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改革不斷扎向深入之時,“簡政放權”成為本屆政府改革邏輯中重要的關鍵詞。近段時間,“證明你媽是你媽”、“端菜”、“點菜”、“中梗阻”等語詞數度被提及,這些熱詞從不同層面反映出簡政放權再推進面臨的問題與施力方向。
“點菜”:“端菜”變“點菜”,改革以老百姓需求為導向
出國旅遊需要證明“你媽是你媽”,去派出所開“無犯罪記錄證明”要求提供“無罪證明的證明”……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證明,近來頻被曝光,以至於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有感而發地説,證明“你媽是你媽”,這怎麼證明呢?簡直是天大的笑話。
實際上“辦事難”的抱怨早而有之。媒體調查顯示,百姓、企業辦事不方便、不滿意的狀況廣泛存在。其中,流程繁瑣、手續複雜是很多百姓去政府辦事的普遍感受。
在簡政放權持續推進過程中,為何還出現如此狀況?中國企業家協會副理事長李建明分析,新一屆政府一再強調轉變政府職能,但官本位的體制實行了幾十年,並非立即就能轉變。
“雖然在確定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的時候,邀請專家參與評估,但主導是政府部門。”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秘書長王滿傳説。他認為,由於信息不對稱,政府部門對下放什麼項目有決定權,更像是政府“端菜”。
多位專家表示,過去,部分地方的改革只管“送菜”,不關心“菜品”,對於群眾需求更像是閉門造車式的供給,沒有主動作為。但今年,簡政放權的大思路讓政府由“端菜”變“點菜”,一字之差卻能折射出政府角色和觀念的轉變。
為了進一步深入推進簡政放權,使改革能夠真正符合市場和老百姓的需求,政府部門將“端菜”變為更多由人民群眾“點菜”,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從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入手,確定深化改革的重點、措施和路徑。
王滿傳説,政府部門已取消和下放大量的行政審批事項,但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不強,對改革成果的感受並不明顯。其中原因之一,在於政府確定放權的並非老百姓迫切需要的。
“中梗阻”:權力迷戀導致地方政府“慢半拍”
簡政放權是本屆政府的“當頭炮”和“先手棋”。自2013年以來,國務院相繼取消和下放800多項行政審批事項,改革成果不斷顯現,極大激發了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然而,權力在下放過程中,一些地方存在“不願放權”、“明放暗不放”、“剪指甲”等現象,進行了兩年多的改革仍有落實不到位之處。
多位網民表示,這項改革與群眾的期待和經濟發展要求還有較大差距。“地方政府要麼把權力事項捆紮打包,以減少項目數量;要麼搞政策取捨,沒用的就下放,有利可圖的就抱在懷裏。”網民“晚平”説。
也有網民表示,一些地方出現了“放小不放大”、“放虛權不放實權”等亂象。“有的部門對觸及深層利益和權力的改革不敢跋涉險灘、啃硬骨頭,繼續等待觀望,有的部門對權力尋租的繼續青睞,甚至企圖從中尋覓更大尋租空間。”網民“小謝閒”説。
簡政放權過程中出現“中梗阻”現象,究其原因在於部門利益作祟。
“在簡政放權過程中存在的‘對審批很迷戀、對監管很迷茫’就是一個生動寫照。從中央來看,一些權力部門,擔心取消和下放權力後,自身利益受損,地位降低,所以就不願意放權。”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馬寶成在採訪時表示。
中央黨校教授王軍也表示,政府部門過去習慣於行政審批、發號施令,現在要轉向市場監管和公共服務來體現自身利益,是很痛苦和困難的。“所以,避重就輕、拖延改革就成為一些政府部門自覺不自覺的行為表現。”
專家認為,徹底解決簡政放權中的“中梗阻”問題,需要地方政府勇於“自我革命”,敢於動“自己的奶酪”。
“現在要對政府管理職能和管理事項進行全面梳理。通過第三方評估,列出清單,明確哪些是政府該管的,哪些是該下放的。”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鄧文奎説。
“最後一公里”:地方政府對權力“接不住、放不下、管不了”
但也有網民認為,“上有領導指示,下有群眾呼聲,地方政府並不完全是因為戀權而不動,更有可能是因為大刀闊斧的放權,讓地方不知所措。”
據報道,在中央簡政放權的大背景下,一些地區推行“強鎮擴權”試點,但有的地方在接收過程中,出現了權力“斷鏈”問題。山西省晉城市巴公鎮就是遇到這種問題的試點鎮。
晉城市發改委綜改辦一位負責人曾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些行政許可及審批權限下放得很徹底,權力直接交給鎮裏使用,賦予了巴公鎮更多發展自主權。但山西省晉城市巴公鎮許多幹部表示,權力下放並沒有産生預想的效果,反而變成了沉重的“負擔”。“雖然上級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放權步子邁得太大,沒有考慮到鎮級政府的實際情況,很容易導致‘權力放羊’。”一位幹部説。
這種現象與馬寶成的分析相符。馬寶成認為,簡政放權堵在“最後一公里”的另一原因是地方存在“接不住、放不下、管不了”的問題。“接不住”就是對下放的權力還適應不了,“放不下”就是對上級下放的權力不願意下放,留在自己手中以謀取利益,“管不了”就是監管短板,不會監管,影響了簡政放權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老百姓的不滿意。
然而,另一種情況則更讓地方政府不知所措。中央編辦副主任王峰認為,目前地方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中,大多數是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設立的,地方無權自行取消,遇到“天花板”後無法逾越。
馬寶成表示,“最後一公里”問題的出現,與地方政府在“管”的方面不知所措有很大關係。“實際上,一些權力下放給地方,特別是基層政府後,由於硬體設施落後、技術手段跟不上、人才缺乏、監管方式單一等因素,使得地方政府特別是基層政府在如何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方面,還存在一些不適應的地方。”
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汪玉凱表示,地方政府在權力下放時不宜“冒進”,應該堅持分類下放的原則,像婚姻登記之類的便民事項權限可以直接下放,而像行政審批、監管之類的權力則更適合通過成立分局、分中心等方式間接下放。
“非行政審批”:退出歷史,政府權力再瘦身
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是近幾年來政府一直在做的工作。
自2013年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以來,各級政府大量削減行政審批數量,有效釋放了市場活力,進一步提升了政府效能。據報道,本屆政府成立以來,已先後開展7輪清理工作,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209項。
然而,部分削減的行政審批事項,卻以非行政許可審批的形式重新出現。
專家介紹,非行政審批一直以來被稱為行政審批的“制度後門”,之所以長期以來取消不掉,與一些部門機關和事業單位的經濟利益有直接關係。
“比較普遍的情況是,部門走走內部程序,發個紅頭文件,就搞了個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國務院審改辦新聞發言人李章澤説,“在這種情況下,非行政許可越來越成為面目不清的‘灰色地帶’,大量邊減邊增的行政審批事項就是從這個‘灰色地帶’冒出來的。”
李章澤表示,這些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的設定多數缺乏法律法規依據,束縛了經濟社會的活力,所以亟需清理。
為了整治這一問題,近日,國務院印發《關於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的決定》,在前期大幅減少部門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的基礎上,再取消49項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將84項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調整為政府內部審批事項。
專家表示,這標誌著“非行政許可審批”這一概念正式退出歷史舞臺,也意味著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過程中,曾經長期存在、亟待清理規範的“偏門”被堵住。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