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時評:中小學課堂“防艾”何以遇尷尬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2-09 08:24 來源: 中國青年報
【字體: 打印本頁

    前不久,甘肅省蘭州市教育局下發《蘭州市教育系統艾滋病防治工作方案》,規定全市中小學及中職學校將開設“防艾課”,在普通中學的地方課時中安排預防艾滋病專題教育課時。但各學校對此還是有一定的疏忽與漏洞,校園防艾教育也遭遇著一些尷尬。(《西部商報》12月1日)

    如今,高校需要進行“防艾”教育已漸成共識,但中小學校園開設專門的“防艾課”似乎還顯得有些“新潮”,難免引發爭議,甚至遭遇阻礙。其實,這並非多此一舉。據中國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主任吳尊友透露,2011年到2015年,我國15~24歲大中學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凈年均增長率達35%(扣除檢測增加的因素)。“2015年艾滋病學術大會”公佈的最新數據則顯示:今年1到10月,全國15到24歲年齡段有1.4萬多人感染艾滋病病毒。

    面對上述觸目驚心的數據,毫不誇張地説,年輕的中學生,已經不再是艾滋病防控人群中可以“忽略”的群體。《新京報》記者在北京多所學校進行的隨機調查顯示,90%大學生普遍知道艾滋病的基本知識,但並不知道如何正確防護和預防。大學生尚且如此,相對稚嫩的中學生就更可想而知了。所以,在青少年學生中開展防艾教育,可謂迫在眉睫。

    然而,由於諸多原因,中學“防艾課”卻遭遇著尷尬和無奈,缺乏專業教材、沒有專門的老師、學校和學生的觀念滯後是這方面的三大“攔路虎”。只要學校予以足夠重視,教材和師資尚且可以通過聘請校外專業人員等方式來有效緩解,觀念滯後才是一隻真正的“大老虎”。

    開展預防艾滋病的相關教育,必然繞不開有關性的話題,而性教育則要受制于國情、民族文化等諸多因素。尤其是中學生,除了極少數能坦然面對“就是那麼一回事”的之外,講究含蓄內斂的大多數孩子都會談“性”色變,令授課者很難把握分寸。

    其實,現在的中學生接受新鮮事物的途徑已經足夠多了,許多學生對性知識的了解遠遠超出成年人的想象,性話題很大程度上只是一個臺面上的敏感話題而已,尤其在早戀現象頻繁的今天,根本談不上為時過早。藏著掖著,不僅於事無補,更會喪失對孩子進行引導教育的良機,一旦有人因為無知而懷孕甚至感染艾滋病,可謂罪莫大焉!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日益開放,青春期的孩子受到的外界的“誘惑”不在少數,這絕對是一個比考試分數更“現實”的問題。權威機構調查發現,某些青少年學生感染艾滋病,都是從高中到大學時發生的,倘若能未雨綢繆,很多感染就可以防患于未然。

    當然,“防艾”教育並不只是學校的事情,家長和社會也不能置身事外。只有協調發揮三方面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共同構建一個科學、有效的青少年性教育體系,才能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只要相關各方能切實轉變觀念,齊心協力,相信在不遠的將來,青少年性教育就能像心理健康教育一樣,配備專門師資,開設專門的課堂,真正在中小學落地生根。

責任編輯: 薛雪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