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十億畝高標準農田怎麼建

2019-11-26 07:27 來源: 光明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關於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到2022年,全國要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

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對保障糧食安全有怎樣的作用?如何保障建設資金投入?有哪些措施確保高標準農田的質量?在11月25日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余欣榮,農業農村部新聞發言人、辦公廳主任廣德福,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村經濟司負責人邱天朝,財政部農業農村司負責人許留慶進行了解讀。

提産能:確保糧食産得出、供得上

“建設高標準農田,不僅能夠新增糧食産能,而且能夠提升農田的抗災能力。”余欣榮説,據評估,建成以後項目區的耕地質量一般提升1到2個等級,糧食産能平均提高10%到20%,畝均糧食産量提高100公斤。

據農業農村部測算,到2022年全國建成高標準農田10億畝,以此可以穩定保障糧食産能在1萬億斤以上,約佔我國糧食總産量的80%,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方面將起到基礎支撐作用。

“隨著人口增長和城鎮化不斷發展,人多地少、耕地面積相對不足的矛盾日益凸顯,必須集約高效利用耕地,提高糧食産能。”余欣榮説,從各地實踐看,高標準農田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我國農業基礎設施薄弱、防災抗災減災能力不強的狀況尚未根本改變,現階段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還存在著底數不清、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高標準農田建設亟須加強頂層設計,構建集中統一高效的管理新體制。

邱天朝介紹,將結合“十四五”規劃編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實施以及國土空間規劃、水利建設規劃等相關規劃,推動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編制工作,形成國家、省、市、縣四級農田建設規劃體系。重點明確高標準農田建設區域佈局,集中力量在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糧食生産功能區、重要農産品生産保護區建設高標準農田,優先支持革命老區、貧困地區建設高標準農田。

按照要求,農田建設實行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群眾參與的工作機制。廣德福表示,要嚴格落實高標準農田建設評價激勵措施。結合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對任務完成、資金投入、建後管護等內容開展綜合評價,實行獎優罰劣。

增資金:健全農田建設投入穩定增長機制

2019年,中央安排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859億元,其中中央財政安排農田建設補助資金694億元,發展改革委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農業生産發展專項165億元。今年10月,中央財政已提前下達2020年農田建設補助資金預算616億元。然而,在各地大規模建設的過程中,高標準農田的建設難度和成本持續增加,未來如何保障建設的資金投入?

對此,許留慶回應指出,由於近年來人工和材料費用的增長,高標準農田建設成本不斷升高,迫切需要多渠道籌集資金。為此,《意見》明確要建立健全農田建設投入穩定增長機制。

“各地要通過優化地方財政支出結構,合理保障財政資金的投入;發揮政府投入引導和撬動作用,採取投資補助、以獎代補、財政貼息等多種方式,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鼓勵地方政府有序引導金融和社會資金投入高標準農田建設;鼓勵地方政府在債務限額內,發行債券支持符合條件的高標準農田建設;完善新增耕地指標調劑收益使用機制,土地指標跨省域調劑收益按規定用於增加高標準農田建設投入。”許留慶説。

重質量:讓百姓“吃得好、吃得健康”

建設高標準農田,不僅要以保障糧食産能為首要任務,確保“吃得飽”;而且要為提供高品質的農産品奠定良好的資源環境基礎,實現“吃得好、吃得健康”,從而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堅持質量興農戰略,不斷取得新的進展。“但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農田基礎設施總體薄弱狀況沒有根本改觀,部分地區由於農業資源長期透支導致地力下降、資源環境壓力持續加大等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迫切需要在高標準農田建設中更加突出耕地質量的保護與提升。”余欣榮説。

對此,《意見》明確指出,嚴格耕地佔用審批,經依法批准佔用高標準農田的,要及時補充,確保高標準農田數量不減少、質量不降低。探索合理耕作制度,實行用地養地相結合,加強後續培肥,防止地力下降。

截至2018年年底,全國建成高標準農田有6.4億畝,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部分地方存在著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面積重疊的問題。過去因為多個部門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底數不清、面積重疊的問題。針對這方面的問題,農業農村部正在進行專項清查,在嚴肅認真地摸清數量的前提下,把農田質量擺在突出位置。(記者 李慧)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范梓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