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專題專欄
 
 
涉外禮節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0月28日   來源:中國旅遊網

  脫帽禮

  歐美國家以及受歐美影響的許多國家,廣為流行著脫帽禮。此禮源於歐洲中世紀。據説,當時武士對女子講話時,必須把頭盔舉起,以示對女性的敬重。當武士們友好相見時,為了相致友情,彼此都要把頭盔掀起而露出面目。久而久之,便形成脫帽禮。

  在公共場合行此禮時,男子摘下帽子向對方點頭致意即可。若相識者側身已過,雙方亦可回身補問“您好”,並將帽子略掀一下即可。若相識者在同一場合先後每次相遇,雙方不必反復脫帽,只點頭致意即可。當進入主人房間時,客人必須脫帽,以示敬意。在莊重場合,人們應自覺脫帽。

  眼神禮

  世界各族民眾,往往用特定眼神來表示一定的禮節或禮貌。

  注視禮:阿拉伯人在傾聽尊長或賓朋談話時,兩眼總要直直地注視著對方,以示敬重。日本人相談時,往往恭恭敬敬地注視著對方的頸部,以示禮貌。

  遠視禮:南美洲的一些印第安人,當同親友或貴客談話時,目光總要向著遠方,似東張西望狀。如果對三位以上的親朋講話,則要背向聽眾,看著遠方,以示尊敬之禮。

  瞇目禮:在波蘭的亞斯沃等地區,當已婚女子同丈夫的兄長相談時,女方總要始終瞇著雙眼,以示謙恭之禮。

  眨眼禮:安哥拉的基母崩杜人,當貴賓光臨時,總要不斷地眨著左眼,以示歡迎之禮。來賓則要眨著右眼,以表答禮。

  擠眼禮:澳大利亞人路遇熟人時,除説“哈羅”或“哈”以示禮遇之外,有時要行擠眼禮,即擠一下左眼,以示禮節性招呼。

  南亞搖頭禮

  在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爾、斯裏蘭卡等國,人們相互交往時,往往彬彬有禮地搖頭。他們的表敬禮俗是:向左搖頭則表示贊同、尊重或認可;點頭則表示不同意。這恰恰與中國的“搖頭不算點頭算”相反。

  電話禮節問候

  在接電話時,不同國家與地區的人有不同的禮節性問候習慣。

  華人--“喂,您找誰?”

  美國人--“哈羅!”

  德國人--“我是××(自報姓名)。”

  俄羅斯人--“我在聽著呢。”

  法國人--“您是哪一位?”

  意大利人--“準備好了,請您説吧!”

  英國人--“我是×××××(自報電話號碼)。”

  香港地區人--“我是××××(單位名)的×××(姓名)。”

  進外國人居所禮節

  進外國人寓所或辦公室,應事先約定,按時到達。若無迎候,應先敲門或按鈴,經同意再進門。在主人休息時間或因急務而未經約定,不得不登門造訪時,相見後應向主人致歉,並簡要説明原因。入室後,未經禮讓不應自行入座,洽談時間儘量少而短。登門拜訪外國友人,以上午10點或下午4點左右為宜。相見後,要主動向主人全家人問安。對主人的小孩要示以喜愛之情,若主人家養有狗、貓等,不要表現出厭惡情緒。歐美人有以飲料及小食品待客習慣,客人應隨俗接受。在未經主人邀請情況下,不要自行參觀主人的其他房間或庭院,嚴忌隨意觸動主人書籍、文稿、資料、花草及陳設品。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