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怎樣發揮科技創新在轉型升級工作的作用?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3-20 16:30 來源: 國研室
【字體: 打印本頁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部署2014年工作時強調“以創新支撐和引領經濟結構優化升級”,並指出“創新是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原動力”。積極發揮科技創新在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工作中的作用,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一、加快實施科技重大專項,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

    一是紮實推進重大專項成果産業化。在重大專項中期評估的基礎上,進一步凝煉目標、突出重點,加快重大關鍵技術攻關,紮實推進重大專項産業化示範和應用,加強商業模式創新,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完善重大專項管理制度,進一步優化組織架構和管理流程,健全責任考核體系;建立重大專項報告制度和完善重大專項管理信息系統,進一步加強重大專項資源共享。

    二是組織重大戰略問題科技攻關。圍繞糧食安全、水資源、能源安全、信息安全、電動汽車、高端芯片、發動機和燃氣輪機等重大戰略問題,制定整體實施方案,明確路線圖和時間表,集中力量攻克技術難關,加快重大科技成果的産出和應用。

    三是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在集成電路、新一代移動通信、大數據、智慧機器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清潔燃氣、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實施若干戰略性新興産業創新發展工程,努力掌握一批産業核心技術,搶佔産業發展制高點。繼續組織實施“十城千輛”、“十城萬盞”等示範工程,啟動智慧城市試點等,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産業。

    二、加強重大共性技術攻關,促進産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一是促進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加強重大共性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和産業化,服務産業結構調整。面向鋼鐵、有色、輕工、石化、紡織、建材等傳統行業,大力推廣促進節能減排和産業優化升級的先進適用技術。深入實施製造業信息化科技工程、數控一代應用示範工程等,提高裝備行業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實現産品轉型升級。

    二是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全面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研究出臺“國家糧食安全科技支撐專項行動方案”,加快培育高産優質多抗廣適重大新品種,繼續推進糧食豐産科技工程和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以精準農業技術為重點,構建農業全程信息化技術體系;以智慧裝備技術為重點,構建農業生産全程機械化技術體系;以農産品質量安全與農産品加工技術為重點,構建食品安全技術體系;以農田污染修復技術為重點,建立生態農業技術體系。

    三是大力發展民生科技。聚焦民生科技需求,深入實施科技惠民計劃。推進全民健康科技行動,加強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建設,重點突出重大慢病防控。深入實施“十百千萬工程”、“數字化醫療工程”、“健康知識普及科技行動”,啟動“老齡健康科技工程”。加快推進《人類遺産資源管理條例》立法。加強安全生産、食品安全、防恐防突、自然災害監測與預警等技術和裝備研發,支撐和保障公共安全。

    四是實施節能減排科技專項行動。加強清潔能源、資源高效勘探與開發利用、清潔生産等技術的開發和示範應用,促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發展。繼續實施廢棄物資源化、藍天科技、海水淡化、綠色建築、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重點專項。加強大氣、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加強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草地退化等防治技術研發與推廣應用。組織第二批《節能減排與低碳技術成果轉化推廣清單》。

    五是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重點發展電子商務、工業設計、現代物流、系統外包、製造業服務、數字旅遊、數字生活和空間位置信息服務等,大力促進科技服務業發展;強化技術市場、研發設計、技術評估、生産力促進中心、企業孵化器、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務機構建設,加快培育科技服務新業態。深入實施文化科技創新工程,促進發展模式、服務模式與管理模式的創新,培育發展文化産業。

    三、加強基礎研究和戰略高技術研究,著力增強原始創新能力

    一是持續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優化學科佈局,加強對交叉學科的支持。深入開展腦科學、合成生物學、深海科學等研究,強化對新能源、節能減排、大數據、糧食安全、醫藥健康、新材料、資源環境、製造與工程等領域重要科學問題的部署,加強量子科學、幹細胞、納米、物質與新效應、全球變化、蛋白質組等重大科學前沿研究,組織實施重大科學目標導向項目“中國人類蛋白質組草圖”等。

    二是加強戰略高技術研發部署。加大對代表國際發展方向的戰略高技術研發支持力度,重點突破第五代移動通信、超級計算機、北斗系統、太陽能、智慧電網、潔凈煤、3D打印、智慧機器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下一代新能源汽車系統集成、車用燃料電池、固定源顆粒物控制、疫苗與抗體、先進生物製造、深水油氣勘探開發、綠色超級雜交稻等重點領域的核心關鍵技術,佔領未來發展的戰略制高點。

    三是推進科技創新基地平臺建設。優化佈局、強化功能,加強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創新基地建設,按照創新鏈的要求加強各類創新基地的協調集成。著力推動大型科學儀器協作共用平臺建設,充分發揮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共享服務載體作用,依託轉制院所和骨幹企業建設産學研合作的共性技術研發基地。

    四、深入實施重大人才工程,激發科技人員創新活力

    一是實施創新人才推進計劃等重大人才工程。深入實施創新人才推進計劃,配合做好國家高層次人才特別支持計劃工作,加大對重點領域、基層一線、企業和青年人才傾斜。繼續做好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相關工作,圍繞國家需求,加大對緊缺急需領域的引才力度,充分發揮駐外科技機構的引才薦才作用。

    二是建立有利於人才成長和流動的機制。按照“一事一議、按需支持”的原則,開展“科學家工作室”建設試點。探索建立同區域可比、合理合規、相對統一的績效工資標準,鼓勵建立研發人員報酬與市場業績挂鉤的機制,使科研人員的貢獻與回報相匹配。引導科研人員向企業和生産一線流動,鼓勵科研人員創辦領辦高科技企業。

    三是加快建設科技人才公共服務體系。完善人才評議專家庫建設,建立動態聯絡機制。加強對評審專家、入選專家和管理人員培訓,強化科技人才統計與分析。加大人才工作宣傳力度,定期推出人才工程入選專家典型宣傳,以及基層一線科技人員事跡宣傳,在全社會樹立科技人員良好形象。

    五、增強區域創新能力,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一是加強區域科技工作統籌佈局。將區域科技創新納入國家科技發展整體部署,發揮部省會商的平臺作用,集成中央和地方科技資源,加大力度推動區域科技創新,加快各具特色的區域創新體系建設。按照地方主導、協同推進的原則,支持各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開展創新型城市試點工作。完善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貢獻的評價指標體系,推動納入地方黨政領導幹部的評價指標。

    二是優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國家高新區佈局。按照“東轉西進”原則,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帶動東部地區率先加快轉型升級,加快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在中西部地區的戰略佈局,推動實現東西互動、協調發展。落實高新區戰略提升行動,調整優化高新區佈局,穩步推動省級高新區升級,統籌東中西部協調發展。研究探索建立國家高新區動態管理、監測警示和退出機制。加強農業科技園區和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

    三是深入推進基層科技工作。深入實施星火計劃、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計劃、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科技扶貧和科技興縣(市)等專項,推進秦巴山區扶貧,加快成熟先進適用新産品、技術、農藝等的應用示範,促進“三産”協同,推動“四化”同步。(徐建國)

責任編輯: 司徒宇乾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