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2017-02-28 16:55:00
索 引 號: 000014349/2017-00042 主題分類: 工業、交通\其他
發文機關: 國務院 成文日期: 2017年02月03日
標  題: 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的通知
發文字號: 國發〔2017〕11號 發佈日期: 2017年02月28日

索 引 號:

000014349/2017-00042

主題分類:

工業、交通\其他

發文機關:

國務院

成文日期:

2017年02月03日

標  題:

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的通知

發文字號:

國發〔2017〕11號

發佈日期:

2017年02月28日


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

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7〕1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2017年2月3日

(此件公開發佈)


“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


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中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産業,是重要的服務性行業。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是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支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客觀要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並與“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等規劃相銜接,制定本規劃。

一、總體要求

(一)發展環境。

“十二五”時期,我國各種交通運輸方式快速發展,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不斷完善,較好完成規劃目標任務,總體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累計完成投資13.4萬億元,是“十一五”時期的1.6倍,高速鐵路營業里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沿海港口萬噸級及以上泊位數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天然氣管網加快發展,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網絡初步形成。鐵路、民航客運量年均增長率超過10%,鐵路客運動車組列車運量比重達到46%,全球集裝箱吞吐量排名前十位的港口我國佔7席,快遞業務量年均增長50%以上,城際、城市和農村交通服務能力不斷增強,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場站一體化銜接水平不斷提升。高速鐵路裝備製造科技創新取得重大突破,電動汽車、特種船舶、國産大型客機、中低速磁懸浮軌道交通等領域技術研發和應用取得進展,技術裝備水平大幅提高,交通重大工程施工技術世界領先,走出去步伐不斷加快。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實現全國聯網,新能源運輸裝備加快推廣,交通運輸安全應急保障能力進一步提高。鐵路管理體制改革順利實施,大部門管理體制初步建立,交通行政審批改革不斷深化,運價改革、投融資改革紮實推進。

專欄1 “十二五”末交通基礎設施完成情況

指  標

單位

2010

2015

2015年規劃目標

鐵路營業里程

萬公里

9.1

12.1

12

其中:高速鐵路

萬公里

0.51

1.9

——

鐵路復線率

%

41

53

50

鐵路電氣化率

%

47

61

60

公路通車里程

萬公里

400.8

458

450

其中:國家高速公路

萬公里

5.8

8.0

8.3

普通國道二級及以上比重

%

60

69.4

70

鄉鎮通瀝青水泥路率

%

96.6

98.6

98

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率

%

81.7

94.5

90

內河高等級航道里程

萬公里

1.02

1.36

1.3

油氣管網里程

萬公里

7.9

11.2

15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

公里

1400

3300

3000

沿海港口萬噸級及以上泊位數

1774

2207

2214

民用運輸機場數

175

207

230

注:國家高速公路里程統計口徑為原“7918”國家高速公路網。

“十三五”時期,交通運輸發展面臨的國內外環境錯綜複雜。從國際看,全球經濟在深度調整中曲折復蘇,新的增長動力尚未形成,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正在興起,區域合作格局深度調整,能源格局深刻變化。從國內看,“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生産力佈局、産業結構、消費及流通格局將加速變化調整。與“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相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水平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主要是:網絡佈局不完善,跨區域通道、國際通道連通不足,中西部地區、貧困地區和城市群交通發展短板明顯;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相對滯後,城市內外交通銜接不暢,信息開放共享水平不高,一體化運輸服務水平亟待提升,交通運輸安全形勢依然嚴峻;適應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的體制機制尚不健全,鐵路市場化、空域管理、油氣管網運營體制、交通投融資等方面改革仍需深化。

綜合判斷,“十三五”時期,我國交通運輸發展正處於支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攻堅期、優化網絡佈局的關鍵期、提質增效升級的轉型期,將進入現代化建設新階段。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交通運輸要準確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新形勢、新要求,切實轉變發展思路、方式和路徑,優化結構、轉換動能、補齊短板、提質增效,更好滿足多元、舒適、便捷等客運需求和經濟、可靠、高效等貨運需求;要突出對“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三大戰略和新型城鎮化、脫貧攻堅的支撐保障,著力消除瓶頸制約,提升運輸服務的協同性和均等化水平;要更加注重提高交通安全和應急保障能力,提升綠色、低碳、集約發展水平;要適應國際發展新環境,提高國際通道保障能力和互聯互通水平,有效支撐全方位對外開放。

(二)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交通運輸服務人民,著力完善基礎設施網絡、加強運輸服務一體銜接、提高運營管理智慧水平、推行綠色安全發展模式,加快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更好地發揮交通運輸的支撐引領作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三)基本原則。

銜接協調、便捷高效。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比較優勢和組合效率,提升網絡效應和規模效益。加強區域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增強交通公共服務能力,積極引導新生産消費流通方式和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擴大交通多樣化有效供給,全面提升服務質量效率,實現人暢其行、貨暢其流。

適度超前、開放融合。有序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功能佈局,強化薄弱環節,確保運輸能力適度超前,更好發揮交通先行官作用。堅持建設、運營、維護並重,推進交通與産業融合。積極推進與周邊國家互聯互通,構建國際大通道,為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發展提供支撐。

創新驅動、安全綠色。全面推廣應用現代信息技術,以智慧化帶動交通運輸現代化。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完善市場監管體系,提高綜合治理能力。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理念,全面提高交通運輸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將生態保護紅線意識貫穿到交通發展各環節,建立綠色發展長效機制,建設美麗交通走廊。

(四)主要目標。

到2020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部分地區和領域率先基本實現交通運輸現代化。

網絡覆蓋加密拓展。高速鐵路覆蓋80%以上的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上的城市,鐵路、高速公路、民航運輸機場基本覆蓋城區常住人口20萬以上的城市,內河高等級航道網基本建成,沿海港口萬噸級及以上泊位數穩步增加,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比2015年增長近一倍,油氣主幹管網快速發展,綜合交通網總里程達到540萬公里左右。

綜合銜接一體高效。各種運輸方式銜接更加緊密,重要城市群核心城市間、核心城市與周邊節點城市間實現1—2小時通達。打造一批現代化、立體式綜合客運樞紐,旅客換乘更加便捷。交通物流樞紐集疏運系統更加完善,貨物換裝轉運效率顯著提高,交郵協同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

運輸服務提質升級。全國鐵路客運動車服務比重進一步提升,民航航班正常率逐步提高,公路交通保障能力顯著增強,公路貨運車型標準化水平大幅提高、貨車空駛率大幅下降,集裝箱鐵水聯運比重明顯提升,全社會運輸效率明顯提高。公共服務水平顯著提升,實現村村直接通郵、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客車,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不斷提高。

智慧技術廣泛應用。交通基礎設施、運載裝備、經營業戶和從業人員等基本要素信息全面實現數字化,各種交通方式信息交換取得突破。全國交通樞紐站點無線接入網絡廣泛覆蓋。鐵路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貨運業務實現網上辦理,客運網上售票比例明顯提高。基本實現重點城市群內交通一卡通互通,車輛安裝使用ETC比例大幅提升。交通運輸行業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前裝率和使用率顯著提高。

綠色安全水平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出租車和城市配送領域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和節能減排成效顯著,交通運輸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持續下降。交通運輸安全監管和應急保障能力顯著提高,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安全水平明顯提升。

專欄2 “十三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主要指標

指 標 名 稱

2015

2020

屬性

基礎設施

鐵路營業里程(萬公里)

12.1

15

預期性

高速鐵路營業里程(萬公里)

1.9

3.0

預期性

鐵路復線率(%

53

60

預期性

鐵路電氣化率(%

61

70

預期性

公路通車里程(萬公里)

458

500

預期性

高速公路建成里程(萬公里)

12.4

15

預期性

內河高等級航道里程(萬公里)

1.36

1.71

預期性

沿海港口萬噸級及以上泊位數(個)

2207

2527

預期性

民用運輸機場數(個)

207

260

預期性

通用機場數(個)

300

500

預期性

建制村通硬化路率(%

94.5

99

約束性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公里)

3300

6000

預期性

油氣管網里程(萬公里)

11.2

16.5

預期性

運輸服務

動車組列車承擔鐵路客運量比重(%

46

60

預期性

民航航班正常率(%

67

80

預期性

建制村通客車率(%

94

99

約束性

公路貨運車型標準化率(%

50

80

預期性

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長率(%

10

預期性

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上城市建成區公交站點500米覆蓋率(%

90

100

約束性

智慧交通

交通基本要素信息數字化率(%

90

100

預期性

鐵路客運網上售票率(%

60

70

預期性

公路客車ETC使用率(%

30

50

預期性

綠色安全

交通運輸CO2排放強度下降率(%

7*

預期性

道路運輸較大以上等級行車事故死亡人數下降率(%

20*

約束性

注:①硬化路一般指瀝青(水泥)路,對於西部部分建設條件特別困難、高海拔高寒和交通需求小的
 地區,可擴展到石質、砼預製塊、磚鋪、砂石等路面的公路。

②通用機場統計含起降點。

③排放強度指按單位運輸週轉量計算的CO2(二氧化碳)排放。

*:與“十二五”末相比。

   二、完善基礎設施網絡化佈局

(一)建設多向連通的綜合運輸通道。

構建橫貫東西、縱貫南北、內暢外通的“十縱十橫”綜合運輸大通道,加快實施重點通道連通工程和延伸工程,強化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通道建設。貫通上海至瑞麗等運輸通道,向東向西延伸西北北部等運輸通道,將沿江運輸通道由成都西延至日喀則。推進北京至昆明、北京至港澳臺、煙臺至重慶、二連浩特至湛江、額濟納至廣州等縱向新通道建設,溝通華北、西北至西南、華南等地區;推進福州至銀川、廈門至喀什、汕頭至昆明、綏芬河至滿洲裏等橫向新通道建設,溝通西北、西南至華東地區,強化進出疆、出入藏通道建設。做好國內綜合運輸通道對外銜接。規劃建設環繞我國陸域的沿邊通道。

專欄3 綜合運輸通道佈局

(一)縱向綜合運輸通道。

1.沿海運輸通道。起自同江,經哈爾濱、長春、瀋陽、大連、秦皇島、天津、煙臺、青島、連雲港、南通、上海、寧波、福州、廈門、汕頭、廣州、湛江、海口,至防城港、至三亞。

2.北京至上海運輸通道。起自北京,經天津、濟南、蚌埠、南京,至上海、至杭州。

3.北京至港澳臺運輸通道。起自北京,經衡水、菏澤、商丘、九江、南昌、贛州、深圳,至香港(澳門);支線經合肥、黃山、福州,至台北。

4.黑河至港澳運輸通道。起自黑河,經齊齊哈爾、通遼、瀋陽、北京、石家莊、鄭州、武漢、長沙、廣州,至香港(澳門)。

5.二連浩特至湛江運輸通道。起自二連浩特,經集寧、大同、太原、洛陽、襄陽、宜昌、懷化,至湛江。

6.包頭至防城港運輸通道。起自包頭(滿都拉),經延安、西安、重慶、貴陽、南寧,至防城港。

7.臨河至磨憨運輸通道。起自臨河(甘其毛都),經銀川、平涼、寶雞、重慶、昆明,至磨憨、至河口。

8.北京至昆明運輸通道。起自北京,經太原、西安、成都(重慶),至昆明。

9.額濟納至廣州運輸通道。起自額濟納(策克),經酒泉(嘉峪關)、西寧(蘭州)、成都、瀘州(宜賓)、貴陽、桂林,至廣州。

10.煙臺至重慶運輸通道。起自煙臺,經濰坊、濟南、鄭州、南陽、襄陽,至重慶。

(二)橫向綜合運輸通道。

1.綏芬河至滿洲裏運輸通道。起自綏芬河,經牡丹江、哈爾濱、齊齊哈爾,至滿洲裏。

2.琿春至二連浩特運輸通道。起自琿春,經長春、通遼、錫林浩特,至二連浩特。

3.西北北部運輸通道。起自天津(唐山、秦皇島),經北京、呼和浩特、臨河、哈密、吐魯番、庫爾勒、喀什,至吐爾尕特、至伊爾克什坦、至紅其拉甫;西端支線自哈密,經將軍廟,至阿勒泰(吉木乃)。

4.青島至拉薩運輸通道。起自青島,經濟南、德州、石家莊、太原、銀川、蘭州、西寧、格爾木,至拉薩。

5.陸橋運輸通道。起自連雲港,經徐州、鄭州、西安、蘭州、烏魯木齊、精河,至阿拉山口、至霍爾果斯。

6.沿江運輸通道。起自上海,經南京、蕪湖、九江、武漢、岳陽、重慶、成都、林芝、拉薩、日喀則,至亞東、至樟木。

7.上海至瑞麗運輸通道。起自上海(寧波),經杭州、南昌、長沙、貴陽、昆明,至瑞麗。

8.汕頭至昆明運輸通道。起自汕頭,經廣州、梧州、南寧、百色,至昆明。

9.福州至銀川運輸通道。起自福州,經南昌、九江、武漢、襄陽、西安、慶陽,至銀川。

10.廈門至喀什運輸通道。起自廈門,經贛州、長沙、重慶、成都、格爾木、若羌,至喀什。

(二)構建高品質的快速交通網。
  以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民用航空等為主體,構建服務品質高、運行速度快的綜合交通骨幹網絡。

推進高速鐵路建設。加快高速鐵路網建設,貫通京哈—京港澳、陸橋、滬昆、廣昆等高速鐵路通道,建設京港(臺)、呼南、京昆、包(銀)海、青銀、蘭(西)廣、京蘭、廈渝等高速鐵路通道,拓展區域連接線,擴大高速鐵路覆蓋範圍。

完善高速公路網絡。加快推進由7條首都放射線、11條北南縱線、18條東西橫線,以及地區環線、並行線、聯絡線等組成的國家高速公路網建設,儘快打通國家高速公路主線待貫通路段,推進建設年代較早、交通繁忙的國家高速公路擴容改造和分流路線建設。有序發展地方高速公路。加強高速公路與口岸的銜接。

完善運輸機場功能佈局。打造國際樞紐機場,建設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世界級機場群,加快建設哈爾濱、深圳、昆明、成都、重慶、西安、烏魯木齊等國際航空樞紐,增強區域樞紐機場功能,實施部分繁忙幹線機場新建、遷建和擴能改造工程。科學安排支線機場新建和改擴建,增加中西部地區機場數量,擴大航空運輸服務覆蓋面。推進以貨運功能為主的機場建設。優化完善航線網絡,推進國內國際、客運貨運、幹線支線、運輸通用協調發展。加快空管基礎設施建設,優化空域資源配置,推進軍民航空管融合發展,提高空管服務保障水平。

專欄4 快速交通網重點工程

(一)高速鐵路。

建成北京至瀋陽、北京至張家口至呼和浩特、大同至張家口、哈爾濱至牡丹江、石家莊至濟南、濟南至青島、徐州至連雲港、寶雞至蘭州、西安至成都、成都至貴陽、商丘至合肥至杭州、武漢至十堰、南昌至贛州等高速鐵路。

建設銀川至西安、貴陽至南寧、重慶至昆明、北京至商丘、濟南至鄭州、福州至廈門、西寧至成都、成都至自貢、蘭州至中衛、黃岡至黃梅、十堰至西安、西安至延安、銀川至包頭、鹽城至南通、杭州至紹興至台州、襄陽至宜昌、贛州至深圳、長沙至贛州、南昌至景德鎮至黃山、池州至黃山、安慶至九江、上海至湖州、杭州至溫州、廣州至汕尾、瀋陽至敦化、牡丹江至佳木斯、鄭州至萬州、張家界至懷化、合肥至新沂等高速鐵路。

(二)高速公路。

實施京新高速(G7)、呼北高速(G59)、銀百高速(G69)、銀昆高速(G85)、汕昆高速(G78)、首都地區環線(G95)等6條區際省際通道貫通工程;推進京哈高速(G1)、京滬高速(G2)、京臺高速(G3)、京港澳高速(G4)、沈海高速(G15)、滬蓉高速(G42)、連霍高速(G30)、蘭海高速(G75)等8條主通道擴容工程。推進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建設,新建精河至阿拉山口、二連浩特至賽汗塔拉、靖西至龍邦等連接口岸的高速公路。

(三)民用航空。

建成北京新機場、成都新機場以及承德、霍林郭勒、松原、白城、建三江、五大連池、上饒、信陽、武岡、岳陽、巫山、巴中、仁懷、瀾滄、隴南、祁連、莎車、若羌、圖木舒克、綏芬河、蕪湖/宣城、瑞金、商丘、荊州、鄂州/黃岡、郴州、湘西、玉林、武隆、甘孜、黔北、紅河等機場。

建設青島、廈門、呼和浩特新機場,邢臺、正藍旗、麗水、安陽、樂山、元陽等機場。建設鄭州等以貨運功能為主的機場。研究建設大連新機場、聊城等機場。開展廣州、三亞、拉薩新機場前期研究。

擴建上海浦東、廣州、深圳、昆明、重慶、西安、烏魯木齊、哈爾濱、長沙、武漢、鄭州、海口、瀋陽、貴陽、南寧、福州、蘭州、西寧等機場。

推進京滬、京廣、中韓、滬哈、滬昆、滬廣、滬蘭、膠昆等單向循環空中大通道建設,基本形成以單向運行為主的民航幹線航路網格局。

   (三)強化高效率的普通幹線網。

以普速鐵路、普通國道、港口、航道、油氣管道等為主體,構建運行效率高、服務能力強的綜合交通普通幹線網絡。

完善普速鐵路網。加快中西部幹線鐵路建設,完善東部幹線鐵路網絡,加快推進東北地區鐵路提速改造,增強區際鐵路運輸能力,擴大路網覆蓋面。實施既有鐵路復線和電氣化改造,提升路網質量。拓展對外通道,推進邊境鐵路建設,加強鐵路與口岸的連通,加快實現與境外通道的有效銜接。

推進普通國道提質改造。加快普通國道提質改造,基本消除無鋪裝路面,全面提升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重點加強西部地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老少邊窮地區低等級普通國道升級改造和未貫通路段建設。推進口岸公路建設。加強普通國道日常養護,科學實施養護工程,強化大中修養護管理。推進普通國道服務區建設,提高服務水平。

完善水路運輸網絡。優化港口佈局,推動資源整合,促進結構調整。強化航運中心功能,穩步推進集裝箱碼頭項目,合理把握煤炭、礦石、原油碼頭建設節奏,有序推進液化天然氣、商品汽車等碼頭建設。提升沿海和內河水運設施專業化水平,加快內河高等級航道建設,統籌航道整治與河道治理,增強長江幹線航運能力,推進西江航運幹線和京杭運河高等級航道擴能升級改造。

強化油氣管網互聯互通。鞏固和完善西北、東北、西南和海上四大油氣進口通道。新建和改擴建一批原油管道,對接西北、東北、西南原油進口管道和海上原油碼頭。結合油源供應、煉化基地佈局,完善成品油管網,逐步提高成品油管輸比例。大力推動天然氣主幹管網、區域管網和互聯互通管網建設,加快石油、成品油儲備項目和天然氣調峰設施建設。

專欄5 普通幹線網重點工程

(一)普速鐵路。

建成蒙西至華中、庫爾勒至格爾木、成昆擴能等工程。建設川藏鐵路、和田至若羌、黑河至烏伊嶺、酒泉至額濟納、滬通鐵路太倉至四團、興國至永安至泉州、建寧至冠豸山、瑞金至梅州、寧波至金華等鐵路,實施渝懷、集通、焦柳、中衛至固原等鐵路改造工程。

(二)普通國道。

實現G219G331等沿邊國道三級及以上公路基本貫通,G228等沿海國道二級及以上公路基本貫通。建設G316G318G346G3474條長江經濟帶重要線路,實施G105G107G206G3104條國道城市群地區擁堵路段擴能改造,提升G211G213G215G216G335G345G3567條線路技術等級。推進G219線昭蘇至都拉塔口岸、G306線烏裏雅斯太至珠恩嘎達布其口岸、G314線布倫口至紅其拉甫口岸等公路升級改造。

(三)沿海港口。

穩步推進天津、青島、上海、寧波—舟山、廈門、深圳、廣州等港口集裝箱碼頭建設。推進唐山、黃驊等北方港口煤炭裝船碼頭以及南方公用煤炭接卸中轉碼頭建設。實施黃驊、日照、寧波—舟山等港口鐵礦石碼頭項目。推進唐山、日照、寧波—舟山、揭陽、洋浦等港口原油碼頭建設。有序推進商品汽車、液化天然氣等專業化碼頭建設。

(四)內河高等級航道。

推進長江幹線航道系統治理,改善上遊航道條件,提升中下游航道水深,加快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設,研究實施武漢至安慶航道整治工程、長江口深水航道減淤治理工程。繼續推進西江航運幹線擴能,推進貴港以下一級航道建設。加快京杭運河山東段、江蘇段、浙江段航道擴能改造以及長三角高等級航道整治工程。加快合裕線、淮河、沙潁河、贛江、信江、漢江、沅水、湘江、嘉陵江、烏江、岷江、右江、北盤江—紅水河、柳江—黔江、黑龍江、松花江、閩江等高等級航道建設。

(五)油氣管網。

建設中俄原油管道二線、儀長復線、連雲港—儀徵、日照—洛陽、日照—沾化、董家口—東營原油管道。新建樟樹—株洲、湛江—北海、洛陽—臨汾、三門峽—西安、永坪—晉中、鄂渝沿江等成品油管道,改擴建青藏成品油管道,適時建設蒙西、蒙東煤制油外輸管道。建設中亞D線、中俄東線、西氣東輸三線(中段)、西氣東輸四線、西氣東輸五線、陜京四線、川氣東送二線、新疆煤制氣外輸、鄂爾多斯—安平—滄州、青島—南京、重慶—貴州—廣西、青藏、閩粵、海口—徐聞等天然氣管道,加快建設區域管網,適時建設儲氣庫和煤層氣、頁巖氣、煤制氣外輸管道。

(四)拓展廣覆蓋的基礎服務網。
  以普通省道、農村公路、支線鐵路、支線航道等為主體,通用航空為補充,構建覆蓋空間大、通達程度深、惠及面廣的綜合交通基礎服務網絡。

合理引導普通省道發展。積極推進普通省道提級、城鎮過境段改造和城市群城際路段等擴容工程,加強與城市幹道銜接,提高擁擠路段通行能力。強化普通省道與口岸、支線機場以及重要資源地、農牧林區和兵團團場等有效銜接。

全面加快農村公路建設。除少數不具備條件的鄉鎮、建制村外,全面完成通硬化路任務,有序推進較大人口規模的撤並建制村和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設,加強縣鄉村公路改造,進一步完善農村公路網絡。加強農村公路養護,完善安全防護設施,保障農村地區基本出行條件。積極支持國有林場林區道路建設,將國有林場林區道路按屬性納入各級政府相關公路網規劃。

積極推進支線鐵路建設。推進地方開發性鐵路、支線鐵路和沿邊鐵路建設。強化與礦區、産業園區、物流園區、口岸等有效銜接,增強對幹線鐵路網的支撐作用。

加強內河支線航道建設。推進瀾滄江等國際國境河流航道建設。加強長江、西江、京杭運河、淮河重要支流航道建設。推進金沙江、黃河中上遊等中西部地區庫湖區航運設施建設。

加快推進通用機場建設。以偏遠地區、地面交通不便地區、自然災害多發地區、農産品主産區、主要林區和旅遊景區等為重點,推進200個以上通用機場建設,鼓勵有條件的運輸機場兼顧通用航空服務。

完善港口集疏運網絡。加強沿海、長江幹線主要港口集疏運鐵路、公路建設。

專欄6 基礎服務網重點工程

(一)農村公路。

除少數不具備條件的鄉鎮、建制村外,全部實現通硬化路,新增3.3萬個建制村通硬化路。改造約25萬公里窄路基或窄路面路段。對約65萬公里存在安全隱患的路段增設安全防護設施,改造約3.6萬座農村公路危橋。有序推進較大人口規模的撤並建制村通硬化路13.5萬公里。

(二)港口集疏運體系建設。

優先推進上海、大連、天津、寧波舟山、廈門、南京、武漢、重慶等港口的鐵路、公路連接線建設。加快推進營口、青島、連雲港、福州等其他主要港口的集疏運鐵路、公路建設。支持唐山、黃驊、湄洲灣等地區性重要港口及其他港口的集疏運鐵路、公路建設。新開工一批港口集疏運鐵路,建設集疏運公路1500公里以上。

三、強化戰略支撐作用
  (一)打造“一帶一路”互聯互通開放通道。

著力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國際運輸走廊。以新疆為核心區,以烏魯木齊、喀什為支點,發揮陜西、甘肅、寧夏、青海的區位優勢,連接陸橋和西北北部運輸通道,逐步構建經中亞、西亞分別至歐洲、北非的西北國際運輸走廊。發揮廣西、雲南開發開放優勢,建設雲南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構建廣西面向東盟國際大通道,以昆明、南寧為支點,連接上海至瑞麗、臨河至磨憨、濟南至昆明等運輸通道,推進西藏與尼泊爾等國交通合作,逐步構建銜接東南亞、南亞的西南國際運輸走廊。發揮內蒙古聯通蒙俄的區位優勢,加強黑龍江、吉林、遼寧與俄遠東地區陸海聯運合作,連接綏芬河至滿洲裏、琿春至二連浩特、黑河至港澳、沿海等運輸通道,構建至俄羅斯遠東、蒙古、朝鮮半島的東北國際運輸走廊。積極推進與周邊國家和地區鐵路、公路、水運、管道連通項目建設,發揮民航網絡靈活性優勢,率先實現與周邊國家和地區互聯互通。

加快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通道建設。以福建為核心區,利用沿海地區開放程度高、經濟實力強、輻射帶動作用大的優勢,提升沿海港口服務能力,加強港口與綜合運輸大通道銜接,拓展航空國際支撐功能,完善海外戰略支點佈局,構建連通內陸、輻射全球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運輸通道。

加強“一帶一路”通道與港澳臺地區的交通銜接。強化內地與港澳臺的交通聯絡,開展全方位的交通合作,提升互聯互通水平。支持港澳積極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併為台灣地區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作出妥善安排。

(二)構建區域協調發展交通新格局。

強化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交通支撐。按照區域發展總體戰略要求,西部地區著力補足交通短板,強化內外聯通通道建設,改善落後偏遠地區通行條件;東北地區提高進出關通道運輸能力,提升綜合交通網質量;中部地區提高貫通南北、連接東西的通道能力,提升綜合交通樞紐功能;東部地區著力優化運輸結構,率先建成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構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一體化網絡。建設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交通體系,形成以“四縱四橫一環”運輸通道為主骨架、多節點、網格狀的區域交通新格局。重點加強城際鐵路建設,強化幹線鐵路與城際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的高效銜接,加快構建內外疏密有別、高效便捷的軌道交通網絡,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加快推進國家高速公路待貫通路段建設,提升普通國省幹線技術等級,強化省際銜接路段建設。加快推進天津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建設,加強港口規劃與建設的協調,構建現代化的津冀港口群。加快構建以樞紐機場為龍頭、分工合作、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世界級航空機場群。完善區域油氣儲運基礎設施。

建設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提升長江黃金水道功能。統籌推進幹線航道系統化治理和支線航道建設,研究建設三峽樞紐水運新通道。優化長江岸線利用與港口佈局,積極推進專業化、規模化、現代化港區建設,強化集疏運配套,促進區域港口一體化發展。發展現代航運服務,建設武漢、重慶長江中上遊航運中心及南京區域性航運物流中心和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實施長江船型標準化。加快鐵路建設步伐,建設沿江高速鐵路。統籌推進高速公路建設,加快高等級公路建設。完善航空樞紐佈局與功能,拓展航空運輸網絡。建設沿江油氣主幹管道,推動管網互聯互通。

(三)發揮交通扶貧脫貧攻堅基礎支撐作用。

強化貧困地區骨幹通道建設。以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為重點,加強貧困地區對外運輸通道建設。加強貧困地區市(地、州、盟)之間、縣(市、區、旗)與市(地、州、盟)之間高等級公路建設,實施具有對外連接功能的重要幹線公路提質升級工程。加快資源豐富和人口相對密集貧困地區開發性鐵路建設。在具備水資源開發條件的農村地區,統籌內河航電樞紐建設和航運發展。

夯實貧困地區交通基礎。實施交通扶貧脫貧“雙百”工程,加快推動既有縣鄉公路提級改造,增強縣鄉城鎮中心的輻射帶動能力。加快通鄉連村公路建設,鼓勵有需求的相鄰縣、相鄰鄉鎮、相鄰建制村之間建設公路。改善特色小鎮、農村旅遊景點景區、産業園區和特色農業基地等交通運輸條件。

(四)發展引領新型城鎮化的城際城市交通。

推進城際交通發展。加快建設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城際鐵路網,推進山東半島、海峽西岸、中原、長江中游、成渝、關中平原、北部灣、哈長、遼中南、山西中部、呼包鄂榆、黔中、滇中、蘭州—西寧、寧夏沿黃、天山北坡等城市群城際鐵路建設,形成以軌道交通、高速公路為骨幹,普通公路為基礎,水路為補充,民航有效銜接的多層次、便捷化城際交通網絡。

加強城市交通建設。完善優化超大、特大城市軌道交通網絡,推進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上的城市軌道交通成網。加快建設大城市市域(郊)鐵路,有效銜接大中小城市、新城新區和城鎮。優化城市內外交通,完善城市交通路網結構,提高路網密度,形成城市快速路、主次幹路和支路相互配合的道路網絡,打通微循環。推進城市慢行交通設施和公共停車場建設。

四、加快運輸服務一體化進程

(一)優化綜合交通樞紐佈局。

完善綜合交通樞紐空間佈局。結合全國城鎮體系佈局,著力打造北京、上海、廣州等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加快建設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積極建設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優化完善綜合交通樞紐佈局,完善集疏運條件,提升樞紐一體化服務功能。

專欄7 綜合交通樞紐佈局

(一)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

重點打造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深圳、成都重慶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昆明、烏魯木齊、哈爾濱、西安、鄭州、武漢、大連、廈門等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強化國際人員往來、物流集散、中轉服務等綜合服務功能,打造通達全球、銜接高效、功能完善的交通中樞。

(二)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

全面提升長春、瀋陽、石家莊、青島、濟南、南京、合肥、杭州、寧波、福州、海口、太原、長沙、南昌九江、貴陽、南寧、蘭州、呼和浩特、銀川、西寧、拉薩、秦皇島唐山、連雲港、徐州、湛江、大同等綜合交通樞紐功能,提升部分重要樞紐的國際服務功能。推進煙臺、濰坊、齊齊哈爾、吉林、營口、邯鄲、包頭、通遼、榆林、寶雞、泉州、喀什、庫爾勒、贛州、上饒、蚌埠、蕪湖、洛陽、商丘、無錫、溫州、金華義烏、宜昌、襄陽、岳陽、懷化、瀘州宜賓、攀枝花、酒泉嘉峪關、格爾木、大理、曲靖、遵義、桂林、柳州、汕頭、三亞等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優化中轉設施和集疏運網絡,促進各種運輸方式協調高效,擴大輻射範圍。

(三)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及口岸樞紐。

推進一批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提升對周邊的輻射帶動能力,加強對綜合運輸大通道和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的支撐。

推進丹東、琿春、綏芬河、黑河、滿洲裏、二連浩特、甘其毛都、策克、巴克圖、吉木乃、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吐爾尕特、紅其拉甫、樟木、亞東、瑞麗、磨憨、河口、龍邦、憑祥、東興等沿邊重要口岸樞紐建設。

提升綜合客運樞紐站場一體化服務水平。按照零距離換乘要求,在全國重點打造150個開放式、立體化綜合客運樞紐。科學規劃設計城市綜合客運樞紐,推進多種運輸方式統一設計、同步建設、協同管理,推動中轉換乘信息互聯共享和交通導向標識連續、一致、明晰,積極引導立體換乘、同臺換乘。
  促進貨運樞紐站場集約化發展。按照無縫銜接要求,優化貨運樞紐佈局,推進多式聯運型和干支銜接型貨運樞紐(物流園區)建設,加快推進一批鐵路物流基地、港口物流樞紐、航空轉運中心、快遞物流園區等規劃建設和設施改造,提升口岸樞紐貨運服務功能,鼓勵發展內陸港。

促進樞紐站場之間有效銜接。強化城市內外交通銜接,推進城市主要站場樞紐之間直接連接,有序推進重要港區、物流園區等直通鐵路,實施重要客運樞紐的軌道交通引入工程,基本實現利用城市軌道交通等骨幹公交方式連接大中型高鐵車站以及年吞吐量超過1000萬人次的機場。

(二)提升客運服務安全便捷水平。

推進旅客聯程運輸發展。促進不同運輸方式運力、班次和信息對接,鼓勵開展空鐵、公鐵等聯程運輸服務。推廣普及電子客票、聯網售票,健全身份查驗制度,加快完善旅客聯程、往返、異地等出行票務服務系統,完善鐵路客運線上服務功能。推行跨運輸方式異地候機候車、行李聯程托運等配套服務。鼓勵第三方服務平臺發展“一票制”客運服務。

完善區際城際客運服務。優化航班運行鏈條,著力提升航班正常率,提高航空服務能力和品質。拓展鐵路服務網絡,擴大高鐵服務範圍,提升動車服務品質,改善普通旅客列車服務水平。發展大站快車、站站停等多樣化城際鐵路服務,提升中心城區與郊區之間的通勤化客運水平。按照定線、定時、定點要求,推進城際客運班車公交化運行。探索創新長途客運班線運輸服務模式。

發展多層次城市客運服務。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推進公交都市建設,進一步提高公交出行分擔率。強化城際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地面公交等運輸服務有機銜接,支持發展個性化、定制化運輸服務,因地制宜建設多樣化城市客運服務體系。

推進城鄉客運服務一體化。推動城市公共交通線路向城市周邊延伸,推進有條件的地區實施農村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鼓勵發展鎮村公交,推廣農村客運片區經營模式,實現具備條件的建制村全部通客車,提高運營安全水平。

(三)促進貨運服務集約高效發展。

推進貨物多式聯運發展。以提高貨物運輸集裝化和運載單元標準化為重點,積極發展大宗貨物和特種貨物多式聯運。完善鐵路貨運線上服務功能,推動公路甩挂運輸聯網。制定完善統一的多式聯運規則和多式聯運經營人管理制度,探索實施“一單制”聯運服務模式,引導企業加強信息互聯和聯盟合作。

統籌城鄉配送協調發展。加快建設城市貨運配送體系,在城市周邊佈局建設公共貨運場站,完善城市主要商業區、社區等末端配送節點設施,推動城市中心鐵路貨場轉型升級為城市配送中心,優化車輛便利化通行管控措施。加快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服務網絡,統籌交通、郵政、商務、供銷等農村物流資源,推廣“多站合一”的物流節點建設,積極推廣農村“貨運班線”等服務模式。

促進郵政快遞業健康發展。以郵區中心局為核心、郵政網點為支撐、村郵站為延伸,加快完善郵政普遍服務網絡。推動重要樞紐的郵政和快遞功能區建設,實施快遞“上車、上船、上飛機”工程,鼓勵利用鐵路快捷運力運送快件。推進快遞“向下、向西、向外”工程,推動快遞網絡下沉至鄉村,擴大服務網絡覆蓋範圍,基本實現鄉鄉設網點、村村通快遞。

推進專業物流發展。加強大件運輸管理,健全跨區域、跨部門聯合審批機制,推進網上審批、綜合協調和互聯互認。加快發展冷鏈運輸,完善全程溫控相關技術標準和服務規範。加強危險貨物全程監管,健全覆蓋多種運輸方式的法律體系和標準規範,創新跨區域聯網聯控技術手段和協調機制。

(四)增強國際化運輸服務能力。

完善國際運輸服務網絡。完善跨境運輸走廊,增加便利貨物和人員運輸協定過境站點和運輸線路。有效整合中歐班列資源,統一品牌,構建“點對點”整列直達、樞紐節點零散中轉的高效運輸組織體系。加強港航國際聯動,鼓勵企業建設海外物流中心,推進國際陸海聯運、國際甩挂運輸等發展。拓展國際航空運輸市場,建立海外運營基地和企業,提升境外落地服務水平。完善國際郵件處理中心佈局,支持建設一批國際快件轉運中心和海外倉,推進快遞業跨境發展。

提高國際運輸便利化水平。進一步完善雙多邊運輸國際合作機制,加快形成“一站式”口岸通關模式。推動國際運輸管理與服務信息系統建設,促進陸路口岸信息資源交互共享。依託區域性國際網絡平臺,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技術標準、數據交換、信息安全等方面的交流合作。積極參與國際和區域運輸規則制修訂,全面提升話語權與影響力。

鼓勵交通運輸走出去。推動企業全方位開展對外合作,通過投資、租賃、技術合作等方式參與海外交通基礎設施的規劃、設計、建設和運營。積極開展軌道交通一攬子合作,提升高鐵、城市軌道交通等重大裝備綜合競爭力,加快自主品牌汽車走向國際,推動各類型國産航空裝備出口,開拓港口機械、液化天然氣船等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國際市場。

(五)發展先進適用的技術裝備。

推進先進技術裝備自主化。提升高鐵、大功率電力機車、重載貨車、中低速磁懸浮軌道交通等裝備技術水平,著力研製和應用中國標準動車組譜係産品,研發市域(郊)鐵路列車,創新發展下一代高速列車,加快城市軌道交通裝備關鍵技術産業化。積極發展公路專用運輸車輛、大型廂式貨車和城市配送車輛,鼓勵發展大中型高檔客車,大力發展安全、實用、經濟型鄉村客車。發展多式聯運成套技術裝備,提高集裝箱、特種運輸等貨運裝備使用比重。繼續發展大型專業化運輸船舶。實施適航攻關工程,積極發展國産大飛機和通用航空器。

促進技術裝備標準化發展。加快推進鐵路多式聯運專用裝備和機具技術標準體系建設。積極推動載貨汽車標準化,加強車輛公告、生産、檢測、註冊登記、營運使用等環節的標準銜接。加快推進內河運輸船舶標準化,大力發展江海直達船舶。推廣應用集裝化和單元化裝載技術。建立共享服務平臺標準化網絡接口和單證自動轉換標準格式。

專欄8 提升綜合運輸服務行動計劃

(一)旅客聯程運輸專項行動。

建設公眾出行公共信息服務平臺,為旅客提供一站式綜合信息服務。推進跨運輸方式的客運聯程系統建設,實現不同運輸方式間有效銜接。鼓勵企業完善票務服務系統,提高聯程、往返和異地票務服務便捷性。

(二)多式聯運專項行動。

加快完善貨運樞紐多式聯運服務功能,支持運載單元、快速轉運設備、運輸工具、停靠與卸貨站點的標準化建設改造,加快多式聯運信息資源共享,鼓勵組織模式、管理模式和重大技術創新,培育一批具有跨運輸方式貨運組織能力並承擔全程責任的多式聯運經營企業。

(三)貨車標準化專項行動。

按照政策引導消化存量、強化標準嚴把增量的原則,引導發展符合國家標準要求、技術性能先進的車輛運輸車、液體危險貨物罐車、模塊化汽車列車等貨運車輛,強化對非法改裝、超限超載貨運車輛的治理,推動建立門類齊備、技術合理的貨運車型標準體系,推進標準化貨運車型廣泛應用。

(四)城鄉交通一體化專項行動。

選取100個左右縣級行政區組織開展城鄉交通一體化推進行動,完善農村客貨運服務網絡,支持農村客貨運場站網絡建設和改造,鼓勵創新農村客運和物流配送組織模式,推廣應用農村客運標準化車型,推進城鄉客運、城鄉配送協調發展。

(五)公交都市建設專項行動。

在地市級及以上城市全面推進公交都市建設,新能源公交車比例不低於35%,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上城市基本建成公交專用道網絡,整合城市公交運輸資源,發展新型服務模式,全面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務效率和品質。

五、提升交通發展智慧化水平
  (一)促進交通産業智慧化變革。

實施“互聯網+”便捷交通、高效物流行動計劃。將信息化智慧化發展貫穿于交通建設、運行、服務、監管等全鏈條各環節,推動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智慧控制等技術與交通運輸深度融合,實現基礎設施和載運工具數字化、網絡化,運營運行智慧化。利用信息平臺集聚要素,驅動生産組織和管理方式轉變,全面提升運輸效率和服務品質。

培育壯大智慧交通産業。以創新驅動發展為導向,針對發展短板,著眼市場需求,大力推動智慧交通等新興前沿領域創新和産業化。鼓勵交通運輸科技創新和新技術應用,加快建立技術、市場和資本共同推動的智慧交通産業發展模式。

(二)推動智慧化運輸服務升級。

推行信息服務“暢行中國”。推進交通空間移動互聯網化,建設形成旅客出行與公務商務、購物消費、休閒娛樂相互滲透的“交通移動空間”。支持互聯網企業與交通運輸企業、行業協會等整合完善各類交通信息平臺,提供綜合出行信息服務。完善危險路段與事故區域的實時狀態感知和信息告警推送服務。推進交通一卡通跨區(市)域、跨運輸方式互通。

發展“一站式”、“一單制”運輸組織。推動運營管理系統信息化改造,推進智慧協同調度。研究鐵路客票系統開放接入條件,與其他運輸方式形成面向全國的“一站式”票務系統,加快移動支付在交通運輸領域應用。推動使用貨運電子運單,建立包含基本信息的電子標簽,形成唯一賦碼與電子身份,推動全流程互認和可追溯,加快發展多式聯運“一單制”。

(三)優化交通運行和管理控制。

建立高效運轉的管理控制系統。建設綜合交通運輸運行協調與應急調度指揮中心,推進部門間、運輸方式間的交通管理聯網聯控在線協同和應急聯動。全面提升鐵路全路網列車調度指揮和運輸管理智慧化水平。開展新一代國家交通控制網、智慧公路建設試點,推動路網管理、車路協同和出行信息服務的智慧化。建設智慧港航和智慧海事,提高港口管理水平和服務效率,提升內河高等級航道運行狀態在線監測能力。發展新一代空管系統,加強航空公司運行控制體系建設。推廣應用城市軌道交通自主化全自動運行系統、基於無線通信的列車控制系統等,促進不同線路和設備之間相互聯通。優化城市交通需求管理,提升城市交通智慧化管理水平。

提升裝備和載運工具智慧化自動化水平。拓展鐵路計算機聯鎖、編組站系統自動化應用,推進全自動集裝箱碼頭系統建設,有序發展無人機自動物流配送。示範推廣車路協同技術,推廣應用智慧車載設備,推進全自動駕駛車輛研發,研究使用汽車電子標識。建設智慧路側設施,提供網絡接入、行駛引導和安全告警等服務。

(四)健全智慧決策支持與監管。

完善交通決策支持系統。增強交通規劃、投資、建設、價格等領域信息化綜合支撐能力,建設綜合交通運輸統計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充分利用政府和企業的數據信息資源,挖掘分析人口遷徙、公眾出行、樞紐客貨流、車輛船舶行駛等特徵和規律,加強對交通發展的決策支撐。

提高交通行政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動在線行政許可“一站式”服務,推進交通運輸許可證件(書)數字化,促進跨區域、跨部門行政許可信息和服務監督信息互通共享。加強全國治超聯網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加快推動交通運輸行政執法電子化,推進非現場執法系統試點建設,實現異地交換共享和聯防聯控。加強交通運輸信用信息、安全生産等信息系統與國家相關平臺的對接。

(五)加強交通發展智慧化建設。

打造泛在的交通運輸物聯網。推動運行監測設備與交通基礎設施同步建設。強化全面覆蓋交通網絡基礎設施風險狀況、運行狀態、移動裝置走行情況、運行組織調度信息的數據採集系統,形成動態感知、全面覆蓋、泛在互聯的交通運輸運行監控體系。

構建新一代交通信息基礎網絡。加快車聯網、船聯網等建設。在民航、高鐵等載運工具及重要交通線路、客運樞紐站點提供高速無線接入互聯網公共服務。建設鐵路下一代移動通信系統,佈局基於下一代互聯網和專用短程通信的道路無線通信網。研究規劃分配智慧交通專用頻譜。

推進雲計算與大數據應用。增強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服務功能。強化交通運輸信息採集、挖掘和應用,促進交通各領域數據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和跨部門共享共用。推動交通旅遊服務等大數據應用示範。鼓勵開展交通大數據産業化應用,推進交通運輸電子政務雲平臺建設。

保障交通網絡信息安全。構建行業網絡安全信任體系,基本實現重要信息系統和關鍵基礎設施的安全可控,提升抗毀性和容災恢復能力。加強大數據環境下防攻擊、防洩露、防竊取的網絡安全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建設。加強交通運輸數據保護,防止侵犯個人隱私和濫用用戶信息等行為。

專欄9 交通運輸智慧化發展重點工程

(一)高速鐵路、民用航空器接入互聯網工程。

選取示範高速鐵路線路,提供基於車廂內公眾移動通信和無線網的高速寬帶互聯網接入服務。選取示範國內民用航空器,提供空中接入互聯網服務。

(二)交通運輸數據資源共享開放工程。

建設綜合交通運輸大數據中心,形成數據開放共享平臺。增強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服務功能,著力推動跨運輸方式、跨部門、跨區域、跨國界交通物流信息開放與共享。

(三)綜合交通樞紐協同運行與服務示範工程。

在京津冀、長江經濟帶開展綜合交通樞紐協同運行與服務示範,建設信息共享與服務平臺、應急聯動和協調指揮調度決策支持平臺,實現城市公交與對外交通之間動態組織、靈活調度。

(四)新一代國家交通控制網示範工程。

選取公路路段和中心城市,在公交智慧控制、營運車輛智慧協同、安全輔助駕駛等領域開展示範工程,應用高精度定位、先進傳感、移動互聯、智慧控制等技術,提升交通調度指揮、運輸組織、運營管理、安全應急、車路協同等領域智慧化水平。

(五)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應用拓展工程。

提高全國高速公路ETC車道覆蓋率。提高ETC系統安裝、繳費等便利性,著重提升在道路客運車輛、出租汽車等各類營運車輛上的使用率。研究推進標準廂式貨車不停車收費。提升客服網點和省級聯網結算中心服務水平,建設高效結算體系。實現ETC系統在公路沿線、城市公交、出租汽車、停車、道路客運等領域廣泛應用。

(六)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推廣工程。

加快推動北斗系統在通用航空、飛行運行監視、海上應急救援和機載導航等方面的應用。加強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授時等服務對車聯網、船聯網以及自動駕駛等的基礎支撐作用。鼓勵汽車廠商前裝北斗用戶端産品,推動北斗模塊成為車載導航設備和智慧手機的標準配置,拓寬在列車運行控制、港口運營、車輛監管、船舶監管等方面的應用。

六、促進交通運輸綠色發展
  (一)推動節能低碳發展。

優化交通運輸結構,鼓勵發展鐵路、水運和城市公共交通等運輸方式,優化發展航空、公路等運輸方式。科學劃設公交專用道,完善城市步行和自行車等慢行服務系統,積極探索合乘、拼車等共享交通發展。鼓勵淘汰老舊高能耗車船,提高運輸工具和港站等節能環保技術水平。加快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推進新能源運輸工具規模化應用。制定發佈交通運輸行業重點節能低碳技術和産品推廣目錄,健全監督考核機制。

(二)強化生態保護和污染防治。

將生態環保理念貫穿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運營和養護全過程。積極倡導生態選線、環保設計,利用生態工程技術減少交通對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天然集中分佈區等生態敏感區域的影響。嚴格落實生態保護和水土保持措施,鼓勵開展生態修復。嚴格大城市機動車尾氣排放限值標準,實施汽車檢測與維護制度,探索建立重點區域交通運輸溫室氣體與大氣污染物排放協同聯控機制。落實重點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區管理政策,加強近海以及長江、西江等水域船舶溢油風險防範和污染排放控制。有效防治公路、鐵路沿線噪聲、振動,減緩大型機場噪聲影響。

(三)推進資源集約節約利用。

統籌規劃佈局線路和樞紐設施,集約利用土地、線位、橋位、岸線等資源,採取有效措施減少耕地和基本農田佔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在工程建設中,鼓勵標準化設計及工廠預製,綜合利用廢舊路面、疏浚土、鋼軌、輪胎和瀝青等材料以及無害化處理後的工業廢料、建築垃圾,循環利用交通生産生活污水,鼓勵企業加入區域資源再生綜合交易系統。

專欄10 交通運輸綠色化發展重點工程

(一)交通節能減排工程。

支持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樁、加氣站,以及長江幹線、西江幹線、京杭運河沿岸加氣站等配套設施規劃與建設。推進原油、成品油碼頭油氣回收治理,推進靠港船舶使用岸電。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區域,開展船舶污染物排放治理,到2020年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顆粒物年排放總量在2015年基礎上分別下降65%20%30%

(二)交通裝備綠色化工程。

加快推進天然氣等清潔運輸裝備、裝卸設施以及純電動、混合動力汽車應用,鼓勵鐵路推廣使用交—直—交電力機車,逐步淘汰柴油發電車。加速淘汰一批長江等內河老舊客運、危險品運輸船舶。

(三)交通資源節約工程。

提高土地和岸線利用效率,提升單位長度碼頭岸線設計通過能力。積極推廣公路服務區和港口水資源綜合循環利用。建設一批資源循環利用試點工程。

(四)交通生態環保工程。

建設一批港口、裝卸站、船舶修造廠和船舶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化學品洗艙水和垃圾等污染物的接收設施,並與城市公共轉運處置設施銜接。在樞紐、高速公路服務區建設一批污水治理和循環利用設施。

七、加強安全應急保障體系建設
  (一)加強安全生産管理。

強化交通運輸企業安全管理主體責任,推動企業依法依規設置安全生産管理機構,健全安全生産管理制度,加強安全生産標準化建設和風險管理。實施從業人員安全素質提升工程,加強安全生産培訓教育。重點圍繞基礎設施、裝備設施、運輸工具、生産作業等方面安全操作與管理,打造全壽命週期品質工程。強化對安全生産法律法規和安全常識的公益宣傳引導,廣泛傳播交通安全價值觀與理念。

(二)加快監管體系建設。

構建安全生産隱患排查治理和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加強重大風險源動態全過程控制,健全交通安全事故調查協調機制。完善集監測、監控和管理于一體的鐵路網絡智慧安全監管平臺和信息傳輸系統。完善國家公路網運行監測體系,實時監測東中部全部路段和西部重點路段的高速公路運行情況,全面實現重點營運車輛聯網聯控。完善近海和內河水上交通安全監管系統佈局,加強遠海動態巡航執法能力建設,加強“四類重點船舶”運行監測。提升民航飛機在線定位跟蹤能力,建立通用航空聯合監管機制,實現全過程、可追溯監管。加快城市公交安全管理體系建設,加強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監管和物流運行監測。實施郵政寄遞渠道安全監管“綠盾”工程,實現貨物來源可追溯、運輸可追蹤、責任可倒查。加快實現危險貨物運輸全鏈條協同監管,強化應對危險化學品運輸中泄漏的應急處理能力,防範次生突發環境事件。

(三)推進應急體系建設。

加強交通運輸部門與公安、安全監管、氣象、海洋、國土資源、水利等部門的信息共享和協調聯動,完善突發事件應急救援指揮系統。完善全國交通運輸運行監測與應急指揮系統,加快建設省級和中心城市運行監測與應急指揮系統。加快建設鐵路、公路和民航應急救援體系。完善沿海、長江幹線救助打撈飛行基地和船舶基地佈局,加強我國管轄海域應急搜救能力和航海保障建設。提升深海遠洋搜尋和打撈能力,加強海外撤僑等國際應急救援合作。

專欄11 交通運輸安全應急保障重點工程

(一)深海遠海監管搜救工程。

研究啟動星基船舶自動識別系統,配置中遠程監管救助載人機和無人機,提升大型監管救助船舶遠海搜救適航性能,推動深海遠海分佈式探測作業裝備研發與應用。提升南海、東海等重點海域監管搜救能力。

(二)長江幹線交通安全工程。

  完善長江幹線船舶交通管理系統、船舶自動識別系統和視頻監控系統,強化長江海事巡航救助一體化船舶、公安巡邏船和消防船舶配置,建設大型起重船及輔助裝備、庫區深潛器等成套打撈系統。加強長江幹線船舶溢油應急設備庫建設。

(三)鐵路安保工程。

加快建設國家鐵路應急救援基地,加強高鐵運行、監控、防災預警等安全保障系統建設;加大道口平交改立交及柵欄封閉等安全防護設施建設力度。

(四)公路安全應急工程。

繼續實施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持續開展農村公路隱患治理,加強農村公路隧道隱患整治,繼續開展農村公路危橋改造。不斷完善道路交通應急體系,提高應急保障能力。

(五)航空安全工程。

建設民航安保體系,提高民航空防安全保障和反恐怖防範能力。加強適航審定能力建設,建設全國民航安全保衛信息綜合應用平臺。依託航空運輸等企業加快構建民航應急運輸和搜救力量。

(六)郵政寄遞渠道安全監管“綠盾”工程。

建設行政執法、運行監測、安全預警、應急指揮、決策支持、公共服務等六類信息系統,完善國家郵政安全監控中心,建設省級和重點城市郵政安全監控中心。

八、拓展交通運輸新領域新業態
  (一)積極引導交通運輸新消費。

促進通用航空與旅遊、文娛等相關産業聯動發展,擴大通用航空消費群體,強化與互聯網、創意經濟融合,拓展通用航空新業態。有序推進郵輪碼頭建設,拓展國際國內郵輪航線,發展近海內河遊艇業務,促進郵輪遊艇産業發展。大力發展自駕車、房車營地,配套建設生活服務功能區。鼓勵企業發展城市定制公交、農村定制班車、網絡預約出租汽車、汽車租賃等新型服務,穩妥推進眾包服務,鼓勵單位、個人停車位等資源錯時共享使用。

(二)培育壯大交通運輸新動能。

以高速鐵路通道為依託,以高鐵站區綜合開發為載體,培育壯大高鐵經濟,引領支撐沿線城鎮、産業、人口等合理佈局,密切區域合作,優化資源配置,加速産業梯度轉移和經濟轉型升級。基本建成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加快建設天津北方、大連東北亞、廈門東南國際航運中心,提升臨港産業發展水平,延伸和拓展産業鏈。建設北京新機場、鄭州航空港等臨空經濟區,聚集航空物流、快件快遞、跨境電商、商務會展、科技創新、綜合保障等産業,形成臨空經濟新興增長極。

(三)打造交通物流融合新模式。

打通銜接一體的全鏈條交通物流體系,以互聯網為紐帶,構築資源共享的交通物流平臺,創新發展模式,實現資源高效利用,推動交通與物流一體化、集裝化、網絡化、社會化、智慧化發展。推進“平臺+”物流交易、供應鏈、跨境電商等合作模式,鼓勵“互聯網+城鄉配送”、“物聯網+供應鏈管理”等業態模式的創新發展。推進公路港等樞紐新業態發展,積極發展無車承運人等互聯網平臺型企業,整合公路貨運資源,鼓勵企業開發“卡車航班”等運輸服務産品。

(四)推進交通空間綜合開發利用。

依據城市總體規劃和交通專項規劃,鼓勵交通基礎設施與地上、地下、周邊空間綜合利用,融合交通與商業、商務、會展、休閒等功能。打造依託綜合交通樞紐的城市綜合體和産業綜合區,推動高鐵、地鐵等軌道交通站場、停車設施與周邊空間的聯動開發。重點推進地下空間分層開發,拓展地下縱深空間,統籌城市軌道交通、地下道路等交通設施與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的規劃佈局,研究大城市地下快速路建設。

專欄12 交通運輸新領域建設重點工程

(一)通用航空工程。

積極發展通用航空短途運輸,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發展公務航空。在適宜地區開展空中游覽活動,發展飛行培訓,提高飛行駕駛執照持有比例。利用會展、飛行賽事、航空文化交流等活動,支持通用航空俱樂部、通用航空愛好者協會等社團發展。規劃建設一批航空飛行營地,完善航空運動配套服務,開展航空體育與體驗飛行。

(二)國家公路港網絡建設工程。

以國際性、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為重點,建設與鐵路貨運站、港口、機場等有機銜接的綜合型公路港;以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為重點,建設與主幹運輸通道快速連通的基地型公路港;以國家高速公路沿線城市為重點,形成一批與綜合型和基地型公路港有效銜接、分佈廣泛的驛站型公路港。

(三)郵輪遊艇服務工程。

有序推進天津、大連、秦皇島、青島、上海、廈門、廣州、深圳、北海、三亞、重慶、武漢等郵輪碼頭建設,在沿海沿江沿湖等地區發展公共旅遊和私人遊艇業務,完善運動船艇配套服務。

(四)汽車營地建設工程。

依託重點生態旅遊目的地、精品生態旅遊線路和國家旅遊風景道,規劃建設一批服務自駕車、房車等停靠式和綜合型汽車營地,利用環保節能材料和技術配套建設生活服務等功能區。

(五)城市交通空間開發利用工程。

重點在國際性、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以高速鐵路客運站、城際鐵路客運站、機場為主體,建設一批集交通、商業、商務、會展、文化、休閒于一體的開放式城市功能區。鼓勵建設停車樓、地下停車場、機械式立體停車庫等集約化停車設施,並按照一定比例配建充電設施。

(六)步道自行車路網建設工程。

規劃建設城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體系,逐步打造國家步道系統和自行車路網,重點建設一批山地戶外營地、徒步騎行服務站。

  九、全面深化交通運輸改革

(一)深化交通管理體制改革。

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最大程度取消和下放審批事項,加強規劃引導,推動交通項目多評合一、統一評審,簡化審批流程,縮短審批時間;研究探索交通運輸監管政策和管理方式,加強誠信體系建設,完善信用考核標準,強化考核評價監督。完善“大交通”管理體制,推進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建設正規化、專業化、規範化、標準化的執法隊伍。完善收費公路政策,逐步建立高速公路與普通公路統籌發展機制。全面推進空域管理體制改革,紮實推進空域規劃、精細化改革試點和“低慢小”飛行管理改革、航線審批改革等重點工作,加快開放低空空域。加快油氣管網運營體制改革,推動油氣企業管網業務獨立,組建國有資本控股、投資主體多元的油氣管道公司和全國油氣運輸調度中心,實現網運分離。

(二)推進交通市場化改革。

加快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交通運輸市場,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加快開放民航、鐵路等行業的競爭性業務,健全準入與退出機制,促進運輸資源跨方式、跨區域優化配置。健全交通運輸價格機制,適時放開競爭性領域價格,逐步擴大由市場定價的範圍。深化鐵路企業和客貨運輸改革,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加快鐵路市場化運行機制建設。有序推進公路養護市場化進程。加快民航運輸市場化進程,有序發展專業化貨運公司。積極穩妥深化出租汽車行業改革,完善經營權管理制度。

(三)加快交通投融資改革。

建立健全中央與地方投資聯動機制,優化政府投資安排方式。在試點示範的基礎上,加快推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推廣應用,鼓勵通過特許經營、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參與交通項目建設、運營和維護。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加大政策性、開發性等金融機構信貸資金支持力度,擴大直接融資規模,支持保險資金通過債權、股權等多種方式參與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利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等平臺,推動互聯互通交通項目建設。

十、強化政策支持保障

(一)加強規劃組織實施。

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措施,做好交通軍民融合工作,為本規劃實施創造有利條件;做好本規劃與國土空間開發、重大産業佈局、生態環境建設、信息通信發展等規劃的銜接,以及鐵路、公路、水運、民航、油氣管網、郵政等專項規劃對本規劃的銜接落實;加強部際合作和溝通配合,協調推進重大項目、重大工程,加強國防交通規劃建設;加強規劃實施事中事後監管和動態監測分析,適時開展中期評估、環境影響跟蹤評估和建設項目後評估,根據規劃落實情況及時動態調整。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緊密結合發展實際,細化落實本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各地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要做好對本規劃的銜接落實。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健全公益性交通設施與運輸服務政策支持體系,加強土地、投資、補貼等組合政策支撐保障。切實保障交通建設用地,在用地計劃、供地方式等方面給予一定政策傾斜。加大中央投資對鐵路、水運等綠色集約運輸方式的支持力度。充分發揮各方積極性,用好用足鐵路土地綜合開發、鐵路發展基金等既有支持政策,儘快形成鐵路公益性運輸財政補貼的制度性安排,積極改善鐵路企業債務結構。統籌各類交通建設資金,重點支持交通扶貧脫貧攻堅。充分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採用中央與地方共建等方式推動綜合交通樞紐一體化建設。

(三)完善法規標準體系。

研究修訂鐵路法、公路法、港口法、民用航空法、收費公路管理條例、道路運輸條例等,推動制定快遞條例,研究制定鐵路運輸條例等法規。加快制定完善先進適用的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聯程聯運、綜合性交通樞紐、交通信息化智慧化等技術標準,強化各類標準銜接,加強標準、計量、質量監督,構建綜合交通運輸標準體系和統計體系。完善城市軌道交通裝備標準規範體系,開展城市軌道交通裝備認證。依託境外交通投資項目,帶動裝備、技術和服務等標準走出去。

(四)強化交通科技創新。

發揮重點科研平臺、産學研聯合創新平臺作用,加大基礎性、戰略性、前沿性技術攻關力度,力爭在特殊重大工程建設、交通通道能力和工程品質提升、安全風險防控與應急技術裝備、綜合運輸智慧管控和協同運行、交通大氣污染防控等重大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發揮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鼓勵企業以滿足市場需求為導向開展技術、服務、組織和模式等各類創新,提高科技含量和技術水平,不斷向産業鏈和價值鏈高端延伸。

(五)培育多元人才隊伍。

加快綜合交通運輸人才隊伍建設,培養急需的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加強重點領域科技領軍人才和優秀青年人才培養。加強人才使用與激勵機制建設,提升行業教育培訓的基礎條件和軟硬體環境。做好國外智力引進和國際組織人才培養推送工作,促進人才國際交流與合作。


附件:1.重點任務分工方案

   2.綜合運輸大通道和綜合交通樞紐示意圖

   3.“十三五”鐵路規劃建設示意圖

   4.“十三五”國家高速公路規劃建設示意圖

   5.“十三五”民用運輸機場規劃建設示意圖

   6.“十三五”內河高等級航道規劃建設示意圖

   7.“十三五”原油、成品油、天然氣管道規劃建設示意圖


附件1

重 點 任 務 分 工 方 案


序號

任     務

責 任 單 位

1

建設多向連通的綜合運輸通道。

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牽頭,國家鐵路局、中國民航局、中國鐵路總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

構建高品質的快速交通網。推進高速鐵路建設,完善高速公路網絡,完善運輸機場功能佈局。

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國家鐵路局、中國民航局、中國鐵路總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

強化高效率的普通幹線網。完善普速鐵路網,推進普通國道提質改造,完善水路運輸網絡,強化油氣管網互聯互通。

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國家能源局、國家鐵路局、中國民航局、中國鐵路總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4

拓展廣覆蓋的基礎服務網。合理引導普通省道發展,全面加快農村公路建設,積極推進支線鐵路建設,加強內河支線航道建設,加快推進通用機場建設,完善港口集疏運網絡。

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國家鐵路局、中國民航局、中國鐵路總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5

打造“一帶一路”互聯互通開放通道。著力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國際運輸走廊,加快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通道建設,加強“一帶一路”通道與港澳臺地區的交通銜接。

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交通運輸部、外交部、商務部、國家鐵路局、中國民航局、中國鐵路總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6

構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一體化網絡。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完善綜合交通網絡。

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交通運輸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鐵路局、中國民航局、中國鐵路總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7

建設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走廊。打造長江黃金水道,構建立體交通走廊。

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交通運輸部、水利部、環境保護部、國家鐵路局、中國民航局、中國鐵路總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8

發揮交通扶貧脫貧攻堅基礎支撐作用。強化貧困地區骨幹通道建設,夯實貧困地區交通基礎。

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國務院扶貧辦、國家鐵路局、中國民航局、中國鐵路總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9

發展引領新型城鎮化的城際城市交通。推進城際交通發展,加強城市交通建設。

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牽頭,國家鐵路局、中國民航局、中國鐵路總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0

優化綜合交通樞紐佈局。完善綜合交通樞紐空間佈局,提升綜合客運樞紐站場一體化服務水平,促進貨運樞紐站場集約化發展,促進樞紐站場之間有效銜接。

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鐵路局、中國民航局、國家郵政局、中國鐵路總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1

提升客運服務安全便捷水平。推進旅客聯程運輸發展,完善區際城際客運服務,發展多層次城市客運服務,推進城鄉客運服務一體化。

交通運輸部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鐵路局、中國民航局、中國鐵路總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2

促進貨運服務集約高效發展。推進貨物多式聯運發展,統籌城鄉配送協調發展,促進郵政快遞業健康發展,推進專業物流發展。

交通運輸部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質檢總局、國家鐵路局、中國民航局、國家郵政局、中國鐵路總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3

增強國際化運輸服務能力。完善國際運輸服務網絡,提高國際運輸便利化水平,鼓勵交通運輸走出去。

交通運輸部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國家鐵路局、中國民航局、國家郵政局、中國鐵路總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4

發展先進適用的技術裝備。推進先進技術裝備自主化,促進技術裝備標準化發展。

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科技部、公安部、質檢總局、國家鐵路局、中國民航局、國家郵政局、中國鐵路總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5

促進交通産業智慧化變革。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培育壯大智慧交通産業。

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牽頭,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國家鐵路局、中國民航局、中國鐵路總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6

推動智慧化運輸服務升級。推行信息服務“暢行中國”,發展“一站式”、“一單制”運輸組織。

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鐵路局、中國民航局、中國鐵路總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7

優化交通運行和管理控制。建立高效運轉的管理控制系統,提升裝備和載運工具智慧化自動化水平。

交通運輸部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鐵路局、中國民航局、中國鐵路總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8

健全智慧決策支持與監管。完善交通決策支持系統,提高交通行政管理信息化水平。

交通運輸部牽頭,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鐵路局、中國民航局、中國鐵路總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9

加強交通發展智慧化建設。打造泛在的交通運輸物聯網,構建新一代交通信息基礎網絡,推進雲計算與大數據應用,保障交通網絡信息安全。

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牽頭,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國防科工局、國家鐵路局、中國民航局、中國鐵路總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0

推動節能低碳發展。優化運輸結構,推廣應用節能低碳技術和産品。

交通運輸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部、國家能源局、國家鐵路局、中國民航局、中國鐵路總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1

強化生態保護和污染防治。加強全過程全週期生態保護,強化大氣、水、噪聲污染防治。

交通運輸部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部、國家鐵路局、中國民航局、中國鐵路總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2

推進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提高交通資源利用效率,加強資源綜合循環利用。

交通運輸部牽頭,工業和信息化部、環境保護部、國家鐵路局、中國民航局、中國鐵路總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3

加強交通運輸安全生産管理。

交通運輸部牽頭,公安部、安全監管總局、國家鐵路局、中國民航局、中國鐵路總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4

加快交通安全監管體系建設。

交通運輸部牽頭,公安部、安全監管總局、國家鐵路局、中國民航局、國家郵政局、中國鐵路總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5

推進交通運輸應急體系建設。

交通運輸部牽頭,公安部、安全監管總局、國家鐵路局、中國民航局、中國鐵路總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6

積極引導交通運輸新消費。

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牽頭,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旅遊局、中國民航局、國家郵政局、中國鐵路總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7

培育壯大交通運輸新動能。

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牽頭,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旅遊局、體育總局、中國鐵路總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8

打造交通物流融合新模式。

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牽頭,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海關總署、中國鐵路總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9

推進交通空間綜合開發利用。

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牽頭,國土資源部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0

深化交通管理體制改革。

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牽頭,工商總局、國家鐵路局、中國民航局、中國鐵路總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1

推進交通市場化改革。

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牽頭,工商總局、國家鐵路局、中國民航局、中國鐵路總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2

加快交通投融資改革。

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交通運輸部牽頭,國土資源部、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國家鐵路局、中國民航局、中國鐵路總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3

完善法規體系。

交通運輸部牽頭,國務院法制辦、國家鐵路局、中國民航局、國家郵政局、國家交通戰備辦公室、中國鐵路總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4

強化標準支撐。

質檢總局、交通運輸部牽頭,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鐵路局、中國民航局、國家郵政局、中國鐵路總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