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記者李斌、張建平)汽車排長隊加油、限量加油,繼而是加油站無油可加,汽車拋錨,人們的生産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回想去年持續兩個多月的廣東“油荒”,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副主任郭榮昌委員在政協大會上高聲疾呼:對於壟斷行業危害公共利益的問題,必須予以高度警惕。
出口大增:全社會埋單
面對“油荒”,人們要問:油都到哪兒去了?郭榮昌委員説,據海關總署公佈的數據,去年前6個月我國總共出口759萬噸成品油,同比大幅增長48.6%,而同期成品油進口卻從前年上半年的增長34.1%轉變為下降21.1%,至1570萬噸,6月份的同比降幅更是達到了22.6%。也就是説,國內一邊在鬧“油荒”,一邊卻大量把油賣到境外去。
為什麼不把油賣給國內老百姓,卻要把油賣到境外去?郭榮昌委員分析説,究其原因,一是國內成品油價格上漲的幅度跟不上國際原油價格的漲幅,大幅出口石油有利可圖;二是石油壟斷巨頭錯誤估計了油價波動方向,試圖等待油價回落再購入。“這是買賣的決策性失誤,去年國際油價越升越高,整個社會正在為這一失誤埋單。”
超額利潤:損害了公眾利益
“‘油荒’過後,最大的獲利者就是石油巨頭。”郭榮昌委員説,2004年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獲得2000多億元的利潤,而僅2005年上半年,中石油就完成利潤1029.27億元。
“企業追逐利潤最大化,本無可厚非。但石油壟斷巨頭不能忘記了其不同於一般民營企業的國有壟斷企業身份,不能忘記了它們應當承擔的公共職能。”郭榮昌委員直言,這些壟斷巨頭對內幾乎擁有全部油氣資源,對外則壟斷著石油進口權,享有其他企業根本無法想像的壟斷性權力。當國際油價市場出現劇烈波動的時候,壟斷巨頭應當責無旁貸地起到穩定國內市場的作用,為國分憂。
“然而,在公共利益需要的時候,它們並未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反而嚴重損害了公眾的利益。”郭榮昌委員指出。
壟斷監管:機制存在嚴重缺陷
一些壟斷行業在享受著鉅額制度性補貼的同時,卻不顧公共利益,完全以利潤為唯一追求目標。郭榮昌委員指出:“這説明國有壟斷行業監管機制還存在著嚴重缺陷。”
出於維護國家安全、保證公共利益的需要,國家對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少數領域實行壟斷經營是必要的。郭榮昌委員認為,但同時必須對其進行有效的監管和約束。“如果對其縱容不管,助長其利己主義行為和霸道作風,那麼這次華南地區的‘油荒’極有可能就是明天其他地區的翻版;而這種‘油荒’不但仍會發生,還將演繹成‘電荒’‘煤荒’等等。”
公共利益:壟斷危害多方面
郭榮昌委員分析,壟斷行業對公共利益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損害消費者的利益。表現為控制産量,謀取高額利潤,限制可能的競爭者進入市場等。“這次‘油荒’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
——損害社會公平。據統計,當前我國行業平均收入排名前十位的大多是壟斷性行業,其中有通信服務業、電力供應業、金融證券業、保險業等,壟斷引發的行業收入的巨大差異已成為影響我國實現社會公平的一個重要因素。
——影響技術進步。由於缺乏改善經營和提高産品質量的動力,壟斷行業往往阻礙著技術進步和産業升級。隨著我國加入WTO,市場開放力度加大,這些壟斷性行業競爭力面臨嚴峻的挑戰,風險與日俱增。“加快推進壟斷行業的改革,是當前我國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
高度警惕:壟斷行業危害公共利益
“壟斷行業必須加快改革。”郭榮昌委員為此開出了“藥方”:
一是必須實行政企分開、政資分開,加快推進壟斷行業國有企業的公司制改革,建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企業制度,促進其科學經營和民主管理,增強其自我發展的能力。
二是採取多種措施,鼓勵社會資本進入有關壟斷行業,適度建立起市場競爭機制。特別是一些盈利性的運輸、通信、能源等壟斷行業,應根據條件成熟程度,逐步取消體制障礙和人為限制,引導社會資本的進入,促進有效競爭。
三是建立公開透明、監管有力的壟斷行業監管制度。“當務之急是對各壟斷行業要建立健全專門的監管機構,提高監管機構的監管力度和工作透明度以及公眾的參與程度,實行規範的聽證制度和審計制度,有效防止壟斷巨頭鋪張浪費和貪污腐化等行為。”
四是儘快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將壟斷行業的監管納入法制化軌道。依法禁止和防止壟斷,是市場經濟下形成公平有效的競爭制度和秩序的根本性措施。通過有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和修改,依法規範和約束國有壟斷行業的競爭方式、交易關係、市場行為,是防止國有壟斷行業危害公共利益的重要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