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16日電(記者姚潤豐)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明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同時強調,要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那麼,當前我國農民培訓存在哪些制約因素?如何大規模培養造就新型農民?記者為此專訪了農業部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常務副主任、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常務副校長曾一春。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離不開建設“主角”——農民。曾一春説,9億農民在新農村的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培養新型農民是新農村建設不可或缺的條件和基礎,是當前農業農村經濟工作一項十分緊迫和重要的任務。
曾一春表示,我國農民數量大,培養任務十分重。據介紹,在4.9億農村勞動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佔13%,小學以下文化程度佔36.7%,接受過系統農業職業技術教育的不足5%。隨著城市化、工業化進程加快,較高文化素質的農民大量流向城市和非農産業,留在農村的農民素質呈逆向發展態勢。而且,大批轉移出去的農村勞動力,因缺乏城市生活常識和就業技能而就業不穩,回流現象普遍,必須進行大規模的引導性和職業技能培訓。
曾一春説,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生産力是建設新農村的中心任務。現代農業的發展過程,實質是先進科學技術在農業領域廣泛應用的過程。只有用現代農業科技知識培養造就新型農民,讓農民學會使用先進的技術和裝備,才能有效推進現代農業進程。
新型農民內涵豐富,培養要求高。曾一春表示,“有文化”要求農民能説會寫、自主自強、崇尚科學、誠信友愛、知法守法;“懂技術”要求農民具有較高的技術素質,至少要熟練掌握一到多項生産技能和技巧;“會經營”要求農民具有一定的經營和管理能力,能合理配置人、財、物和土地等資源,組織生産和參與市場活動,獲得高的經濟效益。隨著科技進步、先進文化發展,新型農民的內涵和要求也將隨之提高。
當前我國農民培訓工作主要存在哪些制約因素?曾一春認為,我國農村幅員廣闊、地域差別大、農民以多業兼營為主,教育培訓需求呈個性化和多元化特點,難以集中;長期二元經濟結構,導致農村社會事業基礎薄弱,農民教育培訓發展滯後,條件手段落後,難以滿足需要;農業經濟效益低,農民收入不高,農村生活艱苦,農民想方設法跳出農門,離開農村,難以形成良性循環;至今為止,農民教育培訓權益仍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
曾一春表示,大規模培養造就新型農民必須要調動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當前,各級政府應把培養新型農民納入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規劃,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場、多元辦學的農民教育培訓體系,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培養新型農民。還要加快農民教育培訓立法,為農民教育培訓提供法律保障。
此外,我國農情、國情決定,培養新型農民不能齊頭並進,必須分清主次,解決主要矛盾,注意點面結合,示範引導。一方面要抓好面向廣大農民的教育培訓和科學普及;另一方面要重點實施好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農村勞動力轉移陽光工程和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工程。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培養新型農民要把傳統方式與現代方式有機銜接起來,注意長短結合,遠近結合,點面結合,階段性教育與終身教育結合,普及性培訓與系統性培訓結合、理論培訓與技能培訓相結合。目前,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經過25年的建設,已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農村遠程教育機構,擁有近3000所分校、2.3萬個教學班和4.6萬名辦學人員,運用廣播、電視、衛星網絡、互聯網以及音像教材等教學手段,形成了覆蓋廣大農村的辦學體系。已累計開展農民實用技術培訓1.2億多人次,培養農村實用人才800多萬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