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六個統籌” 確保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重慶市委、市政府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精神,召開市委四屆六次全會等系列會議,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科學把握新常態下重慶經濟社會發展的方向、要求和重點,明確做好“六個辯證看待”:辯證看待經濟運行的起伏,更加注重看整體、看主流;辯證看待經濟增長速度的快慢,更加注重看質量、看內涵;辯證看待經濟結構調整中的取捨,更加注重看潛力、看可持續性;辯證看待經濟發展趨勢的衍變,更加注重看苗頭、看規律性;辯證看待經濟發展動力的轉換,更加注重看後勁、看協同性;辯證看待經濟發展環境中的利弊,更加注重看大局、看長遠。全市上下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堅定信心,切實把中央精神與重慶實際結合起來落實到具體工作中,見事早、行動快、措施實,大力實施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著重抓好“六個統籌”,全市經濟呈現平穩健康發展的良好局面。2014年全市GDP增長10.9%,今年一季度增長10.7%。
一、統籌協調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確保傳統動力不失速,推動經濟發展平穩換擋
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優化投資結構,延續多年來把穩增長與調結構緊密結合的做法,堅持當前的投資結構就是未來的産業結構理念,長期保持工商産業、基礎設施、房地産4:3:3投資結構,工業投資堅決不投向産能過剩行業,對傳統工業只搞技術改造升級,從去年至今投資效益、質量及效率持續提高,“6+1”支柱産業全部實現正向拉動,今年一季度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8%。目前,按照“啟動一批、開工一批、儲備一批”原則,全力推進以交通、能源等為重點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以芯片、液晶面板等先進製造業為重點的重大産業項目建設,以商務集聚區、研發設計、服務貿易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項目建設。建立全市重大項目調度體系,按照分級負責、分類管理的原則,實行一月一彙報、雙月一調度,市政府領導親自協調督辦100個重中之重市級重點項目,有效化解用地指標和資金平衡等常見難題,確保投資持續穩定增長。2014年投資增長18%,今年一季度增長17.6%。
培育消費的基礎作用。加快建設購物之都、會展之都、美食之都,認真落實促消費措施,全面釋放消費活力潛力。出臺鼓勵發展夜市經濟的意見、餐飲服務業提振意見、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發展政策措施、避暑休閒地産規劃。組織展會節慶促銷活動,成功舉辦智博會、汽博會、渝洽會、渝交會、雲博會等大型展會,開展購物美食消費節等活動。推進旅遊度假區建設,開發溫泉、郵輪、山地遊等休閒度假新産品。通過戶籍制度改革,吸引農民工及其家庭轉戶進城,“十二五”期間累計轉戶400多萬人,成為城鎮新增消費的重要來源。2014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今年一季度增長12%。
鞏固和發展出口的支撐作用。出臺加快外貿發展若干意見,協調發展加工貿易、一般貿易、服務貿易,積極培育汽車整車進口産業鏈及融資租賃、商業保理等貿易新業態。2014年出口增長35.5%,今年一季度出口增長38.2%。
二、統籌培育改革、開放、創新“三大動力”,形成煥發傳統動力新活力的“混合動力”,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全面深化重點領域改革,釋放更多改革紅利。堅持問題導向,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主抓親推重點改革專項,去年25項和今年24項中經濟類改革分別有21項和20項。有序推進和聚焦突破重點改革,為重慶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制定新版企業投資核準目錄、産業投資禁投清單。2014年8月,重慶在全國省級政府中率先將PPP投融資模式改革推進到實施階段,出臺PPP投融資模式改革實施方案。配套出臺PPP投融資模式試點領域改革指導意見、鼓勵建設投資公共停車場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文件,形成“1+X”的政策體系,增強改革的系統性、協調性和可操作性。交通、市政等總投資1400億元的17個PPP項目已啟動,今年二季度還將新策劃推出一批總規模1000億元的PPP項目。
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擴大向東向西開放。經多年努力,重慶內陸開放高地建設初見成效,已形成水陸空交通樞紐、一類口岸、保稅區“三個三合一”開放平臺,優化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通道,加強組織返程貨源、開通國際郵運、開放鐵路口岸、獲批汽車整車進口口岸、設立鐵路保稅物流中心(B型)、提速班列等,集裝箱單位運價降低40%,成本優勢更加凸顯,成為中歐貿易陸上貨運主通道。
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增強對經濟發展的動力支撐。抓住資本市場火熱的好時機,創新金融融通手段,有效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利用政策性貸款等低息資金,大力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抓好融資“5個1000億”:股票市場融資1000億元,股權投資基金1000億元,企業債券融資1000億元,地方債務置換1000億元,PPP融資1000億元。股票市場、股權投資基金、企業債券融資主要用於戰略性新興産業,地方債務置換、PPP融資主要用於基礎設施項目。將小微企業作為提振實體經濟和推進大眾創業創新的重要抓手,不斷完善小微企業扶持機制,推進微企孵化園和創業基地建設,設立微企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扶持科技型小微企業發展,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今年一季度,新增小微企業2.1萬戶、增長10.1%,小微型工業企業産值增長31.2%。
三、統籌區域協調發展,實現市內和市外區域分工、融合、互動、共贏
十八大以來,圍繞貫徹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推進新型城鎮化和生態文明建設等重大決策部署,在原有區域發展戰略基礎上,提出並實施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即將全市劃分為都市功能核心區、都市功能拓展區、城市發展新區、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和渝東南生態保護髮展區,相繼出臺産業佈局、財政扶持、生態環保、考核評價等分類扶持、差別約束的配套措施,促進資源要素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各功能區域呈現出相互支撐、優勢互補、協調聯動的新局面。都市功能核心區高端要素加快集聚,服務業增加值佔比提高到78%;都市功能拓展區先進製造業提速發展,片區開發有序推進,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進出口總額佔全市比重分別達到40.8%、48.8%;城市發展新區加速擴容,重大基礎設施規劃啟動實施,工業投資佔全市比重達到56.2%;渝東北和渝東南特色發展、綠色發展步伐加快,生態涵養和保護得到加強,特色産業和生態旅遊亮點紛呈。始終堅持民生第一目標,兜底線、保基本、促均衡,加大對公共産品、公共服務的財政支出,對兩大生態區、少數民族地區政策傾斜,公共服務質量和水平不斷提升,區域之間差距明顯縮小。
四、統籌三次産業協調發展,推動産業結構優化升級
堅持把穩增長和促轉型、調存量和引增量有機結合起來,運用市場倒逼機制控總量、調結構,有效避免過剩産能對經濟的拖累。突出高端化、配套化、集聚化,引進培育有效益、有市場、有發展前景、有技術含量的産業,推動産業集群發展。抓住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國際産業重構的機遇,創新“整機+零部件”加工貿易組織方式,變傳統的“兩頭在外”為“多頭在內、一頭在外”的垂直分工,形成“5+6+800”電子信息産業集群,本地配套率超過70%。加大汽車産業垂直整合力度,形成“1+10+1000”的産業集群,2014年整車産銷超過260萬輛,本地配套率達到80%。通過推動全産業鏈一體化發展,降低物流等成本,增強産業整體競爭力,電子、汽車已成為拉動工業經濟增長的主動力。對裝備、材料、輕紡等傳統産業實施分類指導,推動兼併重組、産品升級、降本增效、開拓市場,扭轉了低迷態勢。2014年、今年一季度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分別增長30.8%、27%,帶動稅收分別增長15.2%、11.6%。緊跟全球科技革命和産業發展趨勢,參照德國工業4.0版本,提早鎖定並佈局集成電路、液晶面板、頁巖氣等10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實施一批有長遠戰略意義的大項目。經過一年的建設,SK海力士芯片封裝、京東方新型半導體顯示器件、巴斯夫MDI一體化、石墨烯等項目已投産,液晶顯示屏、集成電路、頁巖氣等産量成倍增長,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2014年、今年一季度戰略性新興産業總産值均保持20%以上增長,對經濟的貢獻不斷增強。
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將服務業作為産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戰略重點,順應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的趨勢,相繼出臺加快建設長江上遊地區金融中心和商貿物流中心、加快發展生産性服務業等實施意見。2014年重慶第三産業增加值佔比首次超過第二産業,金融和服務貿易等現代服務業增長快於一般服務業,産業結構更趨優化。金融業增加值佔比達到8.6%,金融資産規模實現3.9萬億元,3年增長55%。加快金融創新,爭取國家支持,獲批落地第三方支付、消費金融、金融租賃等16個機構牌照,各類金融機構總數增至近1300家。謀劃實施跨境電子商務、保稅商品展示交易、保稅貿易、大數據雲計算、跨境結算等五大新型服務貿易,2014年服務貿易額增長25%,實現824億美元離岸金融結算,完成1602億元跨境人民幣結算,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4500億元、增長53%。
五、統籌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促進“四化”深度融合、良性互動、協調發展
相繼出臺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意見和工作規劃,“四化”發展的協調性不斷增強。推動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按照“産業跟著功能定位走、人口跟著産業走、建設用地跟著人口和産業走”的思路優化佈局,工業園區産業集中度提高到76%,土地利用更加集約化。促進信息化與新型城鎮化融合,智慧城市建設紮實推進,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聯點開通運行。促進信息化和新型工業化深度融合,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和軟體等信息服務業加速發展,電子商務、離岸金融結算、跨境貿易等新型業態加快培育。促進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融合,將信息化融入現代農業産業體系和産業鏈,依託電商、微商等平臺和渠道,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投資綠色生態有機農業,更好地促進城市居民農産品需求與農業生産的緊密銜接,幫助農民脫貧致富。促進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引導人口合理分佈,加快高山生態扶貧搬遷和新農村建設力度。
六、統籌當前與長遠,打牢發展基礎,推進可持續發展
隨著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更容易引發各種風險集中暴露,重慶始終把風險防範作為一件重要工作,兼顧當前穩增長與長遠可持續發展。堅決落實中央關於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控的要求,完善政府性債務管控機制,2014年削減債務1016億元,債務率下降12個百分點,做到規模適度、風險可控。密切關注房地産市場風險,相應出臺政策措施。加強對小貸、擔保、互聯網金融等領域的風險防控,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銀行、小貸不良貸款率控制在0.43%、0.58%,擔保公司代償率為1.32%,均保持在全國較低水平。嚴厲打擊非法集資和高息攬儲,對小貸、擔保公司嚴密監控、合理引導,合理控制非銀行金融機構,加大對大額資金來源、流向、利率等情況的監測力度,建立形成重慶金融監測預警體系。同時,重慶及時分析經濟變化動態趨勢,重點圍繞降準降息、結構性減稅、投資項目包等國家新出臺或可能出臺的重大舉措準備相應措施。結合“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紮實踐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立足當前、著眼長遠謀劃中長期各項重點任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