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 星期五
 
王守偉:動員全社會消費者共同參與到食品安全監管中來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3-07 11:55 來源: 中國政府網
【字體: 打印本頁

    2014年3月6日,民政部社會救助司副司長劉喜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所長鄭東亮,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院長王守偉,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曾天山,清華大學恒隆房地産研究中心主任劉洪玉作客中國政府網,座談、討論《政府工作報告》。

王守偉:《政府工作報告》食品安全方面2013年的工作,有一段話,我先説這段話的意思,重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機構就是組建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把除農業部以外所有的原食品監管機構整合在一起,這個舉措是非常好的,過去一直在談九龍治水,涉及的部門很多,新一屆政府組成後馬上組建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機構,就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為什麼講非常好呢?因為我們過去的監管體系還保留著計劃經濟時代的特色,現在我們已經進入市場經濟時代,政府的管理體系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調整,是一個極大的進步。過去,我們的食品安全的管理經過了幾個階段的變化,食品藥品局組建之前我們當時分了四段,農業、質檢、工商和食藥,我們當時提的叫分管監管為主、品種監管為輔,因為分段監管造成了管理的空白,出現有問題誰也不管的現象。現在組建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總局,有效地整合了國家的食品安全監管機構,而且劃分的非常清楚,農産品全部都歸農業部門管,從農産品的流通,食品的加工,市場流通,一直到餐桌,全部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管,有效地提升了管理效能。

農産品歸到農業部門,一進入市場全部都歸食藥局,這樣非常好管理,過去農業管農産品、質檢管生産、工商管流通,食藥管餐飲。2013年最大的成績就是成立了國家食品藥品管理局,是最大的整合。所以2013年應該説成績很大,2013年還完成了嬰幼兒奶粉的生産許可審查細則的修訂,這塊總局做了不少工作,而且總局成立後馬上開展全國的食品監督專項抽查,第四季度監督抽查已經完成,是全國範圍的。這是對前面2013年的工作的一點看法。

雖然這次《政府工作報告》在2014年的工作中關於食品安全也是一段話,但是這段話具有深刻的內涵,這句話是從建立生産加工到流通消費全過程的監管機制,社會共治制度和可追溯體系。嚴守法規和標準,用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等等確保舌尖上的安全。看了這段話以後我總結了一句話叫全面、準確、層次清晰、系統性強。不要小看這段話,這段話包含了很多。就説社會共治制度,這個過去是沒有提的,為什麼叫社會共治制度,我覺得和後面“最嚴格的監管”是要銜接起來的。

我先説健全從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層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制,應該説從2013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這個體系逐步在全國開始建立了。後面説嚴守法規和標準,“嚴守”這兩個字我覺得用的非常準備,我們法規和標準非常多,但是我們執行的不好。

我認為社會共治制度和最嚴格的監管要結合起來看,因為再嚴格的監管體系也會有盲區和死角,而動員全社會的消費者共同參與到食品安全的監管中來,就會有效去除盲區和死角。

我覺得任何問題,包括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都要從歷史的發展歷程上來看,從西方發達國家的食品安全發展歷史,你能找到很多目前我們國家食品安全問題的影子,我們研究過,用目前我國人均GDP的水平和美國同時期的水平相比,食品安全的表現特徵和問題非常的相似。監管制度也是這樣的,我個人總結了一句話,監管體系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監管制度是逐漸進步的,不是一次就完成的。目前國際上監管體系應該説主要分兩大類,一類是叫集中監管,集中監管的代表就是德國和歐盟。還有一個分散監管,而分散監管又分成兩個,一個叫集中型分散,美國、加拿大、法國,美國最典型。還有一個下放型分散就是澳大利亞,所以監管體系國際上是沒有統一的標準,只要符合發展和實際需要我認為就是最好的。

持人:什麼叫社會共治?

王守偉:我個人理解就是全民參與吧,我們老百姓、消費者都有這種觀念的時候,用食品安全生産人人有責的思想來建立社會共治的制度。為什麼這麼講?因為再嚴格的監管體系,我們説歐洲的監管體系可以吧,同樣出現了馬肉事件,你再好的監管體系都是有漏洞的,有效的補充就是發動我們的消費者共同關注和參與到我們的食品安全監管過程當中。

主持人:這個會有什麼具體的機制嗎?比如説消費者舉報。

王守偉:現在要建設這種制度,這種制度的建設提出了新的問題,現在我們已經把基層,前面説從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層的食品安全監督體制建立起來了,如果把消費者的這種積極性調動起來,我們用社會共治的機制,人人關注食品安全,人人對違法行為喊打,對我們的監管制度應該是相互呼應的,而且是非常好的一種制度。

主持人:這次是從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層,以前在基層當中存在什麼問題,這次提出來有什麼意義呢?

王守偉:我們過去的管理體系是省、市、區,或者是到縣,縣以下基本上很少涉及食品安全管理的機構,這次我們把基層部門下至到鄉、街道,這樣建立起食品安全的整個監管機構。

主持人:以前基層的管理是比較缺乏的?

王守偉:比較缺乏的,以北京為例,街道是不設食品安全監管機構的。

最嚴厲的處罰和最嚴厲的問責,《2014年食品生産安全監管工作要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印發的,説明,第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我們是有計劃的,把全年的食品安全的監督管理的重點全部在網上公佈,讓所有的消費者都能夠看到,我們重點工作在那裏,我們要幹什麼,你比如説我們的重點領域是什麼,比如肉類企業我們做哪些監管,肉類企業要加強監督抽查的力度,還要修改生産許可審查細則。另外在監管上重點地區、重點領域都寫得非常清楚,我們還有一個監管模式的創新,就創新監管模式提升監管效率,比如説嚴格執行食品安全生産許可制度,這些文裏説的非常清楚的,著力加強食品企業日常監督抽查,加強食品專項抽查工作,加強食品小作坊的監督工作,怎麼樣加強對小作坊的監管,這是這次專門提出來要做的。我覺得這個監管工作要點的發佈是非常好的,是政府管理工作的一個創新。

主持人:有幾個老百姓比較關心的問題:他們希望政府在加強監管的同時,還可以加強一些食品藥品安全的宣傳,就普及一些知識,告訴大家哪些添加劑是有害的,哪些是無害的,這方面我們做了哪些工作,今後有什麼安排?

王守偉:我曾説過多次,實際上許多搞食品和食品安全的人也一直呼籲,加強我們國家食品安全的科普教育,教育消費者怎麼準確的把握什麼是食品安全的問題,什麼是非食品安全問題,讓消費者有一種科學消費的理念,或者是科學的消費習慣。國外有很多國家有很好的做法,而且他們從小學開始就開展食品安全的教育工作,我們呼籲了很長時間,要加強食品安全的科普工作。

您剛才説添加劑是大家都非常關注的問題,實際上添加劑並不可怕,所有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都是安全的,這是科普教育,讓我們的消費者了解食品科學,用科學的觀點來看待相關問題。

主持人:能不能這麼説,目前國産嬰兒奶粉是可以放心購買的?

王守偉:我覺得是可以的。

主持人:地溝油的現象?

王守偉:我覺得中國沒有像一些媒體所宣傳的那麼嚴重,當然也有個別不法商人在做這個東西,通過前兩年的打擊、專項整治,應該説地溝油的問題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地溝油全世界都一樣,還沒有準確的檢測方法判定什麼是地溝油。

主持人:那怎麼打擊呢?

王守偉:還是要靠過程監管,而不是僅靠一個檢測方法,所以我們説“安全的食品是生産出來的,而不是檢測出來的”,我整個生産過程嚴格監管了,地溝油的流向、不安全食品的流向,也要嚴格的監管,這是監管的問題,所以加強監管以後,地溝油的問題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我們國家為什麼現在監管有問題,我們的違法成本太低,而且違法的執法力度不強,為什麼要用最嚴厲的處罰,這個是對加工者、生産企業説的,最嚴肅的問責是對官員説的,這是有層次的,剛才為什麼説層次清晰、系統性強,食品安全不是單一環節的問題,而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所以説監管、處罰和問責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不能分開説。

今天中午我看到一個報紙,只説用最嚴厲的處罰來解決食品安全問題,這是不對的,這是錯誤的觀念,總理的報告説的三個最嚴,這是一個系統工程。中國的處罰為什麼這樣,地方保護很重,不能回避這個問題。剛才説為什麼建立這個體系,系統性強跟前面的體系是有關係的,前面的體系建起來到基層、鄉鎮才有屬地化的管理。不光是懲罰他、處罰他,這方面的不良犯罪記錄引入其他經營領域,因為你的食品安全不良記錄,相關的都不讓你做,加大這個處罰力度,我相信這些人的違法成本提高了以後,包括個人信用,貸款都聯動你還敢這麼做嗎。

主持人:您説檢測不出來大家都明白,大家都覺得檢測是最重要的,科技技術不能再發達一點嗎?

王守偉:安全的食品是生産出來的,而不是檢測出來的。最簡單的,老百姓家裏做飯,為什麼放心吃,你洗菜、買菜、做飯都是最放心的,整個過程放心。所以安全的食品絕對是生産出來的,不是檢測出來的。

這次新的《食品安全法》的修改也是值得大家期待的。

主持人:為什麼這麼説?

王守偉:確實值得期待,我們過去任何一個法律,坦率説是9個、10個部門管著食品安全,一個法律各部門都要拿自己的意見,寫到法律上。現在統歸食品藥品監督局來管,我們這次期待的《食品安全法》,是把消費者優先的理念落實到法中,而且還有一個預防為主的原則,防患于未然。

 

責任編輯: 肖磊濤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