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共中央舉行新聞發佈會解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2020-10-31 08:32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10月30日,首場中共中央新聞發佈會在京舉行。來自中央宣傳部、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的有關負責同志,就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行介紹和解讀。

“這次全會是在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處在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具有全局性、歷史性意義的重要會議,對於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央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王曉暉表示,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的指導方針、主要目標、重點任務、重大舉措,集中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麼樣的發展、如何實現發展等重大問題,是今後5年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行動指南。

首提一系列戰略性創新性舉措

“《建議》緊緊抓住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從各個領域提出一系列戰略性、創新性舉措。”王曉暉説,這些舉措聚焦突出問題和明顯短板,回應人民群眾訴求和期盼,對於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重塑競爭新優勢,確保我國發展行穩致遠具有重大意義。

據介紹,《建議》確立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在“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中的引領地位,明確提出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明確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把擴大內需作為戰略基點,強調把新發展理念貫徹到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把安全發展貫徹到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

《建議》首次把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作為遠景目標提出來。特別是對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作出戰略部署,明確了主攻方向和重要著力點。

全會從戰略和全局高度對文化建設進行了規劃和設計,明確提出到2035年把我國建成文化強國。這是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以來,黨中央首次明確了建成文化強國的具體時間表。

“《建議》對‘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説。

強調民生改善和科技自立自強

針對如何解決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拉大、消費增幅偏慢的提問,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國家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寧吉喆表示,《建議》順應億萬群眾的期盼,對增進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出了一些重要要求和重大舉措。

據介紹,《建議》從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特別是在收入方面,《建議》強調,將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保持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戰略支撐,擺在各項規劃任務的首位並進行專章部署,這是我們黨編制五年規劃建議歷史上的第一次,也是黨中央把握世界發展大勢、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作出的戰略佈局。”科學技術部黨組書記、部長王志剛説。

重要戰略機遇期內涵發生變化

黨的十六大就作出了我國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判斷。近20年過去了,十九屆五中全會作出了新的重要判斷,即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了新的發展變化。

全會提出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並將其作為“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首要原則。對此,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權表示,“十四五”時期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將面臨極其複雜的國際形勢,要破解許多難題,會面臨一系列風險挑戰,但越是這樣,就越要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由中國共産黨來領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具有充分的歷史依據、理論依據、現實依據。”江金權表示,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實現“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最重要的保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最高原則是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只有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才能有效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形成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合力。(記者 顧陽)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龐博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