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頂天立地”的創新才是真創新

2018-05-01 07:27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頂天立地”的創新才是真創新
牛 瑾

對創新這件事來説,當下是一個相對容易的時代,因為政策舉措、金融環境、法治體系都在為創新提供著有力支撐;當下也是十分困難的時代,因為偽創新摻雜其中,搶奪著真創新的資源、蠶食著人們對創新的信任。如何分辨創新的真與偽?“頂天立地”是一個標準。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日前表示,一些重大專項的技術放到大眾創新、創業當中,應用到老百姓生活最近的地方,應用到“最後一公里”。説的也是“頂天立地”的道理。

“頂天”,就是不斷追求技術上的新突破;“立地”,就是技術研發必須面向實際應用。或在前沿領域中有重大發現,或在商業模式上有深刻改變,這本身就是“創新”二字的應有之義、更是強調“頂天”的原因所在,道理淺顯易懂,無需多言。反倒是“立地”,值得好好説説。

為何強調“立地”?因為傳統的先研發、再轉化模式已然跟不上時代發展。當下的科技創新主要由兩種方式引發,一是以市場和消費者需求為導向開發産品,二是通過新技術新産品的開發引導市場發展和消費者行為。也就是説,市場和消費者的巨大需求給科技創新出題,科技創新確定了有意義有價值的攻克方向,科技創新取得的成果又回歸改善民生,不斷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從空間冷原子鐘到大數據觀測站、從煤炭的高效清潔利用到新藥的研發與創制……近年來我國科技創新的每一項成果都不“高冷”,都是來源於改善民生、服務於改善民生,恰恰證明了“立地”的重要作用。

若想更好地面向實際應用、讓“立地”的要求落地,有這麼幾件事必須做好:做好創新項目前期調研摸底的事,通過多渠道、全方位調研摸底,全面了解市場現狀,找準發展中面臨的難點和瓶頸問題,以問題為導向開展下一步的創新活動;做好圍繞産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鏈的事,結合區域經濟與科技發展特點,建立一批面向區域産業集群發展需求的新型開放性應用研究機構,實現科技項目資源與産業集群有效對接;做好瞄準民生、貼近民生、跟蹤民生的事,使其成為科技創新最好的導航儀。“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事實證明,由實際需要而誕生的成果比純粹的學院式科研成果更能促進人類進步。

更重要的是,必須讓創新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産線、面向市場實現最大化的商業和社會價值。為此,要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把創新鏈上的相關單位協同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創新體系;推動建立一批能適應科技變革要求、匯聚創新要素、激發創新資源的科技創新平臺,以多樣化的創新載體完善科技成果轉化鏈條。

事實上,我國近年來出臺的一系列政策瞄準的正是這個方向。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進一步明確,在落實好科技人員股權獎勵遞延納稅優惠政策的同時,對因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獲得的現金獎勵給予稅收優惠。如此,可以增加科技人才收入,鼓勵更多的科技成果産業化,讓科技更多更廣泛地轉化為實際生産力,進而形成“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科技創新”的良性循環。在此基礎上,我們對創新取得新突破、生活出現新面貌也就有了更多美好的期待。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姜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