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經濟貿易>> 産業經濟
 
中國首次發現新類型大型富鈦礦床 形成原因特殊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1月24日   來源:科技日報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産資源所在內蒙古發現世界首例新成因類型、被譽為“第三金屬”和“戰略金屬”的大型富鈦礦床。礦帶長約1100米、礦體厚2.5至11.2米。這是記者從該院1月22日在京舉行的2006年度科技成果彙報交流暨十大科技進展評選會上獲悉的。

    鈦及其氧化物、合金産品是重要的塗料、新型結構材料和防腐材料,被譽為繼鐵、鋁之後處於發展中的“第三金屬”和“戰略金屬”,在航空、航天、艦船、軍工、化工、環保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金屬鈦的國內外價格很高,到2005年已漲到每噸20余萬元、金紅石精礦(提取金屬鈦的原料)的價格每噸已達4000—4800元。

    上世紀五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當地地質隊曾做過兩次調查,均認為該礦是鐵礦和沉積變質鐵礦床。這次研究的一個重大進展,是發現並初步圈定了北部磨石山以金紅石為主的富鈦礦帶。礦石中金紅石的含量明顯大於鈦鐵礦,比我國已探明的一些金紅石原生礦的品位高3—5倍。該礦體呈似層狀、礦石主要呈細條紋狀、礦石金屬礦物主要為鈦鐵礦或金紅石,加之該鈦鐵礦化學成分的特點,均説明該鈦鐵礦是在海底條件下沉積後經區域變質和局部熱液改造而成,與目前世界上已知的9類鈦礦床的成因類型有本質的區別。

    這是我國通過科學技術研究,發現新類型礦床,通過系統評價,取得找礦重大突破的一個典型範例。現有資料表明,金紅石礦資源量即高檔鈦白粉將超過20萬噸,遠景資源量高於50萬噸,資源量達到大型礦床水平。

    據悉,我國高檔鈦白粉主要靠進口,該礦的開發利用對於我國扭轉這種局面將起到重要作用。(特約記者 曹菲 記者 于莘明)

 
 
 相關鏈結
· 曾培炎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我礦産資源有關情況
· 國土資源部關於公示2006年礦産資源補償費礦産勘查項目續作論證結果的通知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