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我國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創新高 讀懂背後含義

2018-02-14 08:40 來源: 光明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如何讀懂2.12%背後的含義——
我國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創新高

國家統計局13日發佈最新數據,根據科技綜合統計年快報初步測算結果,2017年我國研發經費投入總量為17500億元,比上年增長11.6%,增速較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為2.12%,較上年提高0.01個百分點。

2.12%,除了説明我國研發投入強度創下新高,還意味著什麼?如何讀懂2.12%?

一、2.12%意味著什麼

何為“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它是研發經費與國內生産總值之比,也就是説這個指標的分母是GDP。

“2017年,我國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12%的新高度。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指標,它是在GDP增長6.9%的基礎上實現的,在分母較高增長的前提下實現的高增長,説明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在加速。”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研究員張燕生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

2.12%,意味著什麼?

橫向看,我國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連續4年超過2%,雖然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2.40%的平均水平還有距離,但已經超過歐盟15國2.08%的平均水平。

縱向看,在過去十多年中,我國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的提升並非一路高歌,在“十一五”達到1.75%,沒有完成2%的目標任務;“十二五”達到2.06%,沒有完成2.2%的目標任務;2016年以來,這個指標呈現增長明顯加速的態勢。

與此相對應的是,神威超算、量子通信、北斗導航……標誌性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中國科技創新水平加速邁向國際第一方陣。”科技部部長萬鋼指出。2017年,中國國家創新能力排名已從2012年第20位升至第17位;中國國際科技論文總量比2012年增長70%,居世界第二。2013—2017年,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推進,全員勞動生産率年均提高6.8%,以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為代表的新興動能茁壯成長。

“中國現在的創新氛圍已遠超李約瑟當年的期待。”英國李約瑟研究所所長梅建軍表示。

二、2.12%背後的三個板塊

“整個國家研發投入強度達2.12%,是一個非常高的水平,超過了歐盟15國的平均水平,但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非常突出。”張燕生的腦海中有一張清晰的全國研發強度版圖,從這張圖上可以看到好的方面:東部發達地區已進入創新驅動階段,但暴露的短板也非常明顯。

以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的研發強度為指標,張燕生將全國分為三個板塊:第一個是研發強度在2.2%以上的地區,包括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以及山東,除河北低於2%以外,都在2.2%以上,已率先進入創新驅動階段,除山東外,都超過了OECD2.4%的平均水平;第二個板塊是研發投入強度1%至2%的14個省(自治區),處於投資驅動的前、中、後期;第三個板塊是低於1%研發強度的11個省(自治區),仍然處於靠資源和要素驅動的階段。

張燕生認為,我國第一個板塊研發投入超過富國俱樂部和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只要研發增長持續十年至二十年,將實現動力變革和創新驅動變革,達到世界科技創新國家前列的水平;第二個板塊正在加快完成從投資驅動中後期到向創新驅動做準備的階段,研發強度在快速上升;第三個板塊挑戰最大。

“從高速增長到高質量發展,還處在轉折時期,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暴露出來,最大的短板是動能變革,要靠生産率提升和智慧驅動。創新驅動真正進入發展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方面,進入全球價值鏈的中高端還要堅持不懈、久久為功。”張燕生表示。

三、2.12%到2.5%,不僅是數量增長

要實現研發投入強度“十三五”的目標,也就是2020年達到2.5%,依然面臨非常大的挑戰。不僅是數字的增長,還有結構的變化。

2017年,我國基礎研究經費為920億元,比上年增長11.8%;基礎研究佔研發經費的比重為5.3%,較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分研發活動主體看,2017年企業研發經費為13733億元,比上年增長13.1%,連續兩年實現兩位數增長。企業在全社會研發投入、研究人員和發明專利的佔比均超過70%。

在智慧終端、無人機、電子商務、雲計算、互聯網金融、人工智慧等領域,我國已崛起一批具有全球影響的創新型企業。全球研發投入最高的2500家企業中,中國有376家,居全球第三;2017年我國“獨角獸”企業數量僅次於美國,居全球第二;中興、華為在全球PCT專利申請量最大的公司中高居第一、第二位。

“我國在創新型國家建設中研發投入的強度、規模和結構都在發生新變化。但我國在前瞻性基礎研究、顛覆性技術創新、科技創新成果轉移轉化等方面還需要繼續補短板、強弱項。”國家統計局社科文司高級統計師關曉靜指出。

基礎研究,是揭示客觀事物的本質、運動規律,獲得新發展、新學説而進行的實驗性或理論性研究。

2017年,最能衡量核心技術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佔全部專利的比重不到40%和20%;目前每百萬人中研究人員數1000人左右,遠低於高收入國家4000人左右的水平。

“當前,我國科研方面主要以模倣和跟蹤為主,原創性成果較少,基礎研究相對薄弱,高層次人才仍然稀缺。”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強調,要轉變這種不利局面,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推進全方位創新。(記者 張翼)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