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信心 主動作為 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8-06 10:58 來源: 學習時報
【字體: 打印本頁

2014年下半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加大,産能過剩矛盾進一步凸顯,工業企業虧損面擴大,財政收入增幅收窄。有些國際機構下調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甚至有人認為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可能會出現斷崖式的下跌。面對諸多困難、風險和挑戰,“新常態下經濟增長的突破點”何在?如何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一些地方政府官員和企業家對此深感困惑。我們認為,未來中國經濟既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也有較強的增長動力。只要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開放,更加充分地發揮市場的作用,更加主動地正確發揮政府作用,就一定能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我國經濟發展的空間依然十分廣闊

2014年我國人均GDP已達到7500美元左右,超過上中等收入國家門檻值3000多美元,但我國依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無論是從供給側來看,還是從需求側來看,發展空間都十分巨大。

結構升級蘊藏著産業發展的新機遇。我國是製造業大國,但多數行業都處在全球價值鏈的中低端。為了提高製造業競爭力,推動由製造業大國向製造業強國轉變,國家制定了《中國製造2025》規劃。隨著這一規劃的實施,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等産業將有更好的發展環境和政策支撐。與此同時,傳統製造業的轉型升級也會得到更有力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在製造業獲得更多發展機會的同時,服務於製造業的第三産業,也會獲得新的發展機遇。

新一輪對外開放將拓寬發展外部空間。受危機後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影響,外需持續低迷。2014年,我國出口增長同比僅增長6.1%,但仍接近全球貿易額增速的兩倍。在此基礎上,我國又展開了新一輪的對外開放,相繼分別與韓國和澳大利亞簽訂了高水平的自由貿易協定。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落實推進,中國與塔吉克斯坦、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等國簽署了合作備忘錄,一些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工程和工業園區合作發展項目已順利啟動。這將為中國發展潛力的釋放創造更好的外部環境和條件。

新型城鎮化的繼續推進將創造巨大的投資需求。2014年,我國城鎮人口所佔比重雖已達到54.8%,但仍遠低於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新型城鎮化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根據《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到2020年,將有1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戶在城市;但我國現在城鎮的公共服務水平大都還是低水平的,遠遠不能適應現有城鎮居民的正常需求。要適應未來城鎮居民的需要,必須大幅度地提高城鎮的公共服務水平。在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中,還要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快改變農村交通不便、教育醫療設施不足、村容不整的局面。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將對城鄉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住宅建設、環境治理設施等提出更多的新需求,進而形成龐大的投資需求。

推動區域由不平衡發展到協調發展的轉變將帶來投資和消費需求的增長。2014年,我國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的人均GDP水平都超過1萬美元,但雲南、貴州等中西部地區的人均GDP僅在4000~5000美元左右。加快這些欠發達地區的工業化進程,不僅會帶動基礎設施的大規模投資,還會促進生態旅遊業、特色文化産業等新興産業的發展。另外,欠發達地區居民收入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將創造更多的消費需求。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4年,我國還有7017萬農村貧困人口。通過精準扶貧,增加他們的收入,可以形成帶動經濟增長的新需求。

中高收入階層的擴大蘊含著巨大的消費需求。根據十八大的部署,到2020年,實現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這就意味著我國將有更多的人步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階層。這一部分人群對更高品質、更富有個性化的産品具有強烈需求。根據波士頓諮詢公司的預測,到2020年,我國富裕階層人數(指的是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在20000美元以上)將達到2.8億,佔中國總人口的20%;其消費將增至原來的五倍,達到3.1萬億美元,相當於屆時中國消費總額的35%左右。

新的增長動力正在形成

我國經濟不僅有巨大的發展空間,而且隨著改革的推進和一系列政策的落實,正在形成新的增長動力。

深化改革正在釋放全社會發展動力。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相繼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國務院相繼取消和下放了大量行政審批事項,全面取消和劃轉了所有非行政審批項目,推行了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等。這些改革激發了市場活力。2015年上半年,全國新登記註冊市場主體685.1萬戶,同比增長15.4%伴隨著改革的進一步推進,我國資源要素配置和利用效率將進一步提升,生産率將進一步提高,經濟增長的基礎將進一步增強。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正在釋放全社會創業創新活力。2014年9月以來,為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國家出臺了大量的政策措施,如:鼓勵地方設立創業基金,創新投貸聯動、股權眾籌等融資方式;放鬆阻礙人才自由流動的戶籍、學歷等方面的限制等。這些政策極大地調動了全社會創業創新的積極性。據相關統計,2013年,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比例為2.3%,2014年這一比例達到了2.9%,上升0.6個百分點。日前,國務院又發佈了《關於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這將點燃更多的發展引擎,為經濟增長注入強大的新動力。

“互聯網+”行動計劃已初見成效。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隨著這些計劃的制定和實施,互聯網將與農業、製造業、傳統零售業、金融、交通等行業相融合,在推動傳統産業升級的同時,還會催生出越來越多的新産品、新業態。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2014年6月發佈的《中國的數字化轉型》報告,2010年,我國的互聯網經濟佔GDP的比重為3.3%,低於大多數發達國家的水平。2013年,這一比重提高至4.4%,超過了美國4.3%、法國4.2%和德國3.7%的水平。

裝備製造業産品出口和企業走出去展現出良好前景。近年來,鐵路、電力、通信、石化、航空等領域的大型設備出口呈現快速增長勢頭。2014年,我國裝備製造業出口額達2.1萬億元,大型成套設備出口約佔其中的1/3。2015年上半年,我國又與印度尼西亞簽署高鐵合作協議,中標俄羅斯高鐵設計合同。未來,我國製造業出口和企業走出去還會獲得新的政策和資金支持:絲路基金已投入運營,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有望年底完成籌建,等等。這些都會成為裝備製造業在海外尋求發展的有力支撐。

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政府應積極主動作為

在經濟新常態和新的制度環境下,各級政府再也不能像過去那樣,主要依靠行政性干預,以“大産業、大項目、大投資”的方式來推動增長。今後,要促進經濟健康發展,關鍵在於要真正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強調這一決定性作用,並不表明政府在經濟增長過程中無用武之地。恰恰相反,政府在其中不僅應該發揮重要的作用,而且有發揮作用的新的廣闊空間。

營造法治、誠信、公平的競爭環境。市場作用的充分發揮有賴於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市場經濟的平穩運行依靠于有效的法治體系。正如波蘭尼在《大轉型:我們時代的政治與經濟起源》中所指出的那樣,市場經濟從來不是純粹“自發擴展、自發調節”的,而是“內嵌”在各種既定的社會規則和社會關係之中,市場所處的法治環境必然會對市場的效率産生重要的影響。因此,為推動經濟增長,必須營造法治、誠信、公平的競爭環境。要加強對産權特別是對知識産權的保護,強化對市場運行的監管,有效遏制非自然性壟斷等不公平競爭行為,為市場充分發揮作用創造根本前提和有利條件,以更好的市場軟環境增強地區的發展活力和經濟競爭力。

以公共領域的投入帶動需求增長。目前,我國面臨著産能過剩的嚴重壓力,但這並不是説沒有新的投資機會。事實上,無論是新興産業的發展還是傳統産業的改造,無論是城市內部基礎設施的完善和現代化還是地區之間基礎設施連通性的增強,都需要大量的投資。政府應加大交通通訊、人才培養、醫療衛生、養老健康、環境保護等領域的投資,擴大公共服務供給,為社會資本謀求新的增值空間,創造更有利的條件和更優良的環境;為城鄉居民消費,創造更便利的途徑和更穩固的基礎。

利用公共資金的杠桿作用帶動社會資本投資。政府不僅可以利用公共資金直接參與投資,也可以通過發揮公共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引領和帶動社會資本的投資。比如:設立産業引導基金、重大技術創新基金等,引導更多社會資本和其他要素資源投入到符合國家總體戰略要求的領域之中。目前,國家正在大力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各地應在充分研究論證的基礎上,積極推出一系列對社會資本有吸引力的公共項目,以創造公共資本和社會資本雙贏的格局,帶動全社會投資的增長。

在重大科技創新方面發揮有力作用。創新是“穩增長、調結構”的關鍵支撐,重大技術領域的突破則是破解我國當前發展困局的核心環節。當今時代,創新活動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都超過以往任何時期,需要更大規模的財力和人力投入,單個創新主體很難擁有與創新需求相當的創新資源。因此,一方面,要通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激發全社會的創新活力,使新的創意、新的物質和文化産品等能夠不斷涌現;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在國家層面或區域層面的創新資源整合力度,形成創新合力,在重大技術領域儘快實現新的突破。各級政府在保護好企業創新積極性的同時,應加強創新體系和創新平臺建設,統籌利用好各種創新資源,為經濟增長和結構轉型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儘管當前經濟形勢十分複雜、挑戰愈加嚴峻,未來還會有漲有落、有起有伏,但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依然有著無限的空間。當然,實現良好的發展前景,不是靠觀望等待、無所作為,而是要靠億萬民眾的艱苦創業、辛勤努力,也要靠各級黨政幹部的夙夜在公、積極作為。面對不斷涌現的矛盾和困難,各級黨政幹部不應畏縮遲疑、茫然無策,而應勇往直前,大膽實踐;不應推諉塞責、消極等待,而應勇於擔當,善作善為。這是中央的期望,人民的期待,歷史的重任,時代的召喚;我們應當不負重托,銘記於心,躬行于身,勤勉工作,為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李偉)

責任編輯: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