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2日電(記者 吳建路、孫洪磊)全國人大代表、北京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鄧中翰説,高科技産業的發展一定要堅持以企業發展為主體,由市場驅動自主創新。
鄧中翰博士畢業于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1999年應邀回國創建中星微電子公司,領導並實施“星光中國芯”工程,開發設計出擁有中國自主知識産權、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星光中國芯”系列數字多媒體芯片,徹底結束了中國“無芯”歷史,是中國高新技術領域領軍人物。
鄧中翰代表説,近年來,中國更多的是由政府、協會參與國際標準建立,造成有關標準在企業中不便於落實,還給國外以政府形象大於企業的印象。實際上,政府的作用不應是主導,而是出臺相關産業政策,創造穩定的市場環境,鼓勵企業積極創新和參與國際標準建立。中國的高新技術企業不僅要在製造上佔據國際市場,更要積極參與電信、IT、科技等方面全球技術標準的建立進程,努力將 自己的自主知識産權變為國際標準,通過運作標準達到出售技術的目的,這是實現“中國創造”的重要步驟。
“政府應鼓勵以企業為主體面向市場的創新模式,在稅收、貸款、政府採購、企業用工、項目資金支持等方面,針對高新技術型企業出臺優惠政策措施。”鄧中翰代表説,“此外,部分由政府領導的重大專項工程應設立專項資金,主持和執行則應更多地向企業傾斜,依靠企業的主體作用實現自主創新。”
鄧中翰代表説,創新離不開人才,我國的高新技術産業目前正處在“走出去”的歷史大背景下,政府應出臺包括鼓勵海外留學人員回國創業在內的更多政策措施,鼓勵高端人才脫穎而出。對由於各種因素無法歸國創業的海外人才應給予更多的重視,在國內和海外創造一種政府倡導、國家鼓勵的創業氛圍,讓更多的海外人才在中國企業的海外分公司或機構工作,也可以達到為國效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