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全面深化改革 維護公平正義

2019-01-14 07:13 來源: 光明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全面深化改革 維護公平正義
——全面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和社會體制改革一年回眸

1月3日,國新辦舉辦2019年首場新聞發佈會,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一到第十檢察廳等改革後重新組建的內設機構正式亮相。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用三個關鍵詞介紹此次改革的特點:形勢使然、重塑性變革、時代特徵鮮明。

從黨的十八大提出“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到黨的十九大要求“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政法領域改革從法院檢察院的集中改革擴展到政法系統全方位改革,從微觀的體制機制改革上升到宏觀的機構職能體系變革。

建起試驗田,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2018年8月21日,律師董炤熠成了各大新聞媒體爭相採訪的對象,因為他所代理的質押式證券回購一案,成為上海金融法院立案受理的第一案。

就在此前一天,全國首家金融法院——上海金融法院正式掛牌,被稱為“法治金融改革的歷史性時刻”。

新型金融業態的出現、國際金融交易的涌入,帶來發展的同時亦引發大量專業性、國際化、社會性、新穎性的金融糾紛。如何推動金融市場的改革發展與穩定,推動市場更好地服務於實體經濟?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認為,必須要靠全面推進金融市場法治化改革破解難題,用法律思維來深化改革,促進金融市場發展,維護金融市場穩定。

律師李舉東分析,隨著金融創新的快速發展,金融立法滯後於金融市場發展。缺乏明確的立法和完善的審判體系,使得司法解釋、司法審判在很大程度上承擔了創制法律規則和審判標準的任務,所以設立金融法院符合時代發展需要。

順應時代發展的專業法院不斷應運而生。除了上海金融法院,北京互聯網法院、廣州互聯網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産權法庭先後掛牌成立。這些新的機構設立,進一步完善了法院組織體系和相關審判工作機制。

黨的十九大以來,司法體制改革樹立一個個標桿,建起一塊塊試驗田,為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承擔起司法機關應有的使命擔當。

完善訴訟制度體系,提供更加優質的執法司法産品

“我在這裡做調解工作已經四五年了,現在除了律師在這裡做調解,一些互聯網公司也在平臺上建立了人民調解委員會。”在杭州互聯網法院義務做調解工作的律師吳旭華説。

律師從事線上調解工作是健全多元化糾紛解決體系中的一環。“隨著經濟的發展,矛盾會越來越複雜,我們要提供更多的矛盾解決方式,讓不需要走到訴訟的矛盾解決在前面的環節裏,既節省當事人的時間、經濟成本,也能夠讓法官專心處理‘疑難雜症’,節約社會資源。”杭州市西湖區人民法院副院長陳遼敏這樣解釋多元化矛盾解決體系的意義。

健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同時: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圍繞推動庭審實質化,深化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出臺意見。

——公安部將全流程記錄拓展至接報案登記、辦案區管轄、訊問錄音錄像、涉案財物管理等執法辦案各環節,打造全面覆蓋、有機銜接、閉環管理的執法全流程記錄鏈條。

——司法部推動建設新型監獄體制,探索完善監獄和社區矯正相互銜接、統一協調的刑罰執行體制,持續推動戒毒工作規範化建設。

一系列舉措優化了司法資源配置,提高了司法質量效率,完善了訴訟制度體系,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執法司法産品。

深入推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提供更優質、更高效、更貼心的服務

“有的行政機關將自己的審查義務不當轉嫁給群眾和企業,有的行政機關違法增加證明事項和證明材料,提高證明要求,奇葩證明、循環證明、重復證明等問題還相當程度存在。不少地方缺乏具體明確的權力清單和程序規定,造成證件數量多、辦證材料重復。”2018年6月29日,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司法部部長傅政華列舉了部分群眾和企業反映強烈的“煩民”證明問題。

曾經,“證明我媽是我媽”讓人哭笑不得,“來回跑路”讓企業苦不堪言。為有效解決煩擾群眾的此類問題,各級政法機關認真履行公共服務職能,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抓起,深入推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優質、更高效、更貼心的服務。

司法部牽頭成立證明事項清理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國務院各部門參加的工作聯絡機制,力除各類煩民證明事項,服務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開通“群眾批評——證明事項清理投訴監督”平臺,廣泛聽取意見,接受群眾監督。此外,司法部還制定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的20條意見,著力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

公安部明確派出所出具證明“五個一律”,一律實行首接負責制、一律實行限時辦結、一律不再要求群眾提供能夠內部核查的證明材料、超出職責範圍的一律出具書面告知書、一律嚴格落實責任追究。持續出臺改進移民和出入境服務管理22項新舉措等出入境便利措施,讓內地居民異地申請換(補)發出入境證件等成為可能。

法院檢察院加快訴訟服務中心和12309檢察服務中心建設,推進跨域立案、網上立案訴訟服務改革,最高人民法院出臺《關於進一步深化司法公開的意見》,積極推進電子送達,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全面、更權威、更智慧的司法服務。

加快構建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為城鄉居民提供更加多元、便捷、精細的法律公共服務。2018年5月,中國法律服務網正式上線運行,匯聚全國38萬多家法律服務機構數據和139萬多名從業人員數據,遴選475個法律服務機構和925名法律服務人員,組建法律諮詢專家團隊,為公眾提供全方位服務。目前,全國已建成縣(市、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2878個、鄉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3.7萬個,覆蓋率分別為99%和91%。

“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這是黨中央對人民的莊嚴承諾。為踐行這一承諾,一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政法機關不懈努力,深入推進政法領域改革,有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改革取得的每一項進步和成就,都將成為改革開放歷程中的前進坐標,不斷指引著我們走向更加光輝燦爛的明天。(記者 陳慧娟 靳昊)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吳嘯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