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互動>> 建言議政
 
提高我國對外開放水平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步伐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1月17日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跨國公司是全球化時代配置資源的主體。涉及跨國公司的貿易大約佔全球貿易總額的2/3。跨國公司利用對核心技術、品牌、國際營銷網絡等壟斷性資源的控制,在全球市場獲取利益。正是認識到跨國公司在全球化時代的巨大競爭優勢,在企業層面上,實現國際化經營日益成為企業的戰略選擇,在國家層面,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發展基於本國的跨國公司的重要性。

    我國要切實提高對外開放的水平,真正成為世界經濟與貿易強國,必須擁有一大批我國自己的跨國公司,這樣才能在較短的時期內掌握我國所短缺的技術研發能力、海外銷售渠道、境外戰略資源等,這是優化出口産品結構、突破知識産權壁壘、擴大出口的一條捷徑。我國一些大企業已經開始試水跨國經營,如中石油、華為、聯想、TCL等公司,初具跨國公司的雛形。

    不過,對於後起的發展中國家,要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比起發達國家要困難得多,必須集政府與企業之合力,才可能有所成效。當年韓國政府曾經實行“扶優扶強”政策培育本國的跨國公司,儘管不少西方學者對這一做法持批評態度,指出會帶來負面作用,但如果沒有當年政府的扶持,人們很難想象今天韓國會擁有一批像三星、LG這樣的具有一流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韓國經濟的整體國際競爭力也難以在短短的幾十年間迅速提升到今天的水平。直到今天,韓國開發銀行還向收購中國企業的韓國公司提供優惠貸款支持。我們應該借鑒韓國扶持本國跨國公司的經驗,發揮扶持政策之長,避免其負面作用。

    現行管理體制已經成為制約我國企業國際化經營的一大因素。近年來我國政府加快了實施“走出去”的戰略步伐,有關部門簡化了對外投資的審批程序,下放了審批權,制定了支持企業“走出去”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出臺了境外投資的産業與國別指導目錄,為企業對外投資創造了更好的條件。但是,現行體制並不適應總部基於中國大陸的中國跨國公司的運作。在外匯管制的條件下,資金不能自由進出,企業難以在全球統一調配資金,商務人員、貨物的出入境都存在很多不便之處。可見,受傳統管理體制所限,目前絕大多數中國企業還難以在全球高效地配置資源,在與跨國公司的競爭中處於不利的地位,競爭力受到嚴重削弱。這種狀況如不儘早改變,我國企業將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處於下風,一些國際化的“先鋒”就可能變成“先烈”。為了生存發展,不少中國企業被迫將其國際化經營平臺設立於境外。

    因此,建議在關係國家未來發展的戰略行業中,選擇幾家內部治理結構有效、經營有活力、發展有潛力的大型企業,實行跨國經營管理體制改革的試點。對這些試點企業的跨國經營,在外匯管理、人員出入境、貨物出入境方面盡可能地給予便利。同時,借鑒國際上的成功經驗,整合我國已經出臺的企業“走出去”鼓勵政策,向試點企業傾斜和集中,提高政策效能,從而探索出一條培育我國跨國公司的成功道路,為未來更多國內企業實現國際化經營創造良好的政策與體制環境。(隆國強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外經部副部長)

 
 
 相關鏈結
· 中國將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 不斷改善投資環境
· 銀監會主席助理王兆星談中國銀行業全面對外開放
· 實施互利共贏建設和諧世界 我國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