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發佈——2035年全面建成現代冷鏈物流體系

2021-12-14 08:23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冷鏈物流連接田間地頭、百姓餐桌,是重要的民生領域。12月13日,國家發改委就日前公佈的《“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簡稱《規劃》)舉行發佈會。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貿易司副司長張江波介紹,《規劃》對“十四五”時期冷鏈物流發展作出全面部署,是推動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的頂層設計和系統指引。

促進消費,改善民生

為充分發揮冷鏈物流對促進消費、改善社會民生的重要作用,《規劃》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系統謀劃——

宏觀層面,建設內外聯通的國家冷鏈物流骨幹通道網絡,打造“三級節點、兩大系統、一體化網絡”的“321”冷鏈物流運行體系。其中,“3”指完善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佈局,加強産銷冷鏈集配中心建設,聚焦産地“最先一公里”和城市“最後一公里”,形成高效銜接的三級冷鏈物流節點;“2”指構建服務國內産銷、國際進出口的兩大冷鏈物流系統;“1”指建設設施集約、運輸高效、服務優質、安全可靠的國內國際一體化冷鏈物流網絡。

行業層面,創新組織模式,提高冷鏈物流規模化發展和網絡化運作水平。《規劃》提出,在産地,建設一批産地冷鏈集配中心,推廣“移動冷庫+集配中心(物流園區)”等新模式,提高産地冷鏈設施利用效率和農産品産後商品化處理水平。在城市,建設一批銷地冷鏈集配中心,集成整合流通加工、區域分撥、城市配送等功能,引導存量冷鏈設施資源集中,優化城市冷鏈設施佈局。

運行層面,打造消費品雙向冷鏈物流新通道,促進農民增收和消費升級。在生産端,發展“平臺企業+農業基地”“生鮮電商+産地直髮”等新業態新模式,暢通高品質農産品上行新通道,促進冷鏈惠農、品牌興農、特色富農。在消費端,推動冷鏈物流服務網絡向中小城鎮和具備條件的農村地區下沉,鼓勵供銷合作、郵政快遞、交通運輸、電商等企業共建共用冷鏈物流設施,打通高品質生鮮消費品下鄉進村新通道,擴大生鮮等高品質消費品供給。

規模擴大,質量提升

近年來,中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快速增長,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産地銷地冷鏈設施建設穩步推進,冷鏈裝備水平顯著提升。截至去年,冷鏈物流市場規模超過3800億元,冷庫庫容近1.8億立方米,冷藏車保有量約28.7萬輛。

發展質量不斷提升。初步形成産地與銷地銜接、運輸與倉配一體、物流與産業融合的冷鏈物流服務體系。冷鏈物流設施服務功能不斷拓展,全鏈條溫控、全流程追溯能力持續提升。冷鏈甩挂運輸、多式聯運加快發展。

創新步伐明顯加快。數字化、標準化、綠色化冷鏈物流設施裝備研發應用加快推進,新型保鮮製冷、節能環保等技術加速應用。冷鏈物流追溯監管平臺功能持續完善,冷鏈快遞、冷鏈共同配送、“生鮮電商+冷鏈宅配”等新業態新模式日益普及,冷鏈物流跨界融合、集成創新能力顯著提升。

市場主體不斷壯大。冷鏈物流企業加速成長,網絡化發展趨勢明顯,行業發展生態不斷完善。市場集中度日益提高,冷鏈倉儲、運輸、配送、裝備製造等領域形成一批龍頭企業,不斷延伸採購、分銷、信息等供應鏈服務功能,資源整合能力和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

加快補短板,推進基地建設

《規劃》明確,到2025年,肉類、果蔬、水産品産地低溫處理率分別達到85%、30%、85%。然而,中國農産品産地冷藏保鮮設施總量不足、地域分佈不均,商品化處理能力較弱,與骨幹冷鏈物流網絡缺乏有效銜接,造成農産品産後損失較大。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副司長宋丹陽表示,為解決這一問題,去年以來已經採取了一系列舉措。包括加大財政支持力度,開展整縣推進試點等。“兩年來,農産品産地低溫處理能力和商品化處理能力顯著提升,擴大了高品質生鮮農産品供給。”宋丹陽説,下一步將加快補齊“最先一公里”冷鏈物流短板,優化産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建立産地冷鏈物流服務體系等。

《規劃》提出,到2025年佈局建設100個左右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張江波表示,目前首批17個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正在穩步推進。未來將切實抓好已納入年度建設名單的基地建設工作,優先選擇基礎條件好、輻射範圍廣、發展潛力大的存量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群,分年度推進基地建設,助力打造“321”冷鏈物流運行體系。

展望2035年,《規劃》明確,應全面建成現代冷鏈物流體系,設施網絡、技術裝備、服務質量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行業監管和治理能力基本實現現代化,有力支撐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有效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記者 徐佩玉)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