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宏偉藍圖。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陜西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十一五”規劃又為加快全省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收入指明了方向。陜西省能否在未來五年內,傳承“十五”發展的良好勢頭,抓住機遇,加快發展,順利完成省委、省政府“十一五”規劃制定的農民增收目標就備受人們關注。本文將借助翔實的農村住戶抽樣調查數據,從“十五”期間陜西省農民收入的特徵入手,分析農民增收的得與失,探求農民增收的途徑,以期為“十一五”農民增收出謀劃策。
一、“十五”時期農民收入的主要特點
“十五”時期,陜西省農民收入以持續增長為主線,表現為前期平穩增長,後期加速增長的基本態勢。
(一)農民收入保持持續增長態勢
“十五”期間,農民收入保持持續增長,並且呈現出期末加速增長之勢。據農村住戶抽樣調查資料,2001-2004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520.0元增加到1866.5元,凈增346.5元,年均增長7.1%。特別是2004年,國家加大了支農力度,惠農政策相繼出臺後刺激了農民收入的大幅增長,當年農民收入比上年凈增191.0元,增長11.4%,創造了1997年以來的新高,並且一舉改變了增速低迷態勢。預計2005年農民收入仍將承接較快增長之勢,突破2000元關口指日可待。
“十五”期末,農民收入增速改變了自1999年以來低於城鎮居民收入的現狀,趕上並超過了城鎮居民收入的“步伐”。2004年,農民純收入增長11.4%,超過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0.1%)1.3個百分點,2005年前三季度,農民現金收入增長了18.6%,又超出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1.2%)7.4個百分點。農民收入加速追趕並超過城鎮居民收入增速,有利於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有利於全省共同富裕,同時,也為“十一五”農民收入的持續穩定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工資性收入成為農民增收的穩定貢獻因素
“十五”期間,農民工資性收入呈現較快增長,已經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貢獻因素。據農村住戶抽樣調查資料,2001-2004年,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由507.8元增加到690.4元,年均增長10.8%,超過收入增速3.7個百分點,工資性收入對純收入的增長貢獻率已經達到52.7%,佔據“半壁江山”。在工資性收入內部看,農民依靠轉移而獲得的外出從業收入大幅增長,對農民工資性收入增加功不可沒。據抽樣調查,2001-2004年,農民人均外出從業得到的收入從195.8元增加到378.4元,年均增長24.6%,遠遠高於工資性收入的增速。預計2005年及今後,農民工資性收入將穩健增長,對農民增收的貢獻力度將逐漸加大。
(三)家庭經營收入增長表現出加速之勢
伴隨著國家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以及一系列有利於“三農”發展的政策出臺及貫徹落實,農民家庭經營生産健康發展,家庭經營創造的收入表現出了加速增長之勢。據農村住戶抽樣調查資料,2001-2004年,農民人均家庭經營收入由899.9元增加到1028.3元,年均增加42.8元,增長4.5%。2004年,家庭經營收入比上年凈增108.7元,增長11.8%,增幅、增速明顯加快。預計2005年,家庭經營收入仍將保持較快的增長勢頭。
(四)收入貨幣化程度提高,變現能力增強
農民收入中既包括現金收入,也包括實物收入,其中,現金收入比重的高低是衡量收入質量的重要標誌。據農村住戶抽樣調查資料,1996年,農民人均現金純收入佔全年純收入的比重只有47.9%,2000年,比重提高到71.2%,2004年,再次提高到79.1%。預計2005年這一比例將超過80%。農民收入中貨幣化程度的提高,説明農民家庭生産商品率提高,市場參與能力增強,這必將推動農民收入增長方式的轉變,從而帶動收入質量的提高和增收步伐的加快。
(五)減負增收的政策凸現成效
“十五”期間,中央連續多次以一號文件的形式指導農村工作,並且制訂了若干有利於“三農”發展的好政策,這其中,逐步並且最終減免農業稅更是具有改寫歷史意義的重大舉措。省委、省政府及時將中央政策落到實處,在“十五”期內逐步減免並從“十五”期末的2005年起全面取消除煙葉稅外的所有農業稅、特産稅,直接促進了農民收入的增加。據農村抽樣統計資料,“十五”期內,陜西省農民人均稅費支出已經從最高時的72.06元下降到2004年的36.82元,累計下降49%。2005年,由於全面減免農業稅,預計農民人均稅費支出只有6元左右,將比2004年再下降83.7%,從而因減負直接貢獻增收1.7個百分點,減負增收的政策收效相當明顯。
(六)農民收入在全國及西部地區的位置有所前移
“十五”期間,伴隨著全省經濟的發展及農民增收步伐的加快,陜西省農民收入水平在全國及西部地區的位置有所前移,但仍屬於中下水平。據全國住戶抽樣調查資料,2004年,陜西省農民人均純收入比全國平均水平低1069元,不足全國的64%,在31個省、市、自治區中居第27位(倒數第5位),前移2個名次。在西北五省、區中位於第4位,高於甘肅;在西部大開發的十二個省、市、區中,位居第8位,高於甘肅、雲南、貴州和西藏,比2003年前移了2個位次。 (陜西省統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