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推動經濟向高質量發展

2018-04-18 08:34 來源: 光明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基本特徵就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經濟規律發展的必然要求。

這一重要論斷,至少包含兩層含義。第一,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到一個新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目標和任務是高質量發展,我們必須牢牢把握這個方向,將其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第二,我國還處在“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過程中,現在還不是真正的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們一定要從這個實際出發,加倍努力,攻堅克難。

首先,實現高質量發展,基本前提是科學把握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內涵。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

進一步地,我們可以從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層次理解高質量發展。從宏觀上看,高質量發展至少具有以下特徵:一是不存在重大結構性失衡,正常的經濟循環流轉得以持續進行;二是産業技術前沿邊界能夠持續向前推進,經濟增長的效率源泉來自於創新而不僅僅是規模擴張;三是由於資源在行業、地區之間的錯配而帶來的效率損失盡可能低。從中觀上看,高質量發展就是保持一個動態均衡並不斷優化的産業結構、地區結構和收入分配結構。從微觀上看,高質量發展就是創造一個能夠最大限度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激勵相容的營商環境,使市場真正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其次,實現高質量發展,生産力基礎是構建協同發展的産業體系。經濟發展就是技術和産業的不斷升級。生産力視角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需要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和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産業體系。建設協同發展的産業體系,本質上就是要將技術、資本、人才等生産要素與經濟增長或實體經濟發展協同起來,通過每一種生産要素質量的提高、配置結構的優化,提高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使經濟發展建立在真正依靠科技進步、資本配置優化和勞動者素質提高的軌道上。

當前,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缺乏科技創新的有力支撐,導致産能過剩和有效供給不足並存。需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促進新型研發機構,不斷提高經濟發展中的科技創新貢獻率。當前,金融與實體經濟失衡問題凸顯,導致要素“脫實向虛”過度集聚于金融領域,侵蝕著實體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根基。金融需要堅持回歸本源、服從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原則,著力消除金融與實體經濟報酬結構失衡,不斷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和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能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還面臨高水平人才短缺、人才培養機制不暢、配置結構不合理、工匠精神相對欠缺等問題的制約。需要推動金融與實體經濟、房地産與實體經濟再平衡,抑制人才“脫實向虛”;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優化人才環境,讓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涌流。

最後,實現高質量發展,長效機制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全面深化改革,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一方面,要完善産權制度,培育合格市場競爭主體,使競爭機制有效發揮作用。另一方面,要推進要素市場化,使價格機制有效發揮作用。推動構建新型政商關係的制度創新,細化完善黨政幹部幹事有為的容錯糾錯機制,培育激發企業家精神的法治環境、市場環境和社會環境,完善科技成果轉化的體制機制,保持足夠的企業縱向流動性,形成讓企業家心安、讓科技人員心寬、讓黨政幹部心熱、讓創業人員心動的體制機制。要健全市場基礎設施,為政府有度且有效的宏觀調控提供抓手。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特別是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發揮國家發展規劃的戰略導向作用,健全財政、貨幣、産業、區域等經濟政策協調機制。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新一輪工業革命的逐步展開,原有的行之有效的政策或經濟體制可能不再適應新的變化了的發展環境。必須合乎時代潮流、順應人民意願,勇於改革開放,增強改革開放本領,堅決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推動經濟體制不斷適應現代化的生産力。

(作者:趙昌文,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産業經濟部部長)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