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鄭東亮:提高勞動者報酬 重要的是健全工資正常增長機制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3-07 11:55 來源: 中國政府網
【字體: 打印本頁

2014年3月6日,民政部社會救助司副司長劉喜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所長鄭東亮,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院長王守偉,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曾天山,清華大學恒隆房地産研究中心主任劉洪玉作客中國政府網,座談、討論《政府工作報告》。

鄭東亮:去年新增就業創歷史新高,1310萬。為什麼?經濟增速不如原先,但是新增就業更多,可能大家有這個疑問。我們分析,一個因素是經濟體量更大了,同樣一個百分點GDP增長帶動更多的就業。我們做過測算,2003-2012年十年間平均一個百分點的GDP增長帶動100萬多一點新增就業,最近五年達到平均130萬,最高年份是160萬,這是一個因素。還有一個因素就是服務業,去年服務業第一次超過第二産業,服務業佔更大比重了,服務業相對來説吸納更多的就業,而且服務業吸納就業能力也是在不斷提高,2003-2007年這五年,服務業的一個點的GDP增長帶動60萬的就業,2008-2012年一個點的GDP增長帶動70萬的就業。第三是深入貫徹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的結果,包括大力度實施高校畢業生促進就業計劃。

主持人:今年呢?就業是民生之本,高校畢業生今年要達到727萬人,這個人數是不是歷史新高?

鄭東亮:對。現在大學生是佔大頭的。

主持人:大學生就業怎麼做呢?這跟教育是有點關係。十多年苦讀畢業之後都希望找到一個好工作。

鄭東亮:我覺得第一位開是開發就業崗位,因此這些年大學生增長多,要開發適合大學生就業的崗位,要通過轉方式調結構去實現。二是深入實施一系列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政策措施。包括政府購買基層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崗位,更多吸收高校畢業生就業。健全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的服務保障機制,提高公務員定向招錄和事業單位優先招聘比例。實行鼓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政策。進一步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把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納入就業見習、技能培訓等準備活動中。對有特殊困難的實行全程就業服務,《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實施不間斷的創業就業服務,我理解是要做好從學校到社會的銜接,未能就業的也要能納入各項就業準備活動中。三是大學生就業還有一個結構問題,現在學校的一些專業設置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是不對位的,要調整結構,也要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

主持人:報告中還提到統籌農村轉移勞動力的問題,這不是跟新型城鎮化道路是相通的,農民進城關鍵也是就業,怎麼能進的城、留得住,這塊咱們人社部有沒有解決城鎮化過程中轉移農村勞動力的措施?

鄭東亮:從就業方面看,我認為重要的一個是就業服務,一個是培訓。《政府工作報告》也強調要實施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當然進城以後社保也很重要,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

主持人:還有一個問題,報告當中還説勞動者生活更加體面,更加有尊嚴,是不是在薪酬方面有舉措,怎麼在提高勞動報酬和保持競爭力方面統一兼顧呢?

鄭東亮:我認為主要是在解釋更高質量的就業。更高質量就業我理解主要有幾個方面含義:第一是有充分的就業機會,這是量的問題,也是質的問題。第二是公平的就業環境。第三是勞動者更高的就業能力。高的就業能力就意味著高質量的就業崗位。第四更優化的就業結構,更加穩定的就業。第五是和諧的勞動關係,包括更好的報酬和工作更舒心。勞動者生活更加體面、更有尊嚴的含義是豐富的,不僅説報酬,也是説社會保障,還要包括更好的勞動保護、勞動條件。

至於説提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我認為重要的是要致力健全工資的正常增長機制,這也是《政府工作報告》所強調的。只有健全工資的正常增長機制,才能保證勞動者工資收入隨經濟發展而增長,隨勞動生産率提高而提高,也才能保證提高勞動者工資收入與保持企業競爭力相協調。

責任編輯: 肖磊濤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