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辦、國辦聯合派出的8個督查組分赴全國16個省份,于5日結束為期8天的督查調研,梳理了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督查組發現,面對增速放緩、結構不合理等多重問題,部分地區圍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條主線,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結合各自實際多角度尋找“發力點”、培育“新亮點”,不斷為“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注入活力。 保持改革定力調結構 各地主動適應“新常態”,將全面深化改革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任務,以經濟體制和行政審批等重點改革為牽引,釋放改革紅利促經濟、穩增長。 天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崔津渡説,天津注重在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創新發展上下功夫,通過完善政策導向,從引導轉型向鼓勵創新轉變,推動形成新産業、新産品、新業態、新模式。 黑龍江省省長陸昊告訴記者,黑龍江全力推進“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網上行政審批改革、公共資源配置市場化改革等重點改革,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同時,提出“五大規劃戰略”,大力發展十大重點産業調整經濟結構,目前GDP增幅雖仍低於全國均速,但已出現回升趨勢。 精準“點穴”轉方式 記者發現,各地在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中更加結合自身實際,精準“點穴”,實現經濟增長動力的轉換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第八督查組在寧夏重點考察了重大項目的拉動效應。在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神華寧煤集團的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示範項目正在施工建設,這個世界單套裝置規模最大的煤制油項目建成達産後,年均銷售收入266億元,年均利稅總額153億元。 河南省省長謝伏瞻介紹,河南堅持把“三農”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大力實施“四大工程”,促進糧食增産、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同時發展特色農業産業化集群培育工程和都市生態農業工程,目前全省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達6500多家,農民收入增速連續5年超過城鎮居民。 培育多角度增長極 記者跟隨督查組調研發現,從靠資源、粗加工等“躺著吃飯”到深刻剖析“狼來了”,各地都打出了“組合拳”,充分發揮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的作用,培育多角度“增長極”。 據江西省委常委、秘書長龔建華介紹,他們出臺的“促進經濟平穩增長20條”等一系列政策,從擴大公共基礎設施投資到拓展消費領域等,不同維度地有效促進了經濟增長,今年以來主要指標增幅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第二督查組組長、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在黑龍江、吉林督查後表示,各地主動適應“新常態”,突出問題導向,大膽改革創新,找準切入點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促進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鄒大鵬、宗巍、賈立君、晏國政、劉林、侯文坤、趙葉蘋、胡錦武、李亞楠、白麗萍、于濤、張亮、王君寶)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