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策法規解讀
 
紡織業要加快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積極培育自主品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7月05日   來源:經濟日報

    最近,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提出今後要把科技貢獻率和品牌貢獻率作為衡量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以此引導紡織企業實現新的轉變。聯絡不久前由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科技部等10部委聯合下發的《關於加快紡織行業結構調整促進産業升級若干意見的通知》中的一些要求來看,加快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積極培育自主品牌,已成為紡織業的緊迫任務。

    近些年我國紡織業發展不斷加快,生産和出口規模不斷擴大,化纖、紗、布、呢絨、絲織品、服裝等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纖維加工量佔全球比重達到36%,是世界最大的紡織品服裝生産國。“十五”期間,我國紡織品出口額年均增長17.2%,佔全球紡織品服裝貿易額的比例達到24%。紡織業的發展對於擴大就業、出口創匯等作出了重要貢獻。

    但也要看到,我們的紡織業做大了,尚未做強。一是自主品牌匱乏,尤其是缺少世界名牌,大多數是貼牌生産或為“洋品牌”打工。據了解,我國50%以上的服裝出口為來料加工,30%左右由進口國提供商標、款式、紙樣進行復樣加工,自己的品牌僅佔10%左右。其結果是産品的增值盈利能力比較低。

    二是技術創新能力不強,大多數企業只能生産中低檔産品。去年全國6大類印染産品平均出口單價為0.8美元/米,而我們從國外進口的高級印花布的單價是這個價格的1.6倍到2.5倍。統計顯示,目前紡織業出口企業的平均利潤率只有3%,出口一件襯衣平均賺0.3美元。我們付出了大量的勞動力、資源、能源和環境成本,換來的只是微薄的“辛苦錢”。

    應該説,我國紡織業憑藉低廉的成本和較低的價格已形成一定的出口優勢。但由於全球紡織品市場正在發生重大變化,我們所依賴的成本優勢有可能逐漸喪失:

    ———在國際市場,中國紡織品屢遭“反傾銷”訴訟,貿易摩擦不斷,歐美國家對我國紡織服裝産品全面實行配額管理,不少出口企業不得不另覓市場。與此同時,一些發展中國家正在以更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優勢,擠佔中國紡織品的海外市場。

    ————在國內市場,紡織業也面臨考驗。目前不僅一些國外知名品牌在我國進行本土化生産,而且一些二線品牌也大量涌入,並迅速佔據高檔品市場。不僅如此,近幾年棉花價格一直高位運行,再加上能源、原材料及勞動力成本上升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紡織業的境遇日益艱難。如果相關企業不能加快提高創新能力、培育知名品牌,不但在國際市場上處於被動,在國內市場也將難以拓展新的發展空間。

    當前,國際紡織業的競爭正在由“價格和質量”的競爭轉向“以高新技術為主導、以品牌競爭為焦點”的綜合實力競爭。為此,我國紡織業的中心工作應該是加快産業升級,産業升級的核心就是自主創新。從企業來講,必須改變以産能擴張為主的發展方式,增加研發投入,提高研發水平,以原創技術和研發能力為基礎,培育和提升自主品牌,依靠技術和品牌提高産品附加值,提高核心競爭力。同時還要加快經營管理創新。據分析,紡織産品利潤的80%體現在品牌和流通環節,單純的加工只能獲利20%。通過創新管理,有效掌控營銷渠道,企業就能獲取更多利潤。

    相應的,各級主管部門和行業組織也要採取多種措施鼓勵企業和社會資金對技術創新的投入,例如可以通過稅收等手段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扶持企業培育有自主知識産權的主導産品、自主品牌和核心技術,鼓勵企業加快信息化建設,提高對國際國內市場的快速反應能力,使我國紡織業儘快適應全球化競爭的新形勢,走上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邁向“紡織強國”的步伐。

 
 
 相關鏈結
· 發展改革委要求加快紡織行業結構調整
· 我國紡織業産業佈局轉移加速 結構調整力度加大
· 紡織業開局良好 2006年將保持穩步較快增長態勢
· 05年紡織行業運行分析及06年趨勢預測
· 發展改革委發佈2005年紡織業投資分析及對策建議
· 2005年紡織行業運行分析及2006年趨勢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