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主動擴大開放:利於自身也利於全球

2018-07-02 07:07 來源: 光明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發佈2018年版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
主動擴大開放:利於自身也利於全球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發佈了《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放開22個領域的外商投資市場準入。2018年版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有哪些重大開放舉措,釋放出怎樣的信號?記者圍繞相關問題進行了採訪。

22項重大措施推動全方位開放

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修訂負面清單,總的原則是以更大力度推進對外開放,不僅是清單長度要縮短,更重要的是推動重點領域開放,推出有標誌意義的舉措。”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説。

該負責人表示,2018年版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全方位推進開放,在一、二、三産業全面放寬市場準入,涉及金融、交通運輸、商貿流通、專業服務、製造、基礎設施、能源、資源、農業等各領域,共推出22項重大開放措施。同時,大幅精簡負面清單,與2017年版相比,清單長度由63條減至48條,清單條目少了,相應地將進一步縮小外商投資審批範圍。

如今,更加廣闊開放的市場、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正在讓中國成為富有吸引力的投資熱土。今年1至5月,發達經濟體對華投資增長顯著。新加坡、韓國、日本、美國、英國等對華實際投入金額同比分別增長33.9%、66.9%、5.1%、16.3%和56.9%。中國美國商會《2018中國商務環境調查報告》顯示,約60%受訪企業將中國列為全球三大投資目的地之一,74%的會員企業計劃于2018年擴大在華投資。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大偉認為,此次修訂負面清單,再次大幅放寬外資市場準入,不僅取消了汽車、飛機、船舶等製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還在金融、運輸等服務業及種業等領域進一步開放,充分體現了我國外資管理體制更加開放、靈活、高效的改革方向,對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具有重大意義。

列出汽車、金融領域對外開放路線圖

記者了解到,2018年版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除了以更大力度推進對外開放之外,還推動重點領域開放,對部分領域開放作出整體安排,列出了汽車、金融領域對外開放的路線圖和時間表——

在汽車領域,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以及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

在金融領域,2018年取消對中資銀行的外資單一持股不超過20%,合計持股不超過25%的持股比例限制;2018年將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由中方控股改為外資股比不超過51%,2021年取消外資股比限制;2018年將期貨公司由中方控股改為外資股比不超過51%,2021年取消外資股比限制;2018年將壽險公司外資股比由50%放寬至51%,2021年取消外資股比限制。

“2018年版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逐步加大開放力度,給予相關行業一定過渡期,增強開放的可預期性。”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説。

另外,根據2018年版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我國船舶行業取消外資限制,包括設計、製造、修理各環節;飛機行業取消外資限制,包括幹線飛機、支線飛機、通用飛機、直升機、無人機、浮空器等各類型;農業領域取消小麥、玉米之外農作物種子生産外資限制;能源領域取消特殊稀缺煤類開採外資限制;資源領域取消石墨開採、稀土冶煉分離、鎢冶煉外資限制。

我國已具備更高水平開放的基礎

近年來,我國對外商投資審批制度進行了重大改革,實行負面清單管理新模式,負面清單之外的領域基本實行備案管理。同時,出臺了一系列積極吸引外資措施,構建更加完善的投資環境。外商投資準入限制措施已從180項左右減少至60多項,減少近三分之二。我國不斷加快開放步伐,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

據統計,我國外商直接投資規模從1992年起連續26年居發展中國家首位;加入世貿組織後,外商直接投資規模從2001年的468.8億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1363.2億美元,年均增長6.9%。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國際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特別是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需要我們以更大力度推進開放,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推進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

“我國經濟發展是主動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過程,是不斷擴大開放的過程,隨著産業環境、政策環境、法制環境更加完善,已經具備更高水平開放的基礎。”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説,通過新的開放措施,將進一步深化我國同其他國家和地區間的投資合作,開展更廣泛的資本、技術、管理、人才交流,從而在更大範圍實現互利共贏。我國順應時代潮流主動擴大開放,既有利於自身,也有利於全球,希望與世界各國共同努力,為推動經濟全球化創造更加有利的環境。(記者 劉坤)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張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