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如何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3-20 17:00 來源: 國研室
【字體: 打印本頁

    我國有55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有1.1億多,約佔全國總人口的8.5%;少數民族地區幅員遼闊,民族區域自治地方面積佔到全國國土總面積的64%。這是我國最重要的一個基本國情。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都是中華民族的平等一員。要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面對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明顯滯後和存在較大的發展差距,如何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唯一有效的途徑就是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一是深刻認識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從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和高度,深刻認識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一方面,大部分少數民族地區能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經濟社會發展滯後狀況,不僅直接關係這些地區能不能實現各民族共同富裕、共同繁榮、共同進步,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而且關係國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全局,意義非常重大。另一方面,離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只有7年時間,少數民族地區要在較短時間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面臨的任務艱巨,時間緊迫。

    第一,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是國家經濟社會整體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不只是關係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切身利益,而且是全國各民族人民共同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實現國家繁榮昌盛、鞏固和發展各民族大團結的根本保證。第二,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事關國家全局。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面臨很多實際問題和困難。如果大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目標,大部分少數民族地區人口達到小康水平,也就實現了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第三,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是進一步解決好民族問題的根本性任務。從根本上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條件是三個方面:各族人民政治平等、經濟平等、社會共同進步。我國建立並實施民族區域自治的國家政治制度,實現了民族不分大小政治上一律平等。但是,在經濟上平等和社會進步方面,事實上還存在較大的發展差距。只有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生産條件明顯改善,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才能為把民族問題解決得更好提供基本條件。第四,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事關國家安定、邊防鞏固的大局。我國大部分少數民族聚居在漫長的陸地邊境地區,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改善邊境地區人口的居住環境和生産生活條件,提高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有利於發揮邊民守土戍邊、樹立良好國際形象的重要作用,對維護邊境地區社會安定,鞏固國家邊防安全,具有特別重要的政治意義。

    二是正確認識發展取得的成績,對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滿懷希望和信心。近些年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很大。正確認識取得的成績,有助於各方面振奮精神,增強加快發展的信心和決心。第一,經濟社會發展明顯加快,各族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綜合經濟實力顯著提升,民生社會事業建設不斷推進,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得到保護和開發。第二,産業結構調整步伐明顯加快,特色優勢産業進一步發展。二、三産業加快發展,一産業比重明顯下降。形成了一批特色農牧産品生産加工業、優勢礦産資源和能源資源開發利用、重大裝備製造、新興産業和高新技術産業基地,地區經濟發展的支柱産業正在逐步形成,經濟發展後勁進一步增強。第三,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生産生活條件明顯改善。以公路、鐵路、機場、水利等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城鄉能源、供電、供水等生産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通信基礎設施和信息化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第四,生態環境建設力度加大,局部地區生態明顯改善。大多數少數民族地區是國家生態安全屏障,保護和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局部地區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得到遏制,生態環境開始出現明顯好轉。

    三是清楚認識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面臨艱巨任務。目前,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滯後,加快發展面臨很多問題和困難,任務艱巨。第一,貧困問題依然嚴重,扶貧攻艱難度大。少數民族地區貧困人口占全國貧困人口的大多數,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生存條件差,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是全國扶貧攻堅最艱難、見效慢的地區。第二,基礎設施仍然薄弱,發展條件差。與群眾生産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共基礎設施比較薄弱,缺乏基本生存條件需要易地搬遷的人口較多。一些偏遠、深山區少數民族人口住房條件差,生活設施非常簡陋。第三,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低。全國城鄉人口收入水平、生活水平最低、差距最大的基本上在少數民族地區。第四,社會事業發展仍然緩慢,改善民生缺乏基本條件。教育、科技、文化、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發展明顯滯後。第五,人才匱乏問題依然突出,加快發展的智力、技術支撐不足。本地人才流失現象比較普遍,外地人才引不進,人才、技術缺乏問題非常嚴重。第六,生態環境仍然脆弱,自然災害頻繁發生且損失嚴重。人口、資源、環境的矛盾日趨尖銳,嚴重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四是大力推進改革開放,為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培育內生動力和活力。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還是依靠自身力量,把立足點放在培育內生動力、增強內部活力上,內外力量緊密結合,才能加快發展速度,發展才有後勁和可持續。

    培育內生動力和活力,最為重要的是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從改革開放中産生動力、獲得活力。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問題的決定》,以及國務院制定的《關於加快沿邊地區開發開放的若干意見》,給少數民族地區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新機遇。在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中,要增強改革開放意識,緊緊抓住新機遇,著力培育加快發展的內生動力,激發活力。找準阻礙發展的體制機制性關節,更加大膽探索和推進改革,有些方面的改革甚至走在全國前面。只要有利於解放和發展生産力、激發活力,有利於推進經濟社會加快發展,有利於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改革,就應當大膽探索、大膽推進、大膽創新。特別是大膽突破涉及部門利益、企業利益的體制機制障礙,創新更有利加快發展的體制機制。

    少數民族地區大部分是邊境地區。這些地區是我國重要的戰略資源儲備地區和生態安全屏障,也是對外開放和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增進與周邊國家睦鄰友好合作的前沿地區。沿邊地區要緊緊把握新機遇,按照國家戰略佈局,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基本原則,創新開發、開放、合作方式,以開放促開發、促發展,帶動、輻射邊疆地區加快發展。

    五是增強責任意識,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當前,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已經進入關鍵時期。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支持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的政策措施。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繼續實施興邊富民行動”。各方面都要增強責任意識,切實承擔起責任,履行應負職責,制定更加切實有力的支持政策措施,紮實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

    第一,認真貫徹落實好支持發展的政策措施。中央有關部門,地方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繼續採取實際行動支持、幫助解決少數民族地區的突出問題和困難,完善相關制度和政策配套,切實加強協調配合。近些年制定出臺的支持政策措施,要認真貫徹落實好,不折不扣執行好。根據實際需要和針對發展中的新形勢新問題,抓緊制定一些更有力的支持政策措施,力爭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第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把支持少數民族地區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重點,加大建設投資力度,加快建設一批對經濟社會發展起支撐保障作用的大中型項目,優先建設一批與群眾生産生活密切相關的中小型基本建設項目,切實改善群眾生産、生活條件。第三,加快調整産業結構,著力培育特色優勢産業和支柱産業。調整産業結構要充分發揮比較優勢,發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優勢産業,培育支柱産業。支持少數民族地區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過程中調整産業結構,促進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努力形成傳統優勢産業、新興産業和現代服務業協調發展的産業新格局,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第四,加大扶貧開發力度。少數民族地區應當把扶貧開發作為首要任務,特別是要優先解決特困人口的貧困問題,力爭用較短時間基本改變貧窮面貌。第五,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少數民族地區民生社會事業落後最為突出。把改善生存環境、生産生活條件和加快社會事業發展,作為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重要任務,作為優先加快發展的著力點和基礎建設,讓各族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第六,繼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既要鞏固已經取得的成果,防止發生生態破壞活動,又要抓住擴大退耕還林還草、退牧還草的有利時機,繼續擴大新的生態建設,遏制生態環境繼續惡化的趨勢。(張定龍)

責任編輯: 司徒宇乾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