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跨境電商規模5年增長近10倍 國務院:要擴大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試點範圍

2021-06-24 22:04 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6月2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措施,推動外貿升級,培育競爭新優勢。

會議指出,新業態新模式是我國外貿發展的有生力量,也是國際貿易發展的重要趨勢。近年來我國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其中跨境電商規模5年增長近10倍,促進了外貿轉型升級,尤其在疫情衝擊下為穩外貿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跨境電商是我國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具體體現,也是外貿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去年,我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的規模已經突破1000億元,而且規模還在不斷增長。”

優化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清單

會議指出,要完善跨境電商發展支持政策。擴大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試點範圍。優化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清單。便利跨境電商進出口退換貨管理。制定跨境電商知識産權保護指南,防範假冒偽劣商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早在2020年4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已設立59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基礎上,再新設46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

截至目前,我國跨境電商綜試區已經經過5次擴圍,數量達到105個,覆蓋全國30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從佈局範圍看,前兩批13個試點城市主要設在東部大中型城市,第三批開始向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的省會城市擴展,第四批延展到二三線城市。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促進跨境電商發展是我國外貿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疫情期間,跨境電商的優勢會進一步顯現。擴大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數量,對於進一步增強線上平臺交易渠道、航空物流運輸等都將起到促進作用。

針對我國跨境電商的發展情況,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此前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指出,自2018年11月開展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以來,各相關部門和地方積極探索,不斷完善政策體系,在發展中規範,在規範中發展。2020年,我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的規模已經突破了1000億元。同時,風險防控和監管體系也在逐步健全,事中事後監管有力有效,具備了更大範圍內複製推廣的條件。當前,我國整體的消費需求、特別是在中西部地區、三四線城市的消費需求不斷提升,對優質進口産品的需求旺盛,更多的消費群體願意“不出境、買全球”。

支持綜保區內企業開展保稅維修

會議指出,要積極推動海外倉發展。鼓勵傳統外貿企業、跨境電商和物流企業等參與海外倉建設,提高海外倉數字化、智慧化水平,促進中小微企業借船出海,帶動國內品牌、雙創産品拓展國際市場空間。

會議還要求,積極發展市場採購貿易方式,引導外貿綜合服務企業提升集中代辦退稅工作效率和風險管控水平,支持綜合保稅區、自貿試驗區內企業開展保稅維修,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發展離岸貿易。進一步推動國際交流合作。積極參與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國際規則和標準制定。加強知識産權保護、跨國物流等領域國際合作。

張建平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支持綜合保稅區、自貿試驗區內企業開展保稅維修,能夠最大可能的降低企業成本,而且能大幅度提高效率。“從目前來看,保稅維修主要針對的是飛機、船舶等大型交通工具,如果沒有這項政策,出口貨物需要退回國內進行維修,不僅涉及到運輸成本,而且還涉及海關、商檢等多種手續。”

記者注意到,去年,商務部、生態環境部、海關總署聯合出臺了《關於支持綜合保稅區內企業開展維修業務的公告》,明確了綜合保稅區內企業開展維修業務的範圍、程序和要求。《聯合公告》發佈後,綜保區內企業可以開展航空航天、船舶、軌道交通、工程機械、數控機床、通訊設備、精密電子等55類産品的保稅全球維修業務。

張建平指出,儘管跨境電商發展速度很快,但仍處於初始發展階段,倉儲、運輸、配送、售後服務、體驗、支付結算等配套設施仍待完善,監管方式也需與時俱進,只有堅持規範與發展並重,才能實現有序發展。(記者 張懷水)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于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