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專題專欄
 
委員建議循環經濟須通過制度創新構建新贏利模式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3月09日   來源:經濟日報

    要使企業自覺“循環”起來,必須通過制度創新構建新的贏利模式,使市場條件下循環生産有利可圖,才能形成循環經濟發展的自發機制。

    “循環經濟,落點應該是經濟。現在一提循環經濟,很多人的關注點都落在‘循環’上,其實這是片面的,循環經濟的落腳點是‘經濟’,而循環只不過是這种經濟的一個特徵罷了。”北京市政協副主席、北京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葉文虎委員的觀點,立即引起了記者的興趣。

    他説,循環經濟是把環境、資源和社會都考慮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种經濟運行模式,它有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目的,但最終目的還是要發展經濟,這就是為什麼國際上把循環經濟稱為“新經濟”的原因。

    這一看法得到不少代表委員的認同。“當前實施循環經濟存在一定難度,關鍵就是循環經濟還不‘經濟’,企業從‘循環’中還掙不到錢,自然就缺乏積極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魯志強委員説。

    他們分析説,在中央已作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戰略決策的條件下,很多企業是願意搞循環經濟的。同時,就理論而言,企業實施循環經濟可以在兩個環節産生效益,一是廢棄物轉化為商品的效益,二是減少廢棄和排污費用,對企業自身是有好處的。但在目前資源低價、環境成本外部化的情況下,這兩方面的效益都難以實現。相反,企業實施循環生産需要新增投入,承擔再生資源商品的市場風險,還要承受回收廢棄物的附加成本,生産成本提高了很多。這樣一來,産品不提價,企業自己消化不了;提價了,在市場競爭中就失去了價格優勢。再加之再利用和再生技術發展滯後,種種原因導致企業望而卻步。

    魯志強委員指出,要使企業自覺“循環”起來,必須通過制度創新構建新的贏利模式,使市場條件下循環生産有利可圖,才能形成循環經濟發展的自發機制。換言之,我國循環經濟在相當一個時期都將是政策性産業,需要適宜的政策培育環境,才能吸引社會資金進入,形成循環經濟自身的良性循環。

    在葉文虎委員看來,現在首要的任務就是倡導和推動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則————不是誰的産品價格低,誰就有競爭力,而是誰的産品環保,誰的企業才有發展空間。同時建立獎勵制度,對能自己建立循環鏈條的,即能為自己的産品在生産和消費過程中産生的廢棄物找到需求下家的企業給予重獎。也就是説,要從激勵和約束兩個方面著手,建立循環經濟發展的市場機制。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在重點行業、産業園區、城市和農村實施一批循環經濟試點。完善資源綜合利用和再生資源回收的稅收優惠政策。這些思路和措施切合當前實際。應該用行政手段、政策引導,特別是各种經濟手段包括稅收、金融等,加大對發展循環經濟的企業的支持力度,還要積極組織科研機構搞研究,幫助企業突破發展循環經濟的技術難關,同時建立引導機制,提供信息平臺,讓企業可以放開手腳,積極主動地去搞循環經濟,這才是長久之計。”葉文虎委員建議説。(記者 徐立京)

 
 
 相關鏈結
· “兩會”代表委員建言強化企業自主創新主體地位
· 許戈良代表談看病貴:必須擠掉其中的腐敗空間
· “兩會”代表委員熱議“十大‘霸王條款’”
· “兩會”代表委員關注失地農民建言徵地制度改革
· “兩會”代表委員熱議:保護文化遺産刻不容緩
· 田儒斌代表:建設新農村 社會資金也要“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