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總理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 把城鎮新增就業目標定在1000萬人以上,比過去900萬人多一些,更加積極一些,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需要,與經濟增長目標是匹配的。就業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世界各國都把就業作為政府宏觀調控的重要目標,努力實現充分就業。這幾年,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一些國家失業率持續處在較高水平。美國失業率儘管已經明顯下降,去年12月份仍達6.7%,美聯儲確定了與失業率挂鉤的政策調整機制。歐元區失業率居高難下,去年12月份整體失業率高達12%,既反映了經濟持續低迷,也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2013年我國大力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就業局勢總體穩定。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31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保持在4.1%左右的較低水平。特別是在高校畢業生達到699萬人的歷史新高的情況下,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和就業促進計劃,基本實現了高校畢業生就業水平不降低、有提高的目標。 我國正面臨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並存的嚴峻挑戰。從總量看,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大國,勞動力總量在9億以上,在新成長勞動力、失業人員、農村轉移勞動力“三重疊加”的情況下,城鎮每年需要安排1000萬以上人就業,才能保持失業率基本穩定。從結構看,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必然帶來對勞動力需求結構的變化,加上勞動力的教育培訓與市場需求存在一些脫節的問題,新興行業所需要的人才、中高級技能人才供不應求,而一些傳統行業、過剩産能和落後産能行業卻出現大批失業人群。在相當長時期內,解決中國的就業問題,必須既重視總量問題,也重視結構問題。2014年,我國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背景下,高校畢業生將達到727萬人,穩定城鎮就業、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保障失業人員特別是就業困難群體就業等方面的問題並存,就業工作面臨很大挑戰。把城鎮新增就業目標確定為1000萬人以上,既考慮了滿足城鎮新成長勞動力就業需要,併為農村轉移勞動力進城務工留出空間,也考慮了經濟增長對就業的拉動力。隨著經濟總量的擴大和結構的優化,經濟增長對就業的拉動力增強。據有關部門測算,近兩年經濟增長1個點,平均拉動就業147萬人。只要今年經濟運行不出現大的波動,1000萬以上的就業目標是能夠完成的。 要堅持把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産業政策等都要考慮擴大就業,推動實現更高質量、更加充分的就業。要大力發展服務業、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充分挖掘調結構、促改革中蘊涵的巨大就業潛力;拓寬就業渠道、鼓勵自主創業、加強就業創業服務、開展就業幫扶,鼓勵畢業生到基層和中西部地區施展才華,提高大學生創業率,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加大對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幫扶力度,特別是保證“零就業”家庭至少有一人就業;統籌做好農村轉移勞動力、退役軍人等就業工作;深化就業體制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人力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推進就業市場化,還要大力促進就業公平。 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是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應有之義,是增進人民福祉、促進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大幅增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1978年到2012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343.4元增加到24564.7元,扣除價格因素,年均實際增長7.4%;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從133.6元增加到7916.6元,年均實際增長7.5%。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從溫飽不足發展到總體小康,並向全面小康邁出重要步伐。但同時,居民收入在國內生産總值、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所佔比重下降,也是我們面臨的一個大問題。這種狀況直到最近幾年才有所改善。1979年到2012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年均增長9.8%,比同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快2.4個百分點,比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速快2.3個百分點;1991年到2012年,國內生産總值年均增長10.3%,比同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速度快2個百分點,比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速度快4.3個百分點;2001年到2012年,國內生産總值年均增長10.2%,比同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快0.6個百分點,比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速快3.5個百分點。進入新世紀以來,城鄉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速度的差距總體上呈現縮小趨勢。特別是2012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9.6%,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10.7%,都快於經濟增長7.7%的水平;2013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9.3%,根據從2012年四季度起實施的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8.1%,與經濟增長7.7%基本同步。但是,今後保持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的壓力和難度仍然比較大。 我國經濟發展到目前這個階段,必須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當前經濟社會中不少突出矛盾和問題,都與居民收入增長長期慢于經濟發展有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收入分配不合理,收入分配差距過大。同時,居民收入增長,才能不斷擴大消費,改善投資和消費的比例關係。還有,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也有利於培育中等收入群體,形成橄欖型分配格局。國家“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兩個同步”目標,黨的十八大報告進一步提出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産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雙倍增”目標,十八屆三中全會又提出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改革目標。這些都是著眼全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我們必須認真貫徹落實。今年要按照《政府工作報告》的部署,完善收入分配調控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健全企業職工工資決定和正常增長機制,多途徑、多門路增加農民收入。要通過改革發展,讓城鄉居民特別是中低收入群眾得到更多實惠。(肖炎舜)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