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建科研信用“黑名單” 國務院出組合拳嚴堵財政科技資金漏洞
新華社北京1月22日電(新華社記者韓潔)一邊是數額巨大的科研投入和數不勝數的科研項目,一邊是不盡如人意的學術和技術創新成果。一直以來,如何提高科技資金的使用效率,事關國家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
2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我國將改革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辦法,通過建立財政投入與社會資金搭配機制、建立科研信用“黑名單”制度、完善科研人員收入分配政策等組合拳,發揮好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支撐作用,提高財政科技資金配置效率。
“這一改革既是實施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部署,也是當前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的重要舉措。”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白景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
財政部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逐步建立了財政科技資金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全國財政科技支出從2006年的1688.5億元提高到2012年的約5600.1億元,年均增長22.73%,7年累計2.42萬億元,佔同期全國財政支出的4.37%。
然而,逐年加大的財政科技投入,並沒有帶來科研創新成果的巨大提升。中國科學家常年無緣諾貝爾獎,暴露出我國基礎研究的短板。
全國人大一份調研報告顯示,我國全社會基礎研究經費佔科研總經費的比重只有5%,與美國、韓國、俄羅斯等國家超過18%的佔比相差甚遠。2011年我國高校的基礎研究經費僅佔高校可研經費約三分之一,應用研究則佔54%。
對此,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了“把政府引導支持和企業主體作用有效結合”的投入機制,明確財政資金積極支持基礎前沿、戰略高技術、社會公益和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對市場導向類項目則突出以企業為主體,自主決定研發方向、要素配置等。同時鼓勵企業聯合高校和科研院所,既搞基礎科研,又搞應用研究,促進科學與技術、科技與産業融合,推動成果産業化、市場化。
“這一部署有助於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解決政府在支持企業科技創新方面的越位和缺位問題。”白景明説,政府科研資金投入效率不高,一個重要原因是和市場結合不好。企業最知道市場需要什麼樣的科研成果,建立財政投入與社會資金搭配機制,有助於更好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撬動作用。
在理順政府與市場關係的基礎上,國務院會議還強調要簡政放權,簡化審批流程。建立公開透明的申報、立項、評審和批准制度,健全績效評估、動態調整和終止機制。
白景明説,此舉旨在改變過去財政科研資金的粗放式管理模式,確保財政科技資金真正發揮效益。
當前,我國財政科研項目經費管理仍存在不少制度漏洞,國家審計報告也披露了不少違規違紀問題。科研經費“擴大用途”“擠佔挪用”“虛假報銷”等現象在一些單位司空見慣,有的單位甚至“吃喝拉撒睡,都能靠經費。”
除了資金管理存在漏洞,很多重大科研項目多頭申報,也造成財政科研資金的重復和浪費現象。“一個玉米項目,涉及科技機構就多達300多家!”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烏日圖曾直言當前科技資源配置效率不高,多部門都有科技管理職能,縱橫交錯,重復交叉。
針對這些問題,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也祭出重拳——要強化資金監管,建立科研信用“黑名單”制度,杜絕一題多報、重復資助等現象,消除行政化定項目、分資金的弊端,把資金用到刀刃上。
要提高國家創新能力,還必須調動科研人員積極性,挖掘科研人才的創造潛能。當前我國科研資金在分配中對科研人員的智力創造重視不夠,導致科研人員工資水平不高,也變相導致部分科研經費使用不當問題。
對此,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完善科研人員收入分配政策,健全與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緊密聯絡的分配激勵機制。同時,推進科技評價和獎勵制度改革,落實激勵科技創新的稅收政策。
“提高科技創新能力,要舍得在人才上加大投入。”白景明説,完善科研人員收入分配的激勵機制是此次改革財政科研資金管理方法的一大創新,既強調調動科研人員的研發積極性,也注重增強研發人員的責任和道德意識,並通過落實好外部稅收激勵政策,真正實現“讓創造性智力活動得到應有的回報,讓科技創新的核心要素真正活起來。”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