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互動>> 權威訪談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李揚就發生通貨膨脹可能性答問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9月12日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本報獨家專訪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李揚:嚴重通貨膨脹中長期不會發生

    不能斷言物價指數上行

    問:下半年,作為衡量通貨膨脹重要指標的CPI上行風險是否將有所加大?

    答:今年7月份公佈的數據顯示:我國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同比上漲1%,向前追溯也可看出,總體呈現平穩趨勢。回顧歷史,自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我國的CPI一直在低位運行,上個世紀末曾經出現過連續數年的負數,世紀之交略有回升,繼而下行,直到2000年方才開始上升,2004年達到高峰,但也沒有超過5%。從2005年下半年開始,CPI又走上下行通道。面對這樣一個時間序列,斷言CPI指標的上行風險加大,根據是不充分的。

    據我所知,到目前為止,我國的物價統計在理論方法上是先進的,其結果也是比較可靠的。真正值得注意的是,在高度複雜化的經濟活動中觀察物價走勢,僅僅關注CPI是越來越不夠了,在我們的分析視野中還應當納入資産價格,其中主要是房價和股票價格。

    經濟理論和各國的實踐均顯示,在溫飽得到滿足、經濟進入全面小康社會之後,CPI將進入比較穩定的時期,而資産價格則可能有較大的提升,後者已經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産生越來越大的實質性影響。考慮到經濟結構和生活水平的這種變化,在CPI本身的統計上做太多糾纏便顯得太不專業了。

    通脹一直控制在適度區域

    問:您認為我國發生通貨膨脹的可能性大嗎?

    答:我認為這種可能性不大。歷史告訴我們,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到現在,中國並沒有出現過真正值得注意的通貨膨脹。統計顯示,從那時開始,中國的物價上漲波動不大,這些年的平均數在3%以下。熟悉經濟學的人都知道,這種輕微的物價上漲,事實上是比較適度的。

    熟悉宏觀經濟學的人都知道,經濟學認為,穩定且適度的通貨膨脹是“最優”的。在最優通貨膨脹水平上,企業具有生産和投資的積極性,有生産而且是不斷擴大的生産才會有就業,有就業才會有經濟增長,有就業和增長,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才能提高。在我看來,儘管2004年前後的物價上漲被人們炒得很厲害,但那時的物價形勢並沒有那麼吃緊。我認為,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到現在,中國的通貨膨脹一直被控制在比較適度的區域之內,這種趨勢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儲蓄大於投資抑制通脹

    問:請分析一下不會發生通貨膨脹的原因?

    答:根本原因是,自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一直處於儲蓄大於投資的狀態之中,眾所週知,所謂儲蓄大於投資,等價于總供應大於總需求。在這種條件下,嚴重的通貨膨脹是不可能發生的。這一點在理論上無需爭議,在實踐中也得到了驗證。比如,現在大家都責難投資過旺,但是,雖然投資增長率已經高到令人不安的程度,但基本物價漲幅,無論是CPI還是PPI(生産者價格指數),都沒有達到令人擔心的水平。其根本原因就在於,長期以來,我國宏觀經濟平衡的基本態勢是儲蓄大於投資、供給大於需求。我認為,這是我們判斷經濟形勢的最重要根據,不談這個根據,那就是舍本逐末。

    改革之處價格不會激升

    問:為什麼你認為今後較長時期通貨膨脹不會成為我國的主要問題?

    答:這是因為,造成儲蓄大於投資的基本因素在今後一段較長時期中仍然在發揮作用。此外還有三個因素特別重要。首先是體制改革。30年的改革,大大解放了中國的生産力,過去如此,今天如此,今後一段時期還會如此。每一個中國人都在經歷這樣的過程:改革推進到哪,哪的供應就大幅度增加,價格就會發生向下走的變化——家電、手機、汽車甚至糧食領域,屢試不爽。中國的改革仍在繼續,現在已經開始觸及壟斷行業和公共服務業。我確切地相信,在這些領域中,只要改革到位,其價格水平不會有上升的趨勢。我認為,改革解放生産力,作為長期因素,在今後10年甚至更長時期中還會發揮重要作用,這是導致中國物價水平不會劇烈上升的基本制度。

    第二是科學技術的發展變化。技術革命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的生産函數。簡單地説,它使得我們可以用定量的資源生産出更多的東西,或者説,為了生産出定量産品,現在只須投入較少的資源,總之,它使得物質産品大規模涌流。

    第三是人口結構變化。人口結構的變化是影響經濟增長的長期因素。近年來,中國已經進入了快速城市化的通道,每年新增就業人口高達千萬,以這樣的速度,儲蓄率提高就是必然的。與城市化、工業化相伴隨的人口參與率的提高,構成中國高儲蓄率的長期因素。人口參與率提高的趨勢,在中國還會延續10年以上。

    總之,儲蓄率高於投資率,或者説,總供應大於總需求,是由上述長期的、在一定程度上還是非經濟的因素造成的。只要這些因素沒有消失,物價水平上漲就不可能成為主要問題。

    防範房價股市的隱患

    問:當前的物價形勢存在什麼隱憂嗎我們應如何防範?

    答:當前應更多地關注股市和房價,這些資産市場上的波動會加大經濟波動的可能。日本在這方面有慘痛的教訓。在上世紀80年代末,日本的CPI同目前的中國一樣,處於非常低的水平。面對這種狀況,日本的宏觀調控當局失去了警惕,聽任房價和股價連續多年飆升。現在看來,正是這些資産價格的飆升,嚴重威脅著經濟的健康,但調控當局茫然無知,最終釀成經濟的全面、長期衰退。

    當前,我們要特別警惕日本曾經犯過的錯誤在中國重現。須知,股價和房價的影響是深遠的、長期的和大範圍的,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問題並予以解決,可能造成經濟長期衰退。目前,中國股市還沒有充分顯示出泡沫,但房地産市場則已顯示出若干不正常的跡象,對此應當高度警惕。

    建立有效的市場結構

    問:政府應該採取怎樣的措施來規避通貨膨脹的發生呢?

    答:中國的物價走勢在根本上決定於儲蓄和投資的對比關係,儲蓄與投資的對比關係又在相當程度上主要決定於改革、科技革命和人口結構變化等長期因素,但這些因素在相當程度上是宏觀經濟政策鞭長莫及的,所以近年來我們一直在闡述這樣的看法:解決中國的問題,應當更多地著眼于改革、著眼于結構調整,總之,應當著眼于為宏觀調控創造有效的微觀基礎。比如在市場建設方面,我們應著力於從市場體系、市場秩序、交易制度、交易秩序等方面推進改革,以便為微觀經濟主體的行為調整提供有效的環境和條件。

    我認為當前應做好以下三點:第一,政策保持穩定,不輕易採取那些有較強傾向性的調控措施。第二,加快體制改革。現在出現的結構不平衡問題主要是體制問題,服務價格、壟斷行業的價格問題應通過調整結構來解決。壟斷就是結構不合理,所以要打破壟斷。應當加快壟斷行業、政府管理體制、收入分配製度等的改革。第三要加快結構調整。以房地産市場為例,是簡單地提高利率呢,還是認真清理整頓房地産市場運行的整個過程呢,我認為,後者無疑具有根本的意義。(羅 嵐 賈春暉 姚 偉)

 
 
 相關鏈結
· 廣東省物價局通知物價部門嚴防商家哄抬建材價格
· 統計局城市社會經濟調查司司長魏貴祥談物價指數
· 山東物價部門加強監督 完善價格與收費公示制度
· 今年物價走勢趨於平穩 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