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國務院:建立民生資金直達長效機制 探索建立民生支出清單管理制度

2020-11-09 09:47 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11月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加強財政民生支出保障的措施,增強惠民政策獲得感和可持續性。

今年以來,疫情對低收入群眾就業、收入、生活造成較大影響。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大幅壓減政府支出,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前三季度養老和離退休金人均同比增長8.7%,社會救濟和補助人均增長12.9%,在疫情衝擊的特殊困難情況下,保住了基本民生,穩定了民心。

會議要求,建立民生資金直達的長效機制,確保資金精準直達受益對象。在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清單基礎上,結合實際探索建立民生支出清單管理制度,先行在教育、醫保領域試點並逐步擴大範圍。

試點民生支出清單管理制度

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在預算安排上優先保障民生支出,對國家出臺的統一民生政策做到應保盡保。落實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要求,對教育、養老、醫療、低保和住房保障等民生事項,按支出責任予以足額保障。

記者注意到,目前教育、醫療衛生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均已出臺。

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38874億元。其中,教育支出34913億元,同比增長8.5%;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9580億元,同比增長9.3%;衛生健康支出16797億元,同比增長10%。

而自“十三五”以來,財政部積極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比重連續保持在4%以上。

2016~2020年,全國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合計13.5萬億元,年均增長10.5%;衛生健康支出合計7.8萬億元,年均增長8%,均高於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年均7.2%的增速。

對於本次會議提出的建立民生資金直達的長效機制,探索建立民生支出清單管理制度,先行在教育、醫保領域試點並逐步擴大範圍等舉措,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財政與國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趙福昌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建立民生資金直達的長效機制,對保障民生來説能夠提升資金效率,避免過去層層下達帶來的一些弊端。

他解釋説,目前資金下撥和監管存在兩個系統,兩個系統匹配性還有待提升。未來需要兩個系統高度一體化,實現同步性,這不僅能大大提升資金撥付效率,同時也有助於提升財政治理能力。

確保民生支出與經濟發展相協調

對於民生支出清單管理制度,趙福昌認為,先在教育、醫保領域試點後,民生支出清單管理制度將主要按照基本公共服務清單的劃分逐步擴大。

根據2016年國務院印發的《基本公共服務領域中央與地方共同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的通知》,基本公共服務有八大類18項:分別是義務教育、學生資助、基本就業服務、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障、基本衛生計生、基本生活救助和基本住房保障。

記者注意到,民生支出清單此前有地方已經開始嘗試探索。比如2019年,河北省財政廳研究制定了《財政保障民生政策落實十項舉措》,提出探索建立基本公共服務民生支出清單管理制度,對省委、省政府20項民心工程全部建立臺賬,逐一明確財政扶持政策及標準、資金籌措渠道、投入方式和工作流程,切實辦好惠民利民實事,讓人民群眾充分享受到民生政策紅利。

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還要求,要增強惠民政策獲得感和可持續性。既要主動作為,加快補民生短板,又要確保民生支出與經濟發展相協調、與財力狀況相匹配,防止脫離實際、寅吃卯糧。嚴禁實施超出規劃和財力的項目。

要加大監督力度,對民生政策落實不到位或不可持續的,要督促及時糾正。對截留挪用、套取民生資金的要嚴肅查處問責。堅持政府過緊日子,堅決壓減一般性支出,將節省下來的資金重點用於民生特別是解決民生難事、加大困難群眾兜底保障。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