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專題專欄
 
全國“兩會”代表、委員關注三領域中壟斷現象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3月03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3日電(記者李斌、叢峰、丁錫國)機場建設費50塊錢咋一收就是14年?春運漲價6年了,客流怎麼還沒被限制住?國家郵政和民營快遞為什麼不能平等競爭?存在於民航、鐵路和郵政系統的壟斷現象,引起了前來出席兩會代表委員的關注。

  一問:50塊錢咋一收就是14年?

  “50塊錢事小,可為什麼一收就是14年?”全國人大代表趙志全一語道出許多人心中的疑問。

  “不少人向我反映,機場建設費到底是筆什麼錢?是投資、捐贈還是稅費?” 趙志全説,如果是稅費,應該向納稅人説明收取依據和使用情況;如果是捐贈,應該遵循自願原則;如果是投資,就應該有回報。“可這些都沒有啊。”

  1992年至1993年,我國出現“購機熱”“修機場熱”、“開航線熱”。也正是從1992年起,我國開徵機場建設費。依據是1995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財政部、國家計委、民航總局《關於整頓民航機場代收各種機場建設基金的意見》。“那份意見是三個部門會商後出臺的文件,既未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也未經公眾聽證。計劃經濟時代也許有合理之處,現在就不合適了。”趙志全一口氣問出幾個問號,“路橋費還有個年限,機場建設費呢?” 2004年9月1日起,從境內乘飛機出行的旅客,購買機場建設費改為在購買機票時一併繳納。“表面上看,這是件便民好事,實質上是變明為暗,仍然是在吃‘霸王餐’。”“依此類推,建火車站和碼頭,是不是也要收建設費呢?機場建設費有明顯的壟斷性、強制性、不公開性,是‘霸王條款’,應予停止。”

  二問:春運漲價6年了,客流怎麼還沒被限制住?

  剛到北京駐地,全國人大代表紀盡善就開始惦記一件事情了。原來,就在他動身前兩天,收到四川一位農民工寫給他的信,內容很短,就是請求他替農民工兄弟呼籲“春運時鐵路別漲價了!”

  “年年春運年年漲,雷打不動。除了恨不得把一分錢掰成兩半花的農民工外,還有數不清的人吃了鐵路漲價的苦頭。”紀盡善代表説,現在看,當初聽證時,鐵路部門提出的“限客分流”“削峰平谷”之説,很難讓人不聯想到是壟斷的“幌子”。

  “春運漲價6年了,客流怎麼還沒被限制住?這説明什麼?”紀盡善説, 事實證明,雖然票價上浮,近年來鐵路春運客流量仍呈逐年遞增趨勢。2006年春運40天,中國鐵路發送旅客達1.49億人,比去年同期增長950萬人,創春運歷史最高紀錄,“一票難求”現象更加突出。

  “對於鐵路等公益性、自然壟斷性的國有企業,必須兼顧其社會目標,而非單純盈利目標。鐵路部門應該加快改革,加快市場化運營的步伐。鐵路建設應加快向民營資本開放。”

  三問:國家郵政和民營快遞為什麼不能平等競爭?

  沒有國家一分錢投入,民營快遞已做出上百億元的行業規模,佔據全國同城快遞80%、省際快遞50%以上的市場,從業人員達百萬人以上,其中30%為下崗工人,50%為進城的農民工。

  然而,全國政協常委、國務院參事任玉嶺卻樂不起來。原來,前一段時間沸沸颺颺的郵政法第七稿修改風波,讓他憂心忡忡,草案第十條規定:信件的寄遞由郵政企業專營;國際信件的速遞業務和單件重量在350克以上的國內信件速遞業務除外。“這意味著350克以下的國內信件全部被郵政壟斷。” 常規信件不超過20克,350克的函件,就是平信的17·5倍。目前市場上重量在350克以上的信件和包裹,不到快遞總量的10%。“如果真這樣,大部分民營快遞企業將會面臨倒閉的威脅,郵政壟斷可能捲土重來。”

  任玉嶺説,郵政法修改稿的草案由郵政部門牽頭,“一些措施暴露出郵政部門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尷尬,滲透著一種對壟斷權利的保護。” “據了解,郵政法修改稿可能做進一步修改。這件事暫告一個段落。” 任玉嶺説,“關鍵是要反思,國內究竟為什麼會有那麼多霸王條款和壟斷行為?我建議儘快出臺反壟斷法,為公平競爭創造法制環境。” (完)

中國政府網2006年“兩會”專題

 
 
 相關鏈結
· 政協委員指出壟斷性行業“福利腐敗”中暗藏危機
· 中國著手完善非公資本進入壟斷領域相關規定
· 發展改革委公佈今年以來全國價格舉報六大熱點
· 江蘇加大價格壟斷整治力度 成品油、電力為重點
· 我國形成自主基礎軟體體系 打破跨國公司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