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充分發揮林業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潛力和作用,國家林業局日前決定2006年組織各級林業部門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辦好16件實事。並要求各級林業主管部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狠抓落實。
一、重點改善100個縣的生態狀況。繼續推進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京津風沙源治理、三北和長江流域等防護林體系建設等林業重點工程,提高工程建設質量,選擇工程區的100個重點縣開展生態建設攻堅,並逐年加以推進,力爭在“十一五”期間使重點地區生態惡化的趨勢基本遏制,生態狀況得到改善。依託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將3萬以上的農牧民遷入移民新村。
二、糧食主産區農田防護林網控制率提高1個百分點。圍繞重點糧食主産區,依託三北、長江、平原綠化等防護林體系建設及京津風沙源治理等林業重點工程,加大農田防護林體系建設力度,為高標準農田配套建設高質量的防護林網,增強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力爭使糧食主産區等重點地區農田林網控制率提高1個百分點。選擇100個縣開展農田防護林更新改造試點,指導各地開展農田防護林更新改造,提高農田防護林綜合防護功能。
三、開展“綠色家園”創建活動。依託林業重點工程,以農村學校、醫院、文化站、村莊街道等公共設施和庭院四週為重點,結合村莊整治規劃,採取以村為單元、整村推進的方式,鼓勵和扶持各地開展“小康林業示範村”、“生態文明村”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村屯綠化示範村和社會主義新林區創建活動。以此為基礎,在全國啟動“綠色家園”創建活動,每兩年評選表彰100個“綠色小康縣”、1000個“綠色小康村”和10000個“綠色小康戶”,並組織典型宣傳活動。
四、加強重點地區森林災害防治工作。對100個重點火險縣進行綜合治理,加強裝備和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高森林防火撲火綜合能力,切實減少森林火災發生次數,確保廣大群眾生命財産安全。向重點林區1.7萬戶村民免費發放森林防火宣傳品,並向重點林區鄉村下發撲火安全宣傳光盤,全面提高群眾森林防火意識和保護自身安全的能力。針對退耕還林等工程區發生和蔓延鼠兔害的情況,製作鼠兔害防治技術推廣片,向基層林業部門和農民推廣科學環保的防治技術。在發生美國白蛾和胡蜂襲人的重點縣,免費發放2萬份防治美國白蛾和預防胡蜂襲人宣傳畫,並張貼到村。建立350處國家級、550處省級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和一批市縣級監測站點,形成覆蓋全國野生動物分佈集中區域的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網絡,防止野生動物感染禽流感等疫病向人傳播。
五、抓好100個縣的森林經營示範工作。結合全國生態公益林中幼林撫育項目,抓好100個森林經營示範縣,指導項目縣的森林經營單位按照《中國森林可持續經營指南》和《生態公益林撫育作業設計規定》等技術文件要求,編制森林經營方案和作業設計,積極探索不同經營主體、不同森林類型的經營模式與政策機制。指導基層林場或森林經營大戶開展中幼林撫育、低效林改造等經營生産活動,科學開展森林經營,提高林地生産力和經營效益。
六、建設一批商品林示範基地。依託重點地區速生豐産用材林基地建設工程,篩選一批速生豐産、優質高效的樹種和品種,推廣一系列速生豐産用材林培育技術模式。扶持100個名特優新經濟林産業示範基地,帶動當地經濟林産業發展。建立一批高效竹林培育示範基地,推廣低效竹林改造等竹林培育和加工利用技術。選擇一批花卉産業基礎好的鄉鎮,建立花卉産業示範區,加強技術指導和培訓。指導和幫助一批有條件的集體林區建設森林公園,並新建4處國家級濕地公園,大力開展生態旅遊,帶動周邊農民發展“農家樂”、“觀光林業”等森林旅遊服務業,促進農民就業和增收。建立60個全國林業標準化示範區,大力推進標準化生産和管理,提高林産品質量。
七、發展一批野生動物養殖等特色林業産業。突破1—3種野生動植物培育技術並試點推廣,實現野生動植物資源培育産出效益年增幅15%以上,吸納1—2萬農村人口就業,並抓好4—6處野生動植物規模化培育産業群。
八、指導和扶持建立林業産業化服務體系。通過政策引導和貸款貼息等措施扶持發展200個重點林業龍頭企業,帶動3000個木竹、花卉産品和經濟林産品加工的農村中小型企業,吸納5萬農民從事非農産業。指導和扶持建立100個林業經濟合作組織。
九、建立林業信息服務平臺。選擇10個省區市開展林産品生産、銷售市場信息公共數據庫建設試點,為林農開展林産品交易搭建信息平臺;利用國家種苗網、中國經濟林信息網、中國花卉協會網等林業信息網絡,建立林木種苗、經濟林、花卉等林産品供需信息交流平臺;建立林業科技信息服務網絡,全方位為農民提供市場信息和科技服務。
十、開展360萬人次農村林業實用技術培訓。結合退耕還林等林業重點工程,以短期實用技術培訓的形式,培訓林農200萬人次。採取科技講座、技術諮詢、技術指導等送科技下鄉的形式,對林農進行林業實用技術培訓100萬人次。通過各級地方林業主管部門的管理、技術人員直接指導和培訓林農12萬人次。選擇1萬個條件較好的鄉鎮林業站,對20萬農民直接開展林業致富技術培訓,並培訓林業産業經營管理示範戶3萬人次以上。培訓林木種苗生産、經營者2萬人次。依託世界銀行貸款“林業持續發展項目”,以人工林栽培技術為主要內容,培訓農民15萬人次。在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區組織實施“治沙富民技術到農家”活動,培訓農牧民10萬人次。
十一、建立一批林業科技示範點和示範戶。建立100個林業科技示範點,推廣一批投資少、見效快、市場前景好、帶動能力強、適宜農村發展的新成果和新技術。開展商品林測土配方施肥試點示範工作,逐步擴大林地測土配方施肥面積,指導林農合理施用化肥。選擇2000個條件較好的基層林業工作站,每個林業工作站重點抓好2個林業科技示範戶。依託林業廣播電視學校,招收1650名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林農,直接培養一批懂政策、會經營、有技術的新型林農和林業科技“明白人”。
十二、積極推動農村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研究制定《關於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指導各地在更大範圍和更深層次上開展農村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根據退耕還林工程進度和林權證發放情況,及時做好調查核實等基礎工作,認真組織完成退耕農戶的林權證發放工作。
十三、落實對農民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擴大國家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的規模和範圍,將補償面積增加到6億畝,吸納200萬林農通過參與國家重點生態公益林管護獲得收益。加強對建立地方補償基金的指導,逐步擴大地方生態公益林補償面積,探索市場經濟條件下生態公益林補償機制。推進貴州、內蒙古兩省區的國家直接收購個人投資營造的重點生態公益林試點,逐步改變現行的建設投入和管理方式,積極探索重點生態公益林管理的新路子,維護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十四、創建50個社會主義新林區示範點和扶持200個貧困林場脫貧。指導各地將廣大林區納入當地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讓林區職工充分享受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各項優惠政策。組織各地制定基層林場建設和林區人居環境治理指導性目錄,重點解決林業職工在飲水、行路、用電、文化、教育、衛生等方面的困難,積極爭取各級政府加大投入,加強通水、通電、通路和危房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通過調整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實施方案,落實國家支農惠農相關措施。選擇50個林場,開展社會主義新林區示範點建設。採取有效措施,支持和幫助200個貧困林場脫貧。
十五、加強林業援藏、援疆和對口扶貧工作。組織林業專家到西藏,專門為西藏的林木種苗從業人員開展專業技術培訓。對西藏、新疆等民族地區的林業管理、技術人員和農民群眾舉辦兩個層次1000人的技術信息管理培訓班。結合林業定點扶貧工作,為廣西、貴州九萬大山定點扶貧地區的300個貧困村免費提供經濟林苗木,建設經濟林基地,達到每村200畝,每戶1—2畝的建設規模。為西部地區、革命老區1000個基層林業工作站配備電腦、傳真機、GPS定位儀等林業管理及科技推廣設備10000套(臺),不斷提高基層林業工作站的服務能力。
十六、為農民提供林業科技書刊。組織編輯出版“全國林業生態建設與治理典型技術推介叢書”、“農民致富關鍵技術問答叢書”、“農家致富實用技術叢書”、“特种經濟動物養殖與利用叢書”等100種林業科普圖書。組織編選一批果樹、森林食品、森林中藥材、竹藤花卉等方面的鄉土教材,免費贈送給山區農民。向全國林木種苗生産單位及重點民營種苗生産企業免費贈送6000本《林木良種指南》和5000本《林木種苗行政執法知識問答》。向全國2800多個縣免費贈送《國家林業局公報》,向林業綜合行政執法試點縣免費贈送《林業工作研究》。向廣西、貴州九萬大山定點扶貧地區的500個村,免費贈送《農民日報》和《中國綠色時報》。向南方石漠化地區3萬農戶免費贈送《石漠化治理技術模式手冊》。向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區農牧民發放《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主要治理模式》、《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産業政策指導手冊》和《治沙致富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