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制定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是全國人民社會生活中的大事。如何選擇我國的科技發展戰略,對科技發展作出前瞻性、戰略性和全局性的部署,將直接影響我國現代化建設,以及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小康社會的進程。為此,我國自2003年開始啟動這項工作,並圍繞我國經濟、社會和科技發展中的20個重大戰略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專題研究。此項研究工作歷時一年多時間,各專題研究組開展了大量深入的調查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12日,光明日報科技週刊推出特刊,介紹部分專題研究情況,敬請讀者關注。
搶佔科技經濟競爭的制高點
——訪戰略高技術與高新技術産業化研究組組長路甬祥
戰略高技術是對於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安全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高技術,是當今國家科技創新能力的集中體現,是新産業革命和新軍事變革的重要技術基礎,也是國際科技和經濟競爭的制高點。未來我們著力發展戰略高技術,究竟有什麼重要的意義?戰略高技術國際發展呈什麼特點?就這些問題我們採訪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戰略研究》戰略高技術與高新技術産業化研究組組長路甬祥。
記者:高技術産業發展日益成為決定一個國家國際競爭力的關鍵因素,發達國家為保持其經濟和科技的領先地位,都把奪取未來15年高技術的制高點作為科技發展戰略的目標。我國發展戰略高技術的意義是什麼?
路甬祥:情況和你説的一樣,現在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戰略高技術的發展。從國際上看,戰略高技術及高新技術産業日益成為國際競爭的焦點。未來15年甚至更長時間內,我國面臨經濟全球化競爭、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國家安全和資源環境約束等四大戰略挑戰。發展戰略高技術並實現産業化可以説是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的必由之路。
發展戰略高技術將極大地提升産業競爭力,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也是保障國家安全、維護國家主權的需要;是化解資源環境約束,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需要;最後,發展戰略高技術也將極大地推動科學和技術的整體進步。
記者:既然發展戰略高技術的意義如此重大,那麼我們有什麼明確的發展思路並預期實現什麼樣的戰略目標?
路甬祥:我們發展戰略高技術的指導思想概括起來就是“一個堅持,兩個面向,兩個加強”。即堅持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面向我國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和國家安全的戰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發展前沿;加強關鍵技術創新與系統集成,加強前瞻性戰略高技術前沿探索和創新研究和佈局。
不同的戰略高技術、不同的技術發展階段擬採取不同的發展戰略、體制和機制。我們的目標是:在2020年前後,形成國家戰略高技術創新體系;逐步形成與完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高新技術産業化的運行機制;具備以自主技術為主導解決全面協調與可持續發展重大科技問題的綜合實力,形成與我國經濟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相適應的産業結構優化和國際技術競爭力持續提升;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加快推進現代化起到重要的支撐與帶動作用。在信息、生物、關鍵材料等領域重點突破,實現技術和産業的跨越發展,進入這些高技術領域的先進國家行列;在航天、核、激光、微納米及戰略能源等領域達到世界先進技術水平,為實現新軍事變革、保證國家安全提供技術基礎,形成新的産業生長點。
記者:看來,我們發展的思路和戰略目標都很明確,那麼,發展戰略高技術確立的重點任務是什麼?
路甬祥:我國戰略高技術的選擇原則是:打破國際壟斷、保障國家安全,顯著提升我國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對相關産業與技術跨越具有帶動作用,可能引發技術或産業的變革,以及在重要國際技術前沿進行探索與創新。依據上述原則,確立了戰略高技術重點領域,從眾多高技術領域與方向中凝練出重大專項。
記者:從目前看,我國高新技術産業化主要面臨哪些問題?
路甬祥:高新技術産業化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包括:科技宏觀管理與決策機制改革還不到位;片面追求科技資源的自我循環和單位局部利益,削弱了産、學、研合作的基礎和動力;當前投融資體制與高技術産業化需求不適應;高新技術産業化尚未充分釋放就業潛力;高新技術産業化過程中系統集成能力不足,合作動力不足。
記者: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提出了哪些建設性的政策建議?
路甬祥:我們提出的政策建議歸納起來有十個方面:建立國際技術發展趨勢動態監測與預見體系;加強戰略高技術研發基地與平臺建設;啟動“興業計劃”,促進高新技術成果工程化;完善以政府為主導的戰略高技術研究投資機制,構建以企業為主體、政府政策引導的高新技術産業化投融資體系;建立經濟、科技部門信息共享機制;實施國家知識産權戰略,加速國家標準的制訂、推廣與國際化;注重文化和體制創新;積極展開自主國際合作,提升自主創新起點和效率;完善科技企業創新孵化體系,突出區域比較優勢,培育高新技術産業集群和增長極;重視並充分發揮高新技術産業的就業潛力,關注並積極應對高技術發展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為科技創新提供基礎性支撐
——訪科技條件平臺與基礎設施建設研究組組長孫樞
記者:請先介紹一下科技基礎設施的內涵?
孫樞:科技基礎設施包括用於科技研發的各種硬體(實驗材料、儀器、設備、設施等)和軟體(計算機軟體、數據、文獻等),及其技術支撐、服務與研究空間等物質條件和信息條件。近年來國內對科技基礎設施的一些方面和一些設備的集成及其外延使用“科技條件平臺”概念強調其共用性。
記者:如何評價我國的科技基礎設施現狀?
孫樞: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實施了重大科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等工程,使我國的科技基礎設施不斷改善。研究實驗與觀測支撐能力得到增強,但儀器設備水平和自主開發能力仍有待提高,大型科學設施和高水平綜合型研究基地缺乏;自然科技資源保存與服務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收集不全面、主權保護不力、評價不足、保存設施落後、共享服務差;網絡科技環境建設開始起步,科技信息資源存量有所增長,但信息資源仍明顯不足,共享水平低;計量、技術標準與檢測工作多方面取得進展,但探索性、持續性和系統性研究缺乏,整體技術水平滯後,重要關鍵技術受制於人。共享環境建設近年來開始得到重視,但部門分割、重復建設、一些資源利用效率低下的局面沒有得到根本性扭轉。
記者:戰略研究組提出了怎樣的科技基礎設施發展思路和目標?
孫樞:未來,我國科技條件平臺的建設,應堅持“統籌規劃、分步實施”,“政府主導、多方共建”,“優化配置、開放共享”,“制度先行、強化管理”原則,採取“優化整體佈局、實施共享戰略、調整投入策略”三大戰略措施,實現如下目標:
到2010年,我國應初步建成與科技發展和創新需求相適應的科技條件平臺與基礎設施,有關的共享機制和相應服務系統基本形成,培養和造就相關的專業化人才隊伍;到2020年,建成與躋身科技大國相適應的資源豐富、佈局合理、規模適度、技術先進、功能完備、運行高效的科技條件平臺與基礎設施,為廣大科技工作者提供創新條件和優質服務,為原創性研究工作的開展、産業技術的進步、國家安全關鍵技術的突破、國際競爭能力的提高、全民科技素質的增強提供基礎性支撐。
記者:應採取哪些措施保障上述目標的實現?
孫樞:為實現預期目標,應採取如下保障措施:修改、制訂相關法律法規;加大投入,理順渠道,實行預研究、建設、運行的全週期預算;鼓勵多方投資,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加強投入決策的科學性,健全監督機制;強化科技條件平臺與基礎設施建設與運行的總體協調;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推進共享;建立合理的人才評價與激勵機制;加大人才的培養力度,提高隊伍素質;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充分利用國際資源加強我國科技條件平臺與基礎設施建設;正確處理引進與自主創新的關係,加強科學儀器研發。
“定量”描繪城鎮化前景
——訪城市發展與城鎮化科技問題研究組組長葉如棠
記者:城市發展與城鎮化專題的一個重要成果就是對未來18年以至更長時間中國的城鎮化趨勢作出了定量預測,這可是一個關係國家發展全局的數據。
葉如棠:是這樣的。根據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進程,考慮到今後城鎮化速度適度加快的趨勢,專題組研究認為我國城鎮化水平預測按年均增長1個百分點較為妥當。據此預測2020年的城鎮化水平將達到57%左右,城鎮總人口8.28億。以此推算,我國城鎮總人口從2002年至2020年將增加3.26億人(包括城鎮人口自然增長約0.37億人在內),折合年均增加城鎮人口約1811萬人,其數量是十分巨大的。專題組認為年增1個百分點的方案比較合適。
記者:有專家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大的挑戰和壓力來自城鎮化和農村人口轉移帶來的就業問題。本專題對此有什麼分析?
葉如棠:今後18年城鎮總人口將增長3.26億,農村向城鎮移民3億人左右,年均轉移約1660萬人。這是一項規模巨大的社會工程,它所涉及的主要方麵包括:一,農村富餘勞動力的産出和流動。我國城鎮人口增長的主要來源是農村人口向城鎮的轉移。據農業部統計,到2002年底,我國農村勞動力總量約4.8億人,富餘勞動力1.5億人。在18年內,還將産生新的富餘勞動力。總的趨勢是: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速度在加快;在城鎮就業的農村勞動力比例在增長;跨省流動就業的比例也在提高。預計在2020年前,農村人口繼續往城鎮轉移的大趨勢不會改變。二,城鎮的接納能力主要取決於就業崗位的提供。當前城鎮的就業形勢仍然比較嚴峻,到2020年前,年均安排新增人口1811萬人所需的就業崗位約800萬個,這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為此,必須進一步發展二、三産業(包括新型的勞動密集型産業),加速調整經濟結構,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
提升科技人才創新能力
——訪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研究組組長方新
記者:根據我國國情和國際經驗,未來20年我國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的戰略目標是什麼?
方新:今後一個階段我國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在規模適度增長的同時,重點是調整結構、全面提升創新能力和水平,關鍵是要搞好人事制度改革,使人盡其才。為此,我們提出到2020年我國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戰略目標是:建設一支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科技人才隊伍;建立政府調控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的、高效率的科技人才資源開發機制,開創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新局面;全面提升我國科技人才的創新能力與水平,為國家現代化建設提供科技人才智力保證。
記者:怎樣實現這一目標?
方新:基本思路是:以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為重點,以體制機制改革為動力,以優化人才成長環境為根本。重點任務是:第一,根據不同類型人才成長規律,抓高層次人才培養。例如,對於從事基礎性、公益性研究的拔尖人才及優秀科研團隊要給予相對穩定的支持,鼓勵自由探索;對於高層次工程技術人才要結合重大國家任務和工程項目,通過産學研聯合,立足實踐培養;對於科技管理人才關鍵是要使其職業化;而優秀的科技成果推廣人才和科技企業家是在市場拼搏中脫穎而出的,政府要切實落實知識要素參與分配等各項相關政策,保障成果推廣與科技創業人員的合法權益。第二,抓關鍵體制機制改革,建設建立市場基礎作用與政府宏觀調控相結合的人才資源開發體系。第三,抓政策導向調整,營造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環境。人才培養要從重學歷向重能力轉變;人才引進要從補助性政策向建設性政策轉變;人才成長要從選拔向創造公平競爭環境轉變;人才評價要向個性化評價和社會化評價機制轉變;分配政策從總量控制向充分體現科技人才創新價值方向轉變。
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體系
——訪科技投入及其管理模式研究組組長賈康
記者:在未來幾十年的發展中,我國如果想從科技創新邊緣國家轉變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科技大國,我們需要確定什麼樣的科技投入體系?
賈康:我國科技投入的宏觀架構是,建立市場經濟下的多元化科技投入體系。在該體系中,應樹立政府引導型全社會科技投入新方略,並在政府直接投入部分體現加大力度、適當超前、重點支持的方針。
在多元化科技投入宏觀架構中,需要實現政府、企業、金融體系、第三部門在市場資源配置基礎機制之上的科技投入合理分工和協調配合。政府在純公共産品領域以直接撥款方式為主擔當投入主體;在準公共産品領域以直接撥款、稅式支出、政府採購和政策性金融支持等多種方式參與投入並做政策引導;在私人産品領域,政府一般不提供資金,主要職責是維護完善的公平競爭市場環境並施以合理政策引導。對企業、商業性金融、非營利機構的投入潛力,應積極鼓勵,引致為現實投入,並形成多方面合力。
記者:在這個多元化科技投入體系中,政府科技投入管理的責任與基本思路是什麼?
賈康:在該體系中,政府科技投入管理的責任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解決市場資源配置機制不能有效解決的基礎科研和公益科技為主的投入問題;第二,解決為趕超戰略所需的重點傾斜投入特別是戰略性重點和大項目支持問題,並以科學、民主的決策機制和規範的預算制度作為其保證。
記者:為扮演好這個角色,政府科技投入管理需要創新的重要事項包括哪些內容?
賈康:這些重要事項包涵的內容很豐富,具體有:深化經費投入管理方面的改革,提高公開性、透明度和公正性,發展完善監督體系與問責制度;強化投入成果的資源共享;調整科技預算科目,完善科技經費預算管理;改進政府科技投入統計體系;建立並逐步完善政府科技投入績效評價體系和公共選擇程序;加強政府科技投入成果管理;積極發展健全政策性融資體系,使科技投入由“政府直接投入為主型”向“政府引導投入為主型”轉變。
建立和完善區域創新體系
——訪區域科技發展研究組組長孫海鷹
記者:今後區域發展的趨勢怎樣?
孫海鷹:我國未來15-20年,區域將成為我國産業技術的主要支撐和整合各種資源、促進發展的主戰場,成為參與國際競爭的“本壘”。從今後發展來看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中心城市在區域經濟科技發展中的主導作用日益增強。同時,全國有望形成幾條聯結東中西的經濟協作帶,這將構成我國區域經濟和科技發展的新格局。第二,合理的産業分工和生産力佈局將逐步形成。第三,中小企業成為區域經濟發展和技術創新的主力軍。第四,産業集群正成為提升區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我國參與全球産業分工、提高國際競爭力和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記者:請問你們提出的“以建設區域創新體系、提高創新能力為主線,實施四大戰略”的涵義是什麼?
孫海鷹:實施加強區域産業技術體系建設戰略:建立産業技術體系是當務之急。通過建設各具特色的産業技術中心、平臺和網絡,進而集成為以企業為主體的産業技術體系,支持企業關鍵技術的突破。實施中心城市科技創新輻射帶動戰略:進一步提升中心城市的創新能力,使其真正成為區域知識生産和知識服務中心、科技創新和應用技術産業化基地,同時形成區域中心城市、城市群構架的“點、線、面”結合的科技網絡體系,輻射帶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實施集群創新戰略:建立企業共性技術研發和服務平臺,培育學習與合作競爭的集群創新文化,大力推動各具特色的産業集群、知識集群和技術集群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實施科技促小康戰略:立足中西部和農村發展、生態環境建設等實際需求,從科技佈局上加強中西部地區科技創新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基本創新能力,發揮資源和國防科技優勢,發展特色産業。
記者:區域科技發展的戰略重點任務是?
孫海鷹:區域科技發展的戰略重點任務是:建立區域産業技術創新平臺;建立區域農業創新體系;推進知識集群和産業集群建設;構建信息服務和知識服務體系;建設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科技示範服務體系;建立區域公共安全科技保障體系。
以制度創新促進科技進步
——訪科技發展法制和政策研究組組長羅玉中
記者:在推進我國科技法制和政策環境建設應明確的任務之中,您提出的“清理現有制度存量”是什麼涵義?
羅玉中:清理現有制度存量,是指為構建中國特色科技政策法律環境,我們應建立經常化、專門化的制度監測、評估、清理機制。當前,為排除科技發展的制度障礙,應對現有的中央和地方科技政策法律文件逐一加以審查、甄別和歸類,使之成為內容和諧統一、符合當前實際需要、具有可操作性的完整體系。
記者:您提出應為我國科技領域確立基本法律的設想,能就此作些介紹嗎?
羅玉中:現行《科學技術進步法》建議由全國人大通過並且更名為《科學技術基本法》,使之確立為科技領域的基本法律,從而以此為龍頭形成相對完善完備的科技法律體系。在立法內容上,修訂的要點包括:一是將新時期我國科技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方針和科技發展戰略以法律形式加以確定;二是及時地將成熟的科技政策上升為法律;三是為科技引起的重大社會問題提供法律解決方案;四是增強法律的規範性、可操作性、可訴性,明確規定相關法律責任及制裁措施。其中,需要重點修改和補充的內容有:國家科技宏觀決策體制和管理機制、可考核的科技投入産出機制、現代科研院所制度、企業技術創新機制、農村科技進步機制、國家科技計劃制度等。
記者:加強我國科技政策法律環境建設,應採取哪些具體措施?
羅玉中:現階段,要重點抓好五項舉措:第一是建立國家權威性的科技決策機制;第二是加強科技計劃運行的政策法律機制;第三是加強科技政策法律制定的能力建設;第四是加強科技政策法律的實施力度;第五是加強兼具科技、法律知識的複合型人才的培養,建設國家科技政策法律研究基地。
營造激發創新的文化環境
——訪創新文化與科學普及研究組組長王渝生
記者:你們提出的未來創新文化建設和科學普及工作的方針原則是什麼?
王渝生:未來創新文化建設的方針原則:“更新觀念,倡導創新;完善制度,保障創新;打造團隊,引領創新。”未來科學普及工作的方針原則:“以人為本,公平普惠;轉變機制,多元投入;強化基礎,提高能力。”
記者:未來的15年,創新文化建設和科學普及工作的戰略重點和主要任務是什麼?
王渝生:創新文化建設的戰略重點和主要任務是:通過樹立以人為本的科技進步觀,樹立開放協作的競爭觀,樹立正確的風險意識,扭轉“速勝論”的價值取向,凝聚文化特色,振奮民族精神,從而構建和倡導創新文化的價值體系;通過營造適合創新的制度環境,確立多元互動的創新機制,建立有利於創新的評價體系,從而培育激發創新活力的制度文化;通過形成佈局合理的人才結構,建立協調有效的激勵機制,建設開放流動的工作平臺,完善科研道德約束機制,從而確立創新機構的組織規範和文化風格。
科學普及工作的戰略重點和主要任務是:適應市場經濟要求,改革科普體制機制,努力形成政府積極引導、全社會廣泛參與、市場有效推動的科普工作新格局;服務於國家發展戰略,配合重大科技項目和工程項目的實施,積極開展相關領域的各類科普活動;大力加強科普場館建設,對現有場館積極進行以強化科普教育功能為主的改造,建設國家科普信息網絡平臺,加強各種大眾傳媒的科普宣傳力度,培養職業化、專業化的科普工作者隊伍,有效提高我國的科普能力;推進科技教育改革,儘快完成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延長受正規教育年限,夯實國民科學素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