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業局局長 賈治邦
林業是一項重要的公益事業和基礎産業。《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指出:“林業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生態狀況改善作出了重要貢獻,對促進新階段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擴大城鄉就業,增加農民收入,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新的重大歷史任務面前,我們要進一步認清林業所肩負的歷史使命和作用,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一、發展林業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和實現途徑
發展林業是加快農村生産發展的重要內容。農村生産發展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首要目標,實現這一目標,必須依靠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發展林業是農村生産發展的重要內容。一是林業是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是林業的主戰場,農民是林業的主力軍,通過發展林業,利用好林地這一非耕地資源,可以拓展農村經濟的發展空間;二是發展林業有利於保障農業穩産高産。森林具有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等功能,在改善農村生産環境等方面發揮著獨特效能。據實地觀測,平均每公頃防護林能保護農田10.80公頃,增産糧食9360公斤;三是發展林業有利於保證糧食安全。通過實施以山補田戰略,開闢大糧食生産的新途徑,大力發展木本糧油、果品、菌類、山野菜等各種替代糧食,豐富人們的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減輕基本農産品的生産壓力。
發展林業是實現農村生活寬裕的有效途徑。林業在促進農民增收方面能夠發揮獨特的作用,林業産業的經濟效益日益顯著。果品、木本糧油、桑蠶業、竹産業等傳統林業産業,森林旅遊、森林食品、花卉、藥材等新興林業産業的不斷發展,已經成為拉動農民收入增長的重要因素。國家林業重點工程的範圍涉及我國97%的縣,基本覆蓋了我國農村地區,農民通過參加退耕還林、風沙源治理等工程獲得的錢糧補助,已經成為農民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退耕還林工程實施7年來,已使1.2億農民直接受益,監測顯示,1999至2004年,農戶每年純收入中來自退耕的補貼在930至1150元之間,佔農戶年均總收入的比例達9%至12%。
發展林業是促進鄉風文明、實現村容整潔的重要措施。鄉村文明整潔,是農村社會發展向現代化邁進的一種顯著標誌。通過構築農田林網、增加村莊和農戶院落的林草覆蓋,發展庭院林業,能使農民的家居環境、村莊環境、自然環境和諧優美。
二、林業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具有獨特優勢和巨大潛力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林業建設成效顯著,為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十五”期間,我國年均營造林面積超過1億畝,森林的覆蓋率增加,質量明顯提高,大大增強了森林生態系統對農業發展的生態保護功能;林業重點工程穩步推進,自然保護區和沙化土地治理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不僅改善了農村生産生活環境,而且帶動了農民增收;林業産業總産值每年以兩位數的速度遞增,2005年達到7269億元。
林業具有多種功能和效益,發展林業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有著獨特的優勢和巨大的內在潛力。
一是林地資源優勢。我國山地面積佔國土面積的69%,山區的發展主要靠林業,部分重點林區農民收入的一半來自林業。我國可利用的林業用地43億畝,是耕地的兩倍多,發展空間大。在耕地潛力有限的情況下,通過充分利用非耕地資源發展林業,能拓展農村經濟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二是物種資源優勢。我國有木本植物8000多種、陸生野生動物2400多種、野生植物30000多種,林業還有1000多個經濟價值較高的樹種,許多物種都能開發出一個大産業,這些物種絕大部分分佈在山區林區,為廣大農民群眾大力發展培育養殖和加工業、增加農村就業和收入,提供了豐富的物種條件。
三是市場需求優勢。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們消費觀念的變化,社會對林業和林産品的需求日益增長。每年我國木材供給缺口達1億立方米以上,2004年進口額達186.48億美元。日益增長的社會需求形成了國內林産品市場的巨大空間,為農村發展林業生産提供了廣闊的市場。
四是産業特色優勢。我國農村大約有1.2億剩餘勞動力和1/2的剩餘勞動時間,經濟林業、竹藤花卉業、種苗業、沙産業等林業産業都屬於勞動密集型産業,與農民關聯程度高,可以吸納巨大的農村富餘勞動力,帶動農民直接增收。
五是資源增量優勢。隨著近幾年來國家的鉅額投入和林業重點工程的實施,林業積累了雄厚的資源增量,為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奠定了資源基礎。以商品材銷售為例,“十一五”期間,每年人工商品林採伐量為1.57億立方米,生産木材9900萬立方米,僅原木銷售每年可達495億元。
三、紮實做好林業各項工作,著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重大戰略決策的確定,為林業提供了重大歷史機遇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也賦予了林業更加豐富的內涵和神聖的歷史使命。我們要繼續全面實施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按照“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目標要求,以改革為動力,突破體制障礙,維護農民利益,增進農民福祉。
全面推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解決好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問題要在總結福建、江西等南方省區林權制度改革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各地實際,儘快在全國農村推開以“明晰産權、放活經營、綜合配套、規範流轉”為主要內容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制定《關於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將這項改革推向更大範圍和更深層次,逐步建立起“産權歸屬清晰、經營主體落實、責任劃分明確、利益保障嚴格、流轉順暢規範、監督服務到位”的現代林業産權制度,真正使廣大林農耕者有其山、耕山有其責、務林有其利、致富有其道。
繼續實施和完善林業重點工程,大力發展林業産業,充分發揮林業産業在促進農民增收中的直接帶動作用。重點支持發展有農村特色、有市場潛力、農民參與度高、農村受益面大的林業産業。在重點集體林區要把鄉鎮企業等農村中小企業作為發展農村林業産業的主要載體,培養“一縣一主導産業、一鄉一龍頭企業”,走“大基地、優産品、強龍頭、響品牌”的龍頭企業帶基地帶農戶之路,增強林業産業對農村勞動力就業的拉動效應。要在農村培育一批新興林業産業,拓展産業發展領域,開展“綠化致富文明村建設”、“一村一品”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