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2日 星期六
 
宋立:地方政府的支持一定意義上是産能過剩的原因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3-08 15:46 來源: 中國政府網
【字體: 打印本頁

2014年3月8日,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國家統計局研究所所長潘璠,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宋立,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諸建芳,銀監會統計局副局長苗雨峰作客中國政府網,座談、討論李克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 

主持人:2014年淘汰過剩産能目標在《政府工作報告》非常明確,目前看著這方面主要還是政府主導,市場處在第二位的作用。下一步怎麼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而不是行政手段來實現目標?

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宋立:這個問題很重要,也是很有辯證性質的問題。當前解決産能過剩問題,之所以還是政府主導,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有些行業的産能過剩和地方政府支持有關係,地方政府的支持一定意義上是産能過剩的原因,使市場調節作用不能正常發揮。地方政府支持也導致了我國現階段産能過剩的一個特點:進入時過度進入,退出時延緩退出。

同時,有些産能過剩與我們的政府監管,如環境保護等方面監管不到位有關,解決産能過剩問題需要和加強政府監管聯動。所以,在解決産能過剩的開始階段,肯定是政府的措施多一些。

從長遠看,還是要讓市場發揮更大的作用。當然,市場的作用是多方面,多層次的,其實市場已經開始發揮作用了,但市場發揮作用也需要政府改革的支持。比如有些行業如果産業準入需要審批,市場的調節作用就難以有效發揮。因為審批的存在,使得企業不願意退出,因為擔心一旦退出之後,等經濟復蘇之後有了市場需求再進入比較困難。如果説不需要審批,企業進出是自由的,市場説了算,有需求企業就上,沒有需求企業就下,這樣市場就能夠比較好地發揮作用。

産能過剩還有一個因素是全球化因素,我們在全球化峰值時期形成了適應全球化的一些産能。在全球化回潮和我們比較優勢發生變化的情況下,有些産能成了過剩産能。要解決這些産能過剩問題,就需要升級改造。與“四個一批”裏面的第三個一批有點關係。可以在兼併重組的同時,改造升級我們的一些産能,以提高我們的國際競爭力,走向國際市場。現在低端市場我們在迅速被後起的發展中國家替代,我們必須升級改造去開拓新的市場。總理報告中也寫到,要提升中國製造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鼓勵大型成套設備出口,讓中國設備運向全球。

責任編輯: 劉艷丹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