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關於農業轉移人口落戶 老舊小區改造……未來5年這樣做

2024-08-02 21:20 來源: 中國政府網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務院日前印發《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國務院新聞辦公室8月2日下午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一起來看——

發佈會速覽:

● 把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作為新型城鎮化首要任務。

● 據測算,我國城鎮化率提高1個百分點,每年可以新增2000多億的消費需求。

● 縣城成為農業轉移人口就近城鎮化的重要載體。

● 將進一步放開放寬遷移政策,推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

● 加快推進房屋定期體檢制度、房屋保險制度、房屋養老金制度建設。

——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

把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作為新型城鎮化首要任務

國家發展改革委:

實施新一輪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行動,以進城農民工及其隨遷家屬為重點、兼顧城市間流動人口,統籌推進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和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著力解決好農業轉移人口最關心的穩定就業、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社會保險等問題,完善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激勵政策,健全進城落戶農民農村權益維護政策。

農民進城就業願望仍然迫切,城鎮化率提升還有較大動力

國家發展改革委:

2023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6.16%,已經提前實現了“十四五”規劃目標。

我國人口規模巨大,農村人口有4.77億;第一産業就業人員有1.69億,佔全國就業人員比重為22.8%,農業勞動生産率為非農部門的1/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39倍,農民進城就業願望仍然迫切,城鎮化率提升還有較大動力。預計經過5年的努力,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將提升至接近70%。

讓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更順暢、更便捷

公安部:

據統計,2021年至2023年,超過4000萬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

公安部將進一步放開放寬遷移政策,推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更好地促進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

●對於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就業或居住年限原則上為半年,同時不得附加購買房屋、投資納稅等額外限制條件。

●對於城區常住人口300萬至500萬的城市,目前有的就業或居住年限要求還比較高,要進一步降低年限門檻。

●對於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超大特大城市,要進一步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有條件的城市要探索取消積分落戶年度名額限制。

縣城成為農業轉移人口就近城鎮化的重要載體

國家發展改革委:

從近年發展態勢看,有兩個現象比較明顯:一個是,在中西部地區就業的農民工數量增長較快。近十年在中西部地區就業的農民工增長了27.1%。另一個是,農民向縣城集聚的現象比較普遍。從人口普查數據看,十年間縣城和縣級市城區常住人口增長超過30%,縣城成為農業轉移人口就近城鎮化的重要載體。

新型城鎮化蘊藏著巨大的內需潛力

國家發展改革委:

●從消費看,農業轉移人口在城市實現穩定就業居住後,工資水平和收入增長預期將會提高,同時將能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務,消費意願和消費能力將會提升,消費結構和生活品質也將升級。據測算,我國城鎮化率提高1個百分點,每年可以新增2000多億的消費需求。

●從投資看,新型城鎮化能夠有效帶動市政公用、公共服務等方面的投資以及居民住房等領域投資。初步測算,我國城鎮化率提高1個百分點,可以拉動萬億規模的新增投資需求。

——城市更新——

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住房城鄉建設部:

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落實有三點考慮:

一是在目標上,將以讓人民群眾住上更好的房子為基點,系統推進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建設,打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升級版,為人民群眾創造更高品質的生活空間。

二是在方法上,重點用好這幾年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積累的好經驗,也是經過實踐檢驗的、成功的好做法,包括:堅持問題導向,通過多方位、多渠道、多路徑投入,解決停車難、充電設施不足等小區居民身邊的急難愁盼問題。推動小區與片區相結合,拆違與新建相結合、保護與利用相結合,把存量資源整合好、利用好。堅持求真務實、因地制宜制定改造方案;引入物業服務等。

三是在機制上,不僅把現有的老舊小區改造好,還要著眼長遠,加快建立體檢查病、改造治病的住宅小區有序更新改造機制,針對性實施房屋建築、基礎設施、服務設施,以及無障礙環境建設和適老化改造。

加快推進房屋三項制度建設

住房城鄉建設部:

大家很關心房子的問題,房子像人一樣也會變老,老了也會生病,這就需要建立房屋定期體檢制度,按照房屋建造的年代、功能類型確定體檢頻次,及時查找和發現問題,有針對性地消除發現的安全隱患。還要建立房屋保險制度,通過市場化手段推動完善工程質量和房屋安全監管機制。另外,建立房屋養老金制度,為房屋體檢、房屋維修、房屋保險提供資金保障,我們將加快推進這三項制度的建設。

依靠科技手段保障城市安全運行

住房城鄉建設部:

城市從十幾萬到幾十萬、上百萬甚至上千萬人口,保障城市安全運行靠人海戰術已經行不通,必須依靠科技手段。比如,我們正在實施的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就是要通過信息化、數字化的手段對城市的燃氣、供水、排水、供熱,綜合管廊、橋梁等設施進行實時監測,對安全隱患做到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推動風險防控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預防,從人海戰術轉向智慧防範,這樣來提升城市的安全運行保障能力,守牢城市運行生命線。

——潛力地區和現代化都市圈——

《行動計劃》聚焦兩類重點地區分類施策

國家發展改革委:

一類是對城鎮化率低且人口規模大的地區,實施潛力地區城鎮化水平提升行動,協調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構建産業梯度佈局、人口就近就業、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的良性互動格局。

另一類是對城鎮化率較高且人口持續集聚的地區,實施現代化都市圈培育行動,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依託中心城市輻射帶動周邊市縣共同發展,推動通勤便捷高效、産業梯次配套、生活便利共享。

實施潛力地區城鎮化水平提升行動

國家發展改革委:

推動城鎮化率低且人口規模大的地區加快工業化城鎮化協同發展。這些地區大多位於中西部,是農業轉移人口的主要來源地,目前尚處在工業化進程中,大多産業發展還不充分,縣城承載能力較弱,通過統籌推進産業發展和縣城建設,以新型工業化發展帶動城鎮化水平提升還有很大潛力。

順應農業轉移人口流動趨勢,綜合考慮各省農村人口數量、地域相對集中連片、承接産業轉移能力等因素,《行動計劃》提出,以冀中南、皖北、魯西南、豫東南、湘西南、粵西、川東地區為重點,同時兼顧其他城鎮化率低且人口規模大的縣市,實施潛力地區城鎮化水平提升行動,在協調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方面加快突破。

培育發展一批同城化程度高的現代化都市圈

國家發展改革委:

都市圈是城市群內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輻射帶動功能強的大城市為中心、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範圍的城鎮化空間形態。《行動計劃》提出,培育發展一批同城化程度高的現代化都市圈,這是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重要抓手。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沙鵬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