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的時代選擇——黨的十八大
以來教育改革發展成就述評·提高質量篇
偉大時代日新月異,韆鞦大業教育領航。
“推進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培養更多、更高素質的人才,同時為各類人才發揮作用、施展才華提供更加廣闊的天地。”2013年10月,在會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顧問委員會海外委員時,習近平總書記以深沉有力的話語表達了對教育的期許。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教育由大向強,聚焦內涵提升質量已成為各級各類教育的核心發力點。
5年來,我國小學凈入學率、初中毛入學率,以及高中階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均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教育總體發展水平進入世界中上行列。
5年來,職業教育以“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為目標,每年為各行各業輸送近1000萬技術技能人才。
5年來,在載人航天、量子通信、超級計算機等高端科技領域,一個又一個標誌性成果震驚世界,一批以“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為核心的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正在逐步形成。
……
由大向強,中國吹響了建設世界教育強國的衝鋒號。
立足根本,培養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走進中南大學,崗亭上印有的“雷鋒崗”三個大紅字映入眼簾。
勇救落水兒童、照料孤寡老人、為貧困家庭提供免費家教……“雷鋒崗”自設立以來,5000余名學生成為志願者,累計幫助校內外人群12萬餘人次。
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是教育要回答的根本問題。
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不能只是看學生的考試分數,更要看學生是否具備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是否具備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於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教育系統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核心所在,是“十三五”時期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
人們不會忘記,5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走進大中小學,在與師生的親切座談中深入闡述了立德樹人的豐富內涵和途徑、方法,樸素的言語寄託著黨中央對教育的殷切期望。
2013年10月1日,在給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學生的回信中,習近平總書記希望學校承擔好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神聖職責,著力培養造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2014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考察時指出,青年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
2015年6月1日,在會見中國少年先鋒隊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時,習近平總書記寄語全國各族少年兒童,要學會做人的準則,就要學習和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學習和弘揚社會主義新風尚,熱愛生活,懂得感恩,與人為善,明禮誠信,爭當學習和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小模範。
……
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核心命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一系列政策措施密集出臺。
為了扭轉單純以學生學業考試成績和學校升學率評價中小學教育質量的傾向,2013年6月,教育部印發《關於推進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的意見》,並配套發佈了《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指標框架(試行)》。這項被稱為“綠色指標”的中小學教育質量評價體系,通過品德發展水平、學業發展水平、興趣特長養成、學業負擔狀況5個方面20個關鍵性指標考查學生發展狀況。
2014年,教育部發佈《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提出建設中華經典資源庫,開展各種形式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讓廣大青少年從小就打好中國底色,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歷時5年完成統編工作的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教材,已於今年9月開學在全國中小學起始年級投入使用,教材突出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潛移默化中入耳入腦入心。
今年9月,教育部發佈《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為中小學校開展德育工作提供基本遵循,成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管理、督導、評價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重要依據。
2015年1月,《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發佈,為高校如何培養又紅又專、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方向。
數據是最好的佐證:2016年5月,已連續開展了25年的高校學生思想政治狀況滾動調查顯示,95.4%的學生認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進一步發展,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明顯提高”,92.8%的學生贊同“大學生應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傳播者和踐行者”。
公平優質,從“有學上”到“上好學”
來自甘肅的殘疾考生魏祥在2017年高考中考出了648分的優異成績,通過國家專項計劃,他被錄取到清華大學理科實驗班類專業。
今年,通過面向貧困地區的定向招生專項計劃,10萬多名“魏祥”圓夢重點大學。從2013年到今年招生季結束,累計超過25萬名貧困學子因此受益。
數據的背後,是黨中央、國務院推進教育公平、發展人民滿意教育、努力讓更多優質高等教育資源惠及寒門子弟的決心和勇氣。
何為人民滿意的教育?在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鐘秉林看來,人民滿意的教育是覆蓋全民的公平教育,更是資源共享的優質教育。沒有質量的公平沒有任何意義,低質量的公平老百姓也不會滿意。
回顧最近幾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從2015年的“促進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到2016年“發展更高質量更加公平的教育”,再到今年提出“辦好公平優質教育,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始終貫穿著一條公平與質量相伴的主線。
翻開教育政策出臺的大事記,我們不難發現,讓弱勢群體也能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始終是政府努力的方向。
5年來,完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學保障和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紮實推進。在公辦學校就讀的隨遷子女比例穩定在80%左右,30個省(區、市)實現了符合條件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參加高考。
“兒子在學校享受與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後,變得很有禮貌、懂得感恩,學習也有了進步。”這是武漢市一名進城務工人員寫在問卷調查“您最感動的事情”一欄中的文字。
在努力提升弱勢群體獲得感的同時,教育部門力圖做大另一塊“蛋糕”,讓教育信息化成為有效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的“倍增器”。
5年來,國家加快推進以“三通兩平臺”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建設,順利完成“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全國中小學互聯網接入率從25%上升到94%,多媒體教室比例從不到40%增加到80%,中國教育衛星寬帶傳輸網直接服務近1億農村中小學師生,全國6.4萬個教學點實現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
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呼喚素質教育。以創新教育教學方法為抓手,不少地區的中小學推行分層教學、走班制、學分制、選課制,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為每個學生提供更豐富的選擇和滿足其個性成長的發展空間。如北京啟動實施高中、高校聯合培養拔尖人才的“翱翔計劃”,讓學有餘力的優秀高中生走進高校、科研院所的實驗室,在科學家身邊成長。
在高校,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卓越系列人才培養計劃、科教結合協同育人行動計劃等一系列計劃取得積極進展。一大批應用型人才、複合型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如雨後春筍般涌現,中國高校正在向建設“雙一流”邁出堅實步伐。
與此同時,職業教育也實現了飛速發展。每年約有500萬名農村學生通過接受職業教育實現城鎮就業;近3年,高職教育使850萬個家庭實現了擁有第一代大學生的夢想。職業教育,讓每個人都有了人生出彩的機會。
辦好“公平優質”的教育,就是要將規模與質量、公平與優質、過程與結果統籌考慮、有機統一。提高質量與促進公平從並駕齊驅到有機統一,我國發展優質教育、建設世界教育強國的衝鋒號號聲嘹亮。
優化結構,實現“提質增效”新跨越
服務“新四化”需要,服務“五位一體”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總體佈局,服務經濟結構調整和産業結構升級,需進一步調整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結構。
2017年1月,國務院印發《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以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為主題,以教育的結構性改革作為主線,提出了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結構、優化教育體系結構、優化人才培養結構的要求。
我國各級各類教育紛紛將“調結構”作為改革主線,出臺了各自的改革目標和行動計劃——學前教育著力在普惠園、民辦園上下功夫,向中西部、農村傾斜。義務教育調整學校佈局,統籌城鄉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創新高校人才培養機制,支持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促進高校辦出特色,爭創一流。
教育結構性改革,一方面要從教育供給側改革發力,加大投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另一方面要科學配置資源,擴大優質資源受益面,讓更多學生共享教育改革發展成果。
中央財政投入不足,普惠性民辦園數量不足、質量不高,城鄉保教質量存在巨大鴻溝……“入園難、入園貴”曾長期困擾我國學前教育的發展。
怎麼破?2011年起,國務院連續推出3個“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目標直指“擴總量、健機制、調結構、提質量”。此後,中央財政投入專項資金1000多億元,支持中西部農村地區改擴建幼兒園,扶持普惠性民辦園;到2020年,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成後,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將達到85%,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提高到80%。
教師用麥克風講課、一個班級100多名學生擠在一起,這樣的場景過去時常出現在農村校。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義務教育城鎮擠、鄉村弱,城鄉教育質量差距不斷擴大。
如何彌合差距?2016年,《關於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應運而生。從“基本均衡”到“優質均衡”,《意見》要求各級政府以縮小校際差距為立足點,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義務教育公辦學校標準化建設、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等十大舉措隨之出臺。
高等教育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誌。然而,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千校一面、身份固化、重復交叉、發展活力、動力不足”的問題逐漸顯現,優化高等教育佈局與結構迫在眉睫。
2015年,《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關於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兩個重要文件出臺,為高校轉型發展撥開了迷霧。
破身份、撕標簽,中國2800多所高校重新洗牌,煥發出了新的活力和生機:老牌名校瞄準世界一流,向“高精尖”邁進;地方高校則積極向應用型轉型,對接地方需求,選拔和培育優勢特色學科,服務地方經濟社會轉型發展。
職業教育要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與産業結構調整升級,需要自身的結構性調整。産業進步了,站在生産服務一線的人才也需要有智慧、有知識。然而,高素質技能人才短缺,“就業難”與“技工荒”問題突出,矛頭直指職業教育供給側改革。
2014年,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開出了藥方:以“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為目標,人才培養緊密對接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産業結構調整升級;中高職有機銜接、普職滲透,打破職教“天花板”;校企合作、産教融合,提高職業教育的質量。
如何通過調整結構來提質增效?這5年,黨中央、國務院著重抓住人力、財力兩個方面,一方面從投入上保障各級各類教育調整結構,另一方面抓住教師隊伍建設這個“牛鼻子”,確保改革構想落到實處。
教育要實現大跨越、大發展,投入是根本保障。2012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例首次達到4%。自此以後,到2016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例連續5年保持在4%以上;教育經費投入“三個增長”成為常態。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5年來,“國培計劃”示範項目、幼師國培項目等共獲投入93.5億元,培訓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校長957萬人次。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2015年有9萬名中高職教師參加了職業教育教師素質提高計劃,9000余名職教教師深入企業實踐。高等教育聚焦具有國際影響的學科領軍人才、青年學術英才等重點人物,啟動實施了“高素質教育人才培養工程”等一系列重大人才項目,吸引、培養、造就了一批高層次教師人才隊伍。
……
“更好的教育”,是人民群眾的期盼。
從學前教育到義務教育,從職業教育到高等教育,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教育實現了從規模擴張到結構轉型、內涵發展質的飛躍。5年轉瞬即逝,但由此開啟的中國教育新時代,為中國不斷匯聚起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力資源,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積蓄了磅薄力量。(記者 焦以璇 董魯皖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