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專題專欄
 
“兩會”代表委員點評商業賄賂六大“滋生地”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3月08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記者 張曉松 杜宇 王薇)工程建設、土地出讓、産權交易、醫藥購銷、政府採購以及資源開發和經銷六大領域正成為當前滋生腐敗和經濟犯罪的“土壤”,也是反腐敗工作的重點所在。兩會代表、委員指出,要按照政府工作報告的要求,徹底整治這些領域存在的商業賄賂行為,推動反腐敗工作向縱深推進。

    工程建設:職務犯罪的“高發地帶”

    〔典型案例〕為了在重慶港務集團承攬建築工程,某建設公司從2003年起採取虛增工程量、虛開材料費等手段套出現金,進行系統性地行賄,上至集團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下至施工現場代表,數十人收受賄賂,形成了龐大的行、受賄關係網。

    〔代表委員點評〕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人民檢察院代檢察長余敏指出,當前工程建設招投標中常常曝出商業賄賂醜聞。招投標本身存在著重重黑幕:非法挂靠攬工程、肢解項目分利益、多頭挂靠搞圍標、明招暗定搞串標、低中高算搞詐標、違法分包牟暴利。商業賄賂使招投標制度形同虛設,工程建設領域成為職務犯罪的“高發地帶”,必須花大力氣整治。

    土地轉讓:地價評估牽出權錢交易

    [典型案例]葉磊曾經是廣州市一家房地産交易所的職員,他的工作就是給某一地塊的土地出讓金劃定一個大致範圍,房産商再依據這個估價向國家繳納出讓金。據調查,葉磊在1995年到2003年,先後10次接受那些急於得到“恰當估價”的用地單位或者代理商的賄賂,折合人民幣70多萬元。

    [代表委員點評]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律師協會副會長韓德雲指出,在我國土地屬於公有,一個土地估價人員給予房産商的所謂“恰當估價”,必須得到土地管理部門的認可才能生效,這個過程涉及權錢交易。商業賄賂雖然發生在經營者之間,但與政府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濫用職權、以權謀私有著密切關係,是滋生行政腐敗的“溫床”。

    産權交易:國有資産流失的“出血點”

    〔典型案例〕重慶醬油廠破産處置國有産權過程中,該廠廠長因收受購買方的賄賂,致使國有産權被“賤買賤賣”、國有資産流失的嚴重後果,該廠長和區商委主任受到紀律檢查部門的查處,並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代表委員點評〕“很好的國有企業以超低的價格被變賣,這種情況在現實中時有發生。”全國人大代表、重慶移動通信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沈長富説,這反映出我國對國有産權的監督管理很不到位。《企業國有産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出臺以後,接受國資委監管的國有産權基本實現了“陽光”交易,交易行為得到規範。但相對而言,國有金融債權、行政事業單位國有債權的處置過程仍需加強監管。

    醫藥購銷:高額回扣奪去天使靈魂

    [典型案例]四川省自貢市第一醫院近日曝出“成建制”收受賄賂的醜聞。據當地檢察院調查,從1999年到2005年,上至第一醫院院長鄧龍琪,下至副院長、藥劑科科長、設備科科長、總務處處長,共有16名工作人員,利用採購藥品、醫療設備及基建之機,涉嫌收受賄賂。

    [代表委員點評]“開藥拿回扣、做手術收紅包,許多白衣天使就這樣失去了靈魂。”全國人大代表、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醫院院長王煒指出,醫藥購銷環節的商業賄賂行為,不僅敗壞了醫生的職業道德,也是當前藥價虛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從院長、副院長到下面各科室負責人,再到醫生,環節越多,藥品價格水分最大。而在最後環節,為層層回扣“埋單”的卻是普通百姓。

    政府採購:誘發掌權者的集中腐敗

    [案例]2004年9月,蘇州市進行藥品政府採購,上海一家醫藥保健公司在這次招標中落標。在得知蘇州市財政局政府採購管理處副處長鄭大水在增補藥品招標聯席會議上有發言權後沒幾天,該公司一名業務代表隨即打電話給鄭大水並上門拜訪,臨走前將一個裝有1萬元錢的大信封放在桌子上。在鄭的協助下,該公司的藥品順利地進了增補名單。

    [代表委員點評]全國政協委員楊先明指出,供應商為了謀求自己的最大利益,千方百計拉攏幹部,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政府採購的風險性,使以往分散的腐敗變成掌權人的集中腐敗。他認為,政府採購中發生的腐敗案件,危害很大,一是擾亂了市場秩序,二是增加政府採購成本,三是降低了百姓對政府的信任度。

    資源開發:高額利潤導致官商勾結

    [案例]廣東梅州大興煤礦“8·7”特別重大透水事故中,曾雲高、曾繁金身為公職人員卻長期從事非法經營煤礦活動。無獨有偶,興寧市國土資源局主任科員李振權、興寧市煤炭工業局副局長曾錫良等人在大興等煤礦入股分取紅利,且涉嫌受賄。

    [代表委員點評]全國政協委員楊先明認為,我國是資源緊缺的國家,資源開發與銷售極易産生暴利。由於有利可圖,往往導致官商勾結現象。比如,在煤礦開採過程中,有的煤礦非法生産經營,有的超能力、超強度開採,有的私挖濫採。違法礦主之所以這樣膽大妄為,常常有官員在背後充當“保護傘”,必須下決心打掉這些“保護傘”。(完)

 
 
 相關鏈結
· “兩會”代表委員熱議“十大‘霸王條款’”
· “兩會”代表委員建言強化企業自主創新主體地位
· “兩會”代表委員關注失地農民建言徵地制度改革
· “兩會”代表委員聽取並審議討論政府工作報告
· “兩會”代表委員熱議:保護文化遺産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