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人類美好未來的中國方案——八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我們呼籲,各國人民同心協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的這一願景,與近幾年多個重大外交場合頻頻發出的“中國聲音”、提出的“中國方案”交相呼應,充分體現中國共産黨不僅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鬥的政黨。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已經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當代中國對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論貢獻,是中國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文明進步方向的鮮明旗幟。
新時代需要新思維,新形勢需要新智慧。當前的國際社會進入了格局調整、體系變革的關鍵階段,面對世界性的挑戰和熱點難點問題,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退回到自我封閉的孤島,零和博弈、冷戰思維、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早已被時代摒棄,唯有同舟共濟,才能互利共贏。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人類進步高度,把握世界發展格局變化趨勢,高屋建瓴地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份超越民族、國家和意識形態的中國方案,已被多次寫入聯合國文件,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和積極響應。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回答的是“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等關乎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課題。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其目標是“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表明要從政治、安全、經濟、文化、生態等5個方面加以推動。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堅決摒棄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安全上,要堅持以對話解決爭端、以協商化解分歧,統籌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經濟上,要同舟共濟,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生態上,要堅持環境友好,合作應對氣候變化,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提出,源自於中國堅持的正確義利觀,源自講信修睦、善待他人、兼容並包、世界大同的傳統哲學思想,繼承和發展了新中國不同時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張。知行合一,實幹為要,中國在創新和豐富全球治理理念的同時,也為世界提供越來越多打著中國烙印的公共産品。“一帶一路”重大倡議開闢了國際合作新模式,成為當今世界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最受歡迎的全球公共産品;發起創辦亞投行,設立絲路基金,促進亞洲互聯互通和經濟可持續發展;主動實施國際發展援助,中國負責任的大國作用日益突出;推動建立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及應急儲備安排,引領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金磚合作架構……中國致力於將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付諸務實行動,貢獻了中國力量,發揮了建設性作用,為世界注入了共謀發展、互利共贏的信心。
世界命運握在各國人民手中,人類前途繫於各國人民的抉擇。于中國而言,將永遠向世界敞開懷抱,也將盡己所能向面臨困境的人們伸出援手,讓我們的“朋友圈”越來越大。中國將與其他國家攜手營造人人免於匱乏、共同發展、享有尊嚴的光明前景,共同建設“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美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