉移至“12345”統一接聽,各政府部門熱線自建、自管、自評的局面被打破。

省政務辦介紹,今年,將繼續開展全省12345在線的一體化建設,持續提昇平臺創新服務能力,主要有如下舉措:規範市縣平臺服務標準體系,推進政務服務“一號答”建設,強化服務數據歸集質量,開展全省政情民意大數據分析。深入開展省級部門大熱線的數據對接整合,推動有條件的地區開展市級熱線整合工作,推進全省服務數據實時互聯匯聚,推進全省服務訴求分析智慧化,建設並完善省市兩級12345政情民意分析系統。各設區市要力爭能夠生成分析報告,為黨委政府提供決策支持。

“政務服務中心、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和12345在線,直接面對企業和群眾。”省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鼓勵各地結合實際,不斷改革創新,群眾和企業辦事涉及哪,改革就延伸覆蓋到哪。”(徐冠英)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白宛松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