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青海、內蒙古等地調研發現,儘管我國草原生態保護取得了積極進展,但草原生態總體惡化的趨勢仍未得到根本遏制。據統計,全國約90%的天然草原不同程度退化,保護草原生態刻不容緩。
牲畜數量劇增,草畜矛盾突出
四川若爾蓋草原,紅軍長征曾經走過的沼澤大草地,如今難見沼澤。
稀疏的草地,斑駁的沙丘,白色、紫色的小花夾雜在綠草中。“這些花看上去很美,但雜草叢生是草原退化的表現。”若爾蓋縣副縣長余斯剛説。
若爾蓋草原被稱為“西部高原之腎”,每年為黃河補充30%左右的水量。然而,現在越來越多的地方草荒了,水少了,鼠多了,沙來了。余斯剛説,近20多年,全縣境內湖泊乾涸了200多個,400多萬畝草原退化,草原每畝産草量下降了50%。
青海玉樹草原,生態同樣堪憂。這裡年産水量629億立方米,是“三江之源”、“中華水塔”。然而,“水塔”生態告急。玉樹州農牧局局長東嘎説,玉樹退化的草場面積已經達到54%,水土流失面積達到46%,沙化面積每年以7.8萬畝的速度在擴大。
烏珠穆沁草原是內蒙古最好的草原之一。如今,各種重型運煤車輛穿梭往來,留下一道道車轍,仿佛是草原的道道傷痕。
大草原病因何在?
過度放牧是主因。以若爾蓋縣為例,從上世紀50年代至今,全縣人口從2.2萬增加到7萬,牲畜從33萬頭增加到120萬頭,超載達到155%。“草場面積沒變,牛羊多了好幾倍,草原哪受得了?”唐克鎮索格藏村牧民嘎讓交説。
全國情況也是如此。牧區牲畜數量劇增,草畜矛盾突出。2010年,全國重點天然草原的牲畜超載率為30%,264個牧區半牧區縣(旗)天然草原的牲畜超載率為44%。
過度索取成人禍。上世紀50年代以來,“向草原要糧食”,墾草種糧愈演愈烈,全國累計開墾草原約3億畝,其中近50%被撂荒成為裸地或沙地。
草原得不到休養生息,生産能力不斷下降。據統計,全國草原平均産草量較上世紀60年代初下降了1/3—2/3,惡化的生態成為制約牧區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瓶頸”。
草原生態惡化導致下游河湖乾涸,沙塵暴、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威脅加劇。研究表明,我國60億畝草原每年碳儲量約為30.6億噸,草原每年碳匯總計約1300萬噸。
在保護與發展之間找到平衡點
退牧還草、治理沙化、牧民定居……近年來,我國實施了一系列草原生態保護工程,目的就是要改變“重利用輕保護”、“多索取少投入”的狀況,償還草原生態欠賬。
加大投入治理草原生態。“黑土灘綜合治理,混播了4種草籽,3年禁止放牧,加塘草原的生態逐漸恢復,項目區草原植被蓋度由30%提高到70%以上,産草量提高3—6倍。”青海玉樹州草原監理站站長徐寧説。
退牧還草給草原“放假”。從2003年到2010年,中央投入135.7億元實行禁牧封育。草原休養生息,去年項目區平均植被蓋度、草産量分別提高12%和50.5%。
“生態好了,減畜也增收。”四川阿壩州草原工作站站長陳濤説,8年來,全州禁牧面積達到2350萬畝,牦牛數量減少30萬頭,去年畜牧業産值達到21.7億元,翻了一番。
草原要生態,牧民也不能“餓肚子”。保護草原生態,説到底是在保護與發展之間找到平衡點,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實現草畜平衡。在這方面,許多地方進行了積極探索。
在內蒙古,一些有條件的貧困牧區實行異地整體搬遷,使牧民安居樂業。寶力格嘎查是錫林浩特市朝克烏拉蘇木最貧困的嘎查之一,草場退化、沙化嚴重,雪災和旱災經常影響牧業生産。2008年,寶力格嘎查牧民在政府的幫助下實現異地整體搬遷。
牧民集體在定居點生活,産生了新的就業需求。年輕牧民放下牧鞭,到城市開出租車,到礦山搞服務,牧區由牧業一統天下拓展到各種行業百花齊放。搬遷之前,牧民賽音嘎日嘎家人均收入勉強達到4000元。現在,人均收入1.5萬元以上。
一些地方加強對牧民的職業技能培訓,促進勞動力加快轉移。四川省從2009年到2013年,每年安排1萬名牧區青年接受3年免費職業教育。新疆從2007年開始,實施“轉人、減畜、轉生産能力”戰略,開展牧民技能培訓,積極引導牧民發展民族手工業、民俗旅遊業等二、三産業。
建立草原生態保護長效機制
前不久,國務院發佈《關於促進牧區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堅持生態優先、協調發展”原則,提出把草原生態保護建設作為牧區發展的切入點,加大生態建設力度,建立草原保護長效機制。
“生態優先,實現草畜平衡,涉及退牧還草、改良品種等許多方面,靠牧區自身無法完成。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在於健全完善生態補償機制。”四川省草原工作總站站長張新躍説,現代畜牧業轉型並非一蹴而就。我國牧區生産方式粗放,牲畜生産能力低下,一家一戶的經營方式造成了牲畜近親繁殖,種群退化。再有,牧草發展落後,草業整體技術落後發達國家20到30年。加強良種體系建設,提高産業化經營水平,需要循序漸進。
“‘減畜不減産,禁牧不禁養’,必鬚髮展現代畜牧業,走舍飼、半舍飼的發展路子。”青海農牧廳副廳長田惠源説,青海將有52%草原禁牧,48%的草原將實行草畜平衡機制,需減畜570萬羊單位。
“只有解決好了牧民的後顧之憂,才能從根本上轉變生産生活方式,改變草原生態環境。”青海農牧廳草原處處長鞏愛岐坦言,目前把牧民轉出去不容易,穩住就更為困難。一是受傳統觀念影響。二是缺乏後續産業支撐,受文化教育、技術培訓等多種因素制約,新增的富餘勞動力難以就業。
從今年起,草原生態保護獎補政策開始施行。草原承包到戶,獎補政策到戶,保護草原成了越來越多牧民自覺行動。他們説:“草原就像我們的命根子一樣,只要政策好,生活有保障,我們願意休牧、減畜。”雲南香格里拉縣畜牧獸醫局副局長和再昌説:“有了長效機制,牧民會像護青稞地一樣護草原,讓草原綠起來、牧業強起來、牧民富起來。” (記者 高雲才 趙永平 陳仁澤)