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7日,住房城鄉建設部規劃司副司長馮忠華、工信部通信發展司副司長陳家春、國家發改委宏觀院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所長孫學工、國土資源部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地政中心主任唐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展規劃司城鎮化規劃處相偉作客中國政府網,座談、討論《政府工作報告》。 相偉:2013年,就我個人來看,它是中國城鎮化過程中一個重要而關鍵的年份。之所以這麼説,不僅是因為城鎮化繼續保持較高速度,同時也出現了很多積極變化,更重要的是一些標誌性事件。去年城鎮化率提高了1.16個百分點,城鎮人口增長了1900萬左右,積極變化是城鎮人口的增加是建立在一個高質量就業增加基礎之上的,去年城鎮就業增長了1310萬人,創歷史新高,換句話説,城鎮化的就業基礎更加堅實。更積極的是,城鎮化質量在提升,比如去年一些地方對農民工敞開了落戶通道,有一些地區農民工落戶的進程還在加快。這是質量提升的一方面。第二個方面是基本公共服務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大家可以看一下《政府工作報告》的成就部分,總理提到“加強對農業轉移勞動力的就業服務和職業培訓”,這也是基本公共服務的一個內容。不只是這個,包括剛才馮司長提到保障房等等。還包括提高了城鎮土地利用效率等等,都是城鎮化質量提升的一些表現。 我所説的標誌性事件,是指去年12月中央召開城鎮化工作會議,這是改革開放以來的首次,這個會議的作用首先是統一了思想、凝聚推動新型城鎮化的共識,還圍繞城鎮化做出了很多部署,是一次非常重要、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會議。去年還開展了一些重大活動,比如説去年11月份的中歐城鎮化夥伴關係高層論壇、中歐城市博覽會,這是我們城鎮化在開展對外交流、國際合作的重要一步,確實可圈可點。 主持人:剛才您提到城鎮化質量提高,什麼是我們政府心目當中城鎮化的質量,是老百姓的生活質量、就業質量麼? 相偉:你説的生活質量等也是城鎮化的質量之一。城鎮化質量提高是十八大確立的一個重要目標,它的含義確實是非常豐富的。從我們工作角度來看,質量首先體現在以人為本上。當前重點是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這個概念可能比較難懂一點,可以分成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方面要為那些有意願、有能力、有條件的農民工及隨遷家屬在城市落戶,開闢一個通道。另外一方面,對於沒有落戶的農民工,政府要給他們提供城鎮基本公共服務,比如説孩子上學問題,有的孩子跟著父母來到城市打工,但上不了公辦學校,只能到一些收費較高的私立學校讀書,以後就要為他們提供同樣的機會,讓他們跟城市孩子一樣接受義務教育,當然其中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也需要一個過程。還有,城市建設質量也是城鎮化質量的一部分,城鎮化最後會體現到城鎮建設上,總書記説城市建設要“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就是其中的一部分。還包括一些離我們老百姓比較遠但對國家現代化影響比較大的,就是城鎮化的空間格局,將來這麼多的城鎮人口在空間上怎麼分佈,宏觀上必須跟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協調,對國家來説,這非常重要,城鎮化佈局一旦確立,再改變就太難了,所以必須要有科學的佈局。 主持人:您覺得報告中有哪些亮點呢? 相偉:剛才馮司長做了一個全面、系統的解釋,我也很認同馮司長裏面的一些觀點。剛才我大概算了一下,這部分篇幅大概有600字,這600字應該説有非常嚴密的邏輯和系統的部署,它這裡面的每一句話都是有深刻含義的。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試著給大家介紹一點城鎮化的過程,做一點背景材料。 應該説改革開放以來的三十多年,中國城鎮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城鎮化率從17.92%,提高到去年的53.73%,年均提高1.02個百分點,城鎮人口從1.7億增長到7.3億,速度比較快,增加的人口比較多,城鎮化和工業化的迅速推進改變了幾億人的生産和生活方式,也促進了中國數億人的脫貧,這是在國際上都普遍認可的一個巨大成就。但是也要看到城鎮化裏面有一些問題和矛盾也逐漸的顯現出來,總結起來一句話,城鎮化的質量並不高。比如説我們現在有2億多的農業轉移人口被統計為城鎮人口,但是他們沒有與城鎮居民同等享有城鎮基本公共服務,這是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再比如,城鎮建設用地的擴張速度是非常快的,土地利用中還有一些粗放浪費的現象,大家都批評的空城黑城、寬馬路大廣場的現象,實際都是城鎮土地利用不集約的表現。當然還有一些問題,大家也有非常直接的感受,比如説“城市病”問題,交通擁堵、空氣霧霾等等。這些問題的存在都説明了一點,我們的城鎮化質量並不高,這也是為什麼十八大報告、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以及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反復強調要著力提高城鎮化的質量,這是針對問題提出的。 那麼什麼樣的城鎮化跟過去相比有了進步,其實就是報告裏面提到的這20個字,“以人為本、四化同步、優化佈局、生態文明和傳承文化”,這是對於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的最核心、最凝練的概括,最重要的是以人為本。為什麼要以人為本?剛才馮司也談到了,我也認為城鎮化本質上是人的生産生活方式轉變。人為什麼要來到城市呢,是為了追求過上好日子,但是能不能過上好日子,很大程度上要靠政府來幫助他實現,這就需要以人為本,考慮老百姓的需求,所以我們新型城鎮化的核心就是以人為本,關鍵就是要提升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