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降耗工作的推進在一些地方阻力很大,一方面説明一些企業和個人的環保意識、節能意識仍比較淡薄,另一方面也説明相關政府部門對於如何推進節能降耗工作本身還缺乏足夠的決心,缺少實實在在的行動。
據8月13日的新華社“新華視點”報道,去年廣東萬元GDP能耗為0.79噸標準煤,僅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的65.8%,處於全國最低水平;今年上半年,全國能源單耗平均水平同比上升0.8%,而廣東這一數據卻下降了2.5%。不僅如此,作為一個固定資産投資增幅明顯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的經濟大省,廣東連年保持經濟總量的全國第一。
報道從三個方面分析了單位GDP能耗的“廣東現象”:提前“品嘗”能源瓶頸,率先調整産業佈局;堅決淘汰落後産能,節能降耗自然顯現;節能不做“呼喊派”,降耗要當實干家。透過這些做法和經驗,我們注意到,正是地方政府部門的巨大決心和實在行動創造了GDP能耗的“廣東現象”,這種決心和行動對於當前各地區破解GDP高能耗困局,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隨著科學發展觀的貫徹落實,節能降耗正越來越引起各地各部門的重視。特別是有關部門定期公佈各省區單位GDP能耗情況以來,破解高能耗困局正在成為相關政府部門的實際行動,綠色GDP也成為地方政府部門的目標和追求。然而,由於種種原因,節能降耗工作在各地各部門推進的情況不盡相同,有些地方阻力很大,節能降耗的規劃執行不下去,連執法部門也束手無策。這一方面説明一些企業和個人的環保意識、節能意識仍比較淡薄,另一方面也説明相關政府部門對於如何推進節能降耗工作本身還缺乏足夠的決心,缺少實實在在的行動。
而在這方面,廣東省的相關部門為我們作出了表率。比如,在能源供給方面有切膚之痛的廣東,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後期,就加快變産業佈局,將經濟的砝碼不斷向能源消耗較低的服務業、高新技術産業追加,為廣東經濟加裝了兩大“降耗拉力”。再比如,長期以來,國家宏觀調控政策遇到一些高耗能行業、高污染企業往往“無能為力”,一個重要原因是這些企業大多是地方財政的“錢袋子”,甚至是鄉鎮政府的“小金庫”。而廣東除花大氣力改造升級九大工業外,淘汰落後生産能力、關閉高耗能與高污染企業毫不手軟,僅去年就關閉不符合産業政策和經濟規模的“十五小”、“新五小”企業390多家。
另外,在環保、節能、降耗方面,廣東沒有提出過響亮的口號,也沒有制訂惹人注意的硬指標。然而,他們已將節能降耗要求滲透到生産、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廣東省有關領導多次倡導,在夏天將空調調高1℃,外出時關掉電器電源開關,這對每個人來説的點滴小事聚合起來就能形成強大的節能合力。一些外地人到廣東旅遊出差,從家庭、賓館到公共場所,也能體會到廣東人看似“小氣”的節能意識。
面對GDP高能耗的現狀,不少人認為矛盾重重,破解難度大,因而畏難情緒較重。實踐證明,節能降耗,相關政府部門的決心與實際行動至關重要。如果政府部門決心不大、動作遲緩,又豈能指望相關企業和群眾積極跟進?所以説,當前,破解GDP高能耗困局亟待政府部門更大的決心和行動。(郭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