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航: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還是取得了一些積極進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3-07 12:05 來源: 中國政府網
【字體: 打印本頁

2014年3月6日,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柴發合,國家發改委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祝寶良,水利部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楊得瑞,北京大學教授張遠航,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局局長、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所長梅旭榮作客中國政府網,座談、討論李克強總理做的《政府工作報告》。

張遠航:實際上針對區域大氣污染防治的科學研究已經有多年的工作了,在本世紀初就提出了目前大氣污染可能存在的特徵和發生重污染的隱憂。在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中就對中國未來可能面對的環境嚴峻形勢和需要解決的一些問題,包括環境質量改善的問題和支撐環境質量改善的科技發展重點問題給予了非常清醒地認識,而且也做了相關的一些規劃。科技部“973”基礎研究計劃、863高技術研究計劃和支撐計劃等、環保部業務主管部門在環境質量改善和污染防治方面的科技計劃如公益項目和污染防治規劃、基金委的各種基金項目和重大項目,都針對大氣污染防治的科研立項做了很多的部署。也就是説從基礎理論研究到污染防治技術研發、控制技術研發和産業化,以及區域聯防聯控的探索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環保部也針對大氣污染防治出臺了許多舉措,包括空氣質量標準、防治政策、重點區域防治規劃等等。

儘管面臨PM2.5重污染的嚴峻態勢,污染防治工作應該説還是取得了一些積極的進展,過去老標準的三項指標從它的監測數據來看都在快速的下降。相關的一些污染防治和污染控制技術研發也取得了非常大的進展,包括支持新標準實施的主要監測設備的研發,支持重大污染過程監測和診斷的一些關鍵監測技術和模型的研發,支撐重污染預警的空氣質量預報技術的研發,都做了很多工作,而且部分實現了産業化,支撐了新標準全面的實施。在污染控制方面,脫硫、脫硝、除塵的關鍵技術取得突破,特別是在脫硫技術上、國産技術已經全面支撐了脫硫工作,也做了很好的前瞻性技術儲備。在除塵技術方面,已研發出一些先進的除塵技術,特別是一些典型的示範工程方面,已經可以使得脫硫、脫硝、除塵的效率能夠滿足新標準,特別是特別排放限制的要求。科技部前幾天發佈了一個新聞稿,總結了在污染控制技術和防治技術方面的工作。從科技界的一些討論中可以判斷,現有的控制技術和防治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支撐當前“大氣十條”污染防治前半段時間內的實施,但是對於全面來支撐“大氣十條”的實施,還有一系列的問題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研發。同時,對於當前的污染防治的工作應該説以前也有一些典型的案例來支撐,包括對當前問題的認識和改善途徑的一些選擇,這些案例就是以前我們常説的北京奧運和上海世博、廣州亞運,這些技術和區域協調機制為保障賽期期間的空氣質量提供了的環境管理的一種模式,對當前的“大氣十條”的實施具有很強的借鑒作用。

但是要達到空氣質量的持續改善和全面完成“大氣十條”確定的目標,確實有難度。首先是我們現在對於PM2.5和灰霾問題的認識還不是那麼全面和深入,特別是在重污染環境過程中的一些二次污染的形成過程,究竟是什麼樣的機制能夠使得二次顆粒物在很短的時間裏從比較低的水平一下快速積累到非常高的水平。因為我們重污染過程二次污染佔了大部分,但是這樣的機制是什麼,現在還不能精準的知道。同時對氣象過程和污染累積的相互作用,對這樣一個機制有認識,但是缺乏一個量化的表徵。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對重污染過程的一個預報、預警,它的準確性就存在一個比較大的偏差,我們可以準確預報出發生重污染的趨勢。我們現在採用的一些預報技術應該跟國際上基本上是相當的,但化學機理模型是在國外污染水平比較低的情況下研發的,難以反映重污染過程的化學過程,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能夠預報它的趨勢,但是很難預報出來它究竟要達到重度污染過程,還是達到嚴重污染過程,這就需要進一步研究重污染過程的形成機制。所以在未來應對重污染過程,或者是霧霾的治理,在科技方面還是面臨很大的挑戰,包括對重污染機制的認識、預報能力的提高。還有我們現在的減排還是在一個排放標準相對比較高的情況下,針對污染物排放進行深度的治理和對於一些排放源的多污染物的協同控制等方面都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在科技部“藍天科技工程專項規劃”中,對滿足“十三、五”或者是之後的一些污染防治和控制技術的科技工作都做了一些部署,現在都在穩步的推進。

責任編輯: 林振芬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