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2日電(記者 康逸)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6月28日開始訪問歐洲。促增長、謀轉型成為中歐面臨經濟下行壓力下推動經濟穩步健康發展的共識。雙方致力於拓展務實合作、互利共贏、共同繁榮的新思路和新途徑。
今年正值中歐建交40週年。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歐洲作為最大的發達國家集團,40年來雙方經貿關係發展迅速,碩果纍纍。歐盟已連續11年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連續12年是歐盟第二大貿易夥伴,2014年中歐雙邊貿易額突破6000億美元大關。此外,歐盟也是中國重要的外資來源地,中國企業對歐投資近年來亦呈“井噴”態勢,2014年中企對歐投資首次超過歐對華投資。
無論從貿易和投資額數據來看,還是從投資領域和貿易結構來看,中歐經貿關係在質和量上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步入“不惑之年”的中歐經貿關係正蓄力再升級,中國全面深化改革與歐盟自我變革與調整相輔相成,未來貿易結構升級以及服務貿易提升將成為中歐經貿關係新的增長點。
李克強總理此番訪歐正是提供了雙方積蓄戰略共識、對接發展戰略、拓寬合作思路的重要契機。雙方可以借此開闢中歐經貿合作新天地。李克強總理出席中歐工商峰會發表演講時提出深化中歐合作要力爭取得四個突破,即中方願同歐洲戰略投資計劃對接,在基礎設施共建上取得突破;中歐雙方可以裝備製造為重點,在第三方合作上取得突破;面向産業投資需求,在金融合作上取得突破;在提升貿易投資自由化水平上取得突破。
分析人士指出,戰略對接可以有效地把中歐雙方的利益、長短板有效地連接在一起,有助於促進中歐四大夥伴關係落地生根,開啟合作新機遇。中歐數字協會主席路易吉説,他非常關注演講中提到的中國對接“容克投資計劃”,認為李克強總理提出“優先支持歐洲投資計劃”、“中方將積極考慮建立中歐共同投資基金”等是向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的3150億歐元投資計劃釋放的“非常重要、積極的信號”。
作為戰略對接的重要抓手,李克強總理倡導的“國際産能合作”,意在將中國30多年工業化積累的優勢裝備産能,與需求國的基礎設施建設銜接,這既可以帶動彼此的需求,促進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也將成為抵禦全球經濟下行壓力的一劑良方。“容克計劃”則與其內涵高度吻合。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此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也表示,歐盟將尋求“容克投資計劃”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互動對接。他説,“一帶一路”倡議不僅對中國自身有益,歐盟也將憑藉與亞洲動力強勁的經濟體建立更加緊密的聯絡而受益。
此外,中歐在經貿領域互補性強,中國在資金和市場等領域具有競爭優勢,歐盟國家在技術等方面具有傳統優勢。此次李克強總理與歐盟機構新一屆領導人會晤,將給中歐經濟合作發展帶來更廣闊空間和更多的機遇,促進雙邊投資,深化雙方金融合作。
本次中歐領導人會晤取得的一系列務實成果中重要的一項就是,中歐雙方決定儘早達成一個全面的中歐投資協定。從中歐的經濟規模以及鉅額雙邊貿易規模來看,目前的投資額度難以令人滿意。英國《金融時報》援引李克強總理接受該報及其他幾家歐洲報紙書面採訪時説,中歐雙方早日達成一項全面、平衡和高標準的投資協定,會帶來機遇,使雙方形成合力,並建立新的合作模式。
專程從德國趕來參加中歐工商峰會的德中經濟聯合會理事會理事盧克斯説,李克強總理提出積極參與歐洲投資計劃,助力歐洲戰略投資基金,意味著進一步加強歐中經濟關係,尤其在基礎設施投資方面,這還將促進雙方貿易。“歐中夥伴關係和商業關係將進一步提升,我對此非常有信心。”歐洲議會議長舒爾茨也在中歐領導人會晤後發佈了一條推特,認為中歐關係在未來仍有巨大發展潛力。
值得注意的是,李克強總理此次歐洲之行還為中歐合作增添了新內涵。訪問期間中歐雙方在夯實兩國傳統領域合作,開拓新合作領域的同時,還積極開啟在第三方市場的合作,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新動力。李克強總理説,國際産能合作有利於加強南北合作和南南合作,有利於促進世界經濟整體復蘇,也有利於世界包容發展。
中國和歐盟的人口約佔世界的四分之一,兩者經濟總量大約是全球的三分之一,兩大市場交匯將迸發出巨大能量。分析人士指出,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需求不振的背景下,中歐經貿合作已成為歐洲乃至全球穩定增長的重要依託,世界人民也將從中歐的深層次友好互動中得到更多的“獲得感”。
中歐作為全球兩個有重要影響的經濟體,有責任和義務攜起手來,為促進全球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做出積極努力。
李總理訪問的這幾天對整個歐洲來説也是極不尋常的日子,持續發酵的希臘債務危機給歐洲經濟復蘇前景籠罩上陰霾。
面對在希臘債務問題上面臨關鍵時刻的歐盟領導人,李克強總理不僅帶來了化解歐債危機的良方,也帶來了應對世界經濟低迷的妙藥。他説,“希臘能否留在歐元區,不僅關係到歐元的穩定,也事關世界金融穩定和經濟復蘇”,作為歐盟的全面戰略夥伴和重要貿易夥伴,中國一貫支持歐洲一體化進程,希望看到一個繁榮的歐洲、團結的歐盟、強大的歐元。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