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有哪些新舉措?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3-20 16:20 來源: 國研室
【字體: 打印本頁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打造新的區域經濟支撐帶,把培育新的區域經濟帶作為推動發展的戰略支撐,深入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謀劃區域發展新棋局,形成新的區域經濟增長極。這為我國區域發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確要求。

    我國一些區域政策已經到期,面臨新一輪政策調整。要繼續深入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同時根據我國發展階段變化和改革開放新形勢,完善並創新區域政策。要縮小政策單元,重視跨區域、次區域規劃,提高區域政策精準性。實施和完善差別化政策,推動産業轉移,發展跨區域大交通、大流通,打造區域發展新亮點。

    一、深入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

    進一步統籌規劃佈局“四大板塊”發展。始終把西部大開發放在區域發展的優先位置,繼續採取特殊支持政策,努力增強西部地區自我發展能力。加快落實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政策,以更大的力度淘汰落後産能,推動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大力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推動重點地區加快發展,有序承接産業轉移。積極支持東部地區經濟率先發展,在轉型升級方面走在全國前列。特別是要堅定不移實施主體功能區規劃,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預警機制,根據自然條件和經濟規律,引導生産力在國土空間上合理佈局,使自然條件不同區域按照主體功能區定位科學發展。

    二、謀劃區域發展新棋局

    我國廣大內陸腹地是經濟發展的最大迴旋餘地,應重點考慮由東向西、由沿海向內地,沿大江大河和陸路交通幹線,推進梯度發展,形成幾個新的經濟增長帶。一是依託長江黃金水道,建設長江經濟帶。在以上海為龍頭的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帶動下,加快發展長江中游城市群,包括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帶、環鄱陽湖經濟區等,在長江上遊重點建設成渝經濟區,推動“長江龍起”,形成我國東中西貫通的經濟大動脈。二是加快西南中南地區發展。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涉及東部、中部、西部多個省份和港澳地區,縱深廣闊,影響深遠,要進一步做實做強。充分利用北部灣這個出海口,打造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和經濟支撐帶。三是促進東北內蒙地區發展。充分發揮環渤海經濟圈的輻射帶動作用,利用好大東北地區的工業、農業、技術和人才優勢,重點發展遼中南地區、哈大齊工業走廊、長吉圖經濟區、呼包鄂榆地區,建設區域經濟支撐帶。四是支持西北地區經濟發展。西北地區沿隴海線經濟發展有良好的基礎條件,要重點發展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地區、蘭州—西寧地區、天山北坡地區,充分利用向西開放新優勢,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

    三、推動三大經濟圈轉型發展

    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和環渤海地區,都是我國東部經濟發達地區,承載著全國很大的經濟總量,在國家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發揮著重要的引領和先導作用。要加快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一體化,深化泛珠三角區域經濟合作,加強環渤海地區經濟聯合與協作。環渤海地區是我國經濟最具發展潛力的地區之一,是新時期國家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的重點地區。要以推進京津冀一體化為主線,著力推進環渤海地區協調發展,提升整體競爭力。京津冀面積21.6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的2%,總人口10861萬人,佔全國的8%,而GDP總量佔全國的10.9%,進出口總額佔全國的14.7%。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重大國家戰略。要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設為載體、以優化區域分工和産業佈局為重點、以資源要素空間統籌規劃利用為主線、以構建長效體制機制為抓手,從廣度和深度上加快發展。抓緊編制首都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相關規劃,明確三地功能定位、産業分工、城市佈局、設施配套、綜合交通體系等重大問題,並從財政政策、投資政策、項目安排等方面形成具體措施。充分發揮環渤海地區經濟合作發展協調機制的作用,加快推進産業對接協作,理順三地産業發展鏈條,形成區域間産業合理分佈和上下游聯動機制。著力調整優化城市佈局和空間結構,促進城市分工協作,提高城市群一體化水平。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合作,在已經啟動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的基礎上,完善防護林建設、水資源保護、水環境治理、清潔能源使用等領域合作機制。構建現代化交通網絡系統,把交通一體化作為先行領域,加快構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聯互通綜合交通網絡。加快推進市場一體化進程,下決心破除限制資本、技術、産權、人才、勞動力等生産要素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的各種體制機制障礙,推動各種要素按照市場規律在區域內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

    四、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支持力度

    中央和地方都要繼續加大對這些地區發展的支持。貫徹落實中央關於促進西藏和四省藏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部署,推進對口支援新疆工作,統籌做好其他地區對口支援工作。現有的貧困地區,大多是深山區、高寒缺氧區等自然條件比較差的地區。扶貧工作要科學規劃、因地制宜、抓住重點,不斷提高精準性、有效性、持續性。搞好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攻堅,創新扶貧開發機制,著力解決道路暢通、飲水安全、電力保障等突出問題,切實增強“造血”功能。結合當地實際發展特色經濟,注重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扎紮實實打好扶貧攻堅戰,儘快使全國扶貧對象實現脫貧,讓貧困地區群眾生活不斷好起來。特別要抓好貧困地區教育工作,增強下一代人脫貧致富能力,不讓貧困地區年輕人輸在起跑線上。

    五、全面實施海洋戰略,發展海洋經濟

    海洋是我們寶貴的藍色國土。我國海域遼闊,海洋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我國“十一五”時期海洋經濟年均增長達到13.5%,2013年我國海洋生産總值超過54313億元,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達到9.5%以上,涉及海洋的就業人員達到3513萬人,海洋經濟已成為拉動國民經濟發展的有力引擎。全面實施海洋戰略,要加快發展海洋經濟,優化海洋經濟總體佈局,充分發揮環渤海、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個經濟區的引領作用,推動形成我國北部、東部、南部三個海洋經濟圈,著力培育一批重要的海洋經濟增長極。加快改造提升海洋傳統産業,發展海洋漁業、海洋船舶工業、海洋油氣業、海洋鹽業和鹽化工業。培育壯大海洋新興産業,發展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海水利用業、海洋藥物和生物藥品業、海洋可再生能源業等。積極發展海洋服務業,包括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旅遊業、海洋文化産業和海洋公共服務業等。科學開發利用海洋資源,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推進海洋綠色經濟發展。要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努力建設海洋強國。(劉應傑)

責任編輯: 司徒宇乾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